因为教育孩子不只是老师的工作,家长是有首要的责任。幼儿园不是折腾家长,只是让家长对自己孩子负责。
幼儿园最初设立的时候,是为了方便有工作的家长更好地投入工作、解放家庭妇女也投入社会生产。设立后,幼儿教育在探索研究和实践中成长,对如何更好地促进孩子成长有了越来越多科学的理解。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参与,而不仅仅是老师、同学。
基于此类原因,当前幼儿教育的方向就是家园共育(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养育)的不断升级优化,家长需要在幼儿园的协助下更新教育观、儿童观,需要配合幼儿园在家完成教育任务、形成家园一致的生活方式,需要与幼儿园合作、开拓孩子们的视野。
但是家长也不是就可以甩手不管了,幼儿园的教育只是辅助,家长才是教育孩子的主力。家长们不可以本末倒置。
其实,现在大部分幼儿园的教学要求都是教委要求的,提倡各种素质教育,家园共育的理念,时不时还要应对上级领导的检查视察,所以园长变着法儿要求老师出点子,老师呢,就只能变着法儿‘折腾’家长。
一个在幼儿园做老的朋友就说:除去一些教委要求的任务,很多时候,她都会考虑实际情况,选择一下简单好操作的,适合孩子年龄的手工任务,也不想太折腾家长;
毕竟布置作业的初衷也是为了真正希望拉近父母和孩子亲子距离,让家长给孩子多一些陪伴,多了解自己的孩子,精准把握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并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孩子自己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家长和孩子都能很好的享受这个美好的过程。
按照人的惰性心理来讲,幼儿园和老师们其实不愿意折腾,可是还一定要折腾。为什么?因为办园要有高标准要求,还因为幼儿园阶段,对孩子来说真的特别重要。
这种重要性,真的不是靠幼儿园单方面就能把孩子教育好的,幼儿园无论是出于推卸责任还是提高责任,都特别需要和家庭增加联系,特别需要家长增加对孩子的培养和教育,让家长了解孩子在集体环境里的表现和反应。
有的父母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就特别忙,已经疏忽了孩子的教育,幼儿园期间孩子出现性格、适应集体、交往上的问题,其实挺需要家长重视的。
有的父母本来就花了很多时间陪伴孩子,所以也愿意多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从这两个方面来讲,幼儿园就是要和家长多多保持联系。
所以就只能做出一些所谓的“折腾”家长的方式了。
我有两个孩子,大宝刚刚经历了幼儿园现在刚上一年级,而小宝现在在上幼儿园中班,我们上的是公立幼儿园,可以说是活动相当的多,但是我并没有觉得学校是在折腾家长,学校只是在试着找方法,让家长能够参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我来说一说我们幼儿园的活动有多多,每到过节日的时候,我们要动手做礼物,要与孩子一起,每到换季的时候要做手工,多数都是用树叶之类的,还有就是我们每周都有亲子作业,是每周都有,并且要拍照上传,还有我们每年会有三四次的亲子活动,可以说很多家长也是有很多怨言,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挺烦的,因为我照顾两个孩子已经很累了,每周还要陪着两个小家伙完成亲子作业,就觉得挺过烦的。
但是每次跟孩子一起做手工,做亲子作业的时候,孩子都特别的兴奋,比如我说下楼找什么树叶,我们要用树叶做什么什么图型,什么什么花样的时候,她们都高兴的不行,很是积极。
以前我们不愿意陪着孩子玩,总是给孩子扔一堆玩具,然后让孩子自己去玩,后来被逼着跟孩子一起玩,再后来是我们跟班里的孩子比着谁做的手工漂亮,谁做的好看,孩子们会很自信的跟同学介绍自己做的是什么,自己参于了哪些,我觉得这样子是学校在要求我们陪孩子。
有些活动是必须爸爸陪着的,这也让很多对于教育孩子置身事外的他们必须要参与其中,我觉得学校是在想主设法的让我们跟孩子多亲近,并不是他们闲着没事做在折腾我们。
因为不是说把孩子放到幼儿园后家长就不用操心了。家长也要尽到教育孩子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