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工作中常见问题都有哪些原因?

2025-04-01 01:11:01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离心泵的维护:
3.1、离心泵机械密封失效的分析
离心泵停机主要是由机械密封的失效造成的。失效的表现大都是泄漏,泄漏原因有以下几种:
①动静环密封面的泄漏,原因主要有:端面平面度,粗糙度未达到要求,或表面有划伤;端面间有颗粒物质,造成两端面不能同样运行;安装不到位,方式不正确。
②补偿环密封圈泄漏,原因主要有:压盖变形,预紧力不均匀;安装不正确;密封圈质量不符合标准;密封圈选型不对。
实际使用效果表明,密封元件失效最多的部位是动,静环的端面,离心泵机封动,静环端面出现龟裂是常见的失效现象,主要原因有:
①安装时密封面间隙过大,冲洗液来不及带走摩擦副产生的热量;冲洗液从密封面间隙中漏走,造成端面过热而损坏。
②液体介质汽化膨胀,使两端面受汽化膨胀力而分开,当两密封面用力贴合时,破坏润滑膜从而造成端面表面过热。
③液体介质润滑性较差,加之操作压力过载,两密封面跟踪转动不同步。例如高转速泵转速为20445r/min,密封面中心直径为7cm,泵运转后其线速度高达75m/s,当有一个密封面滞后不能跟踪旋转,瞬时高温造成密封面损坏。
④密封冲洗液孔板或过滤网堵塞,造成水量不足,使机封失效。
另外,密封面表面滑沟,端面贴合时出现缺口导致密封元件失效,主要原因有:
①液体介质不清洁,有微小质硬的颗粒,以很高的速度滑人密封面,将端面表面划伤而失效。
②机泵传动件同轴度差,泵开启后每转一周端面被晃动摩擦一次,动环运行轨迹不同心,造成端面汽化,过热磨损。
③液体介质水力特性的频繁发生引起泵组振动,造成密封面错位而失效。
液体介质对密封元件的腐蚀,应力集中,软硬材料配合,冲蚀,辅助密封0形环,V形环,凹形环与液体介质不相容,变形等都会造成机械密封表面损坏失效,所以对其损坏形式要综合分析,找出根本原因,保证机械密封长时间运行。
3.2、离心泵停止运转后的要求
①离心泵停止运转后应关闭泵的人口阀门,待泵冷却后再依次关闭附属系统的阀门。
②高温泵停车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停车后应每偏20一30min盘车半圈,直到泵体温度降至50℃为止。
③低温泵停车时,当无特殊要求时,泵内应经常充满液体;吸入阀和排出阀应保持常开状态;采用双端面机械密封的低温泵,液位控制器和泵密封腔内的密封液应保持泵的灌浆压力。
④输送易结晶,易凝固,易沉淀等介质的泵,停泵后应防止堵塞,并及时用清水或其他介质冲洗泵和管道。⑤排出泵内积存的液体,防止锈蚀和冻裂。
3.3、离心泵的保管
①尚未安装好的泵在未上漆的表面应涂覆一层合适的防锈剂,用油润滑的轴承应该注满适当的油液,用脂润滑的轴承应该仅填充一种润滑脂,不要使用混合润滑脂。
②短时间泵人干净液体,冲洗,抽吸管线,排放管线,泵壳和叶轮,并排净泵壳,抽吸管线和排放管线中的冲洗液。
③排净轴承箱的油,再加注干净的油,彻底清洗油脂并再填充新油脂。
④把吸人口和排放口封起来,把泵贮存在干净,干燥的地方,保护电机绕组免受潮湿,用防锈液和防蚀液喷射泵壳内部。
⑤泵轴每月转动一次以免冻结,并润滑轴承。

回答(2):

无法启动或启动困难:

  • 电源问题:电源线路、开关或保险丝故障。

  • 电机故障:电机过热、损坏或存在相序错误。

  • 轴承故障:轴承磨损、卡滞或润滑不良。

无法抽水或抽水量不足:

  • 进水口堵塞:清理进水口处的杂物。

  • 吸水高度过高:吸水高度超过泵的额定扬程。

  • 泵内漏气:泵内密封不良,如机械密封、填料密封等。

  • 叶轮磨损或堵塞:叶轮磨损或堵塞需要进行更换或清理。

水泵振动过大:

  • 轴承磨损:轴承磨损或润滑不良,需要更换或加注润滑油。

  • 叶轮不平衡:叶轮磨损或堵塞导致不平衡,进行清理或更换。

  • 水泵与电机对中不准:重新对准水泵和电机。

水泵噪音过大:

  • 水泵空转:确保泵内有足够的水,避免空转。

  • 轴承磨损:轴承磨损或润滑不良,需要更换或加注润滑油。

  • 叶轮磨损或堵塞:叶轮磨损或堵塞需要进行清理或更换。

水泵过热:

  • 轴承过热:轴承磨损或润滑不良,需要更换或加注润滑油。

  • 电机过热:电机过负荷运行或散热不良,降低负荷或改善散热条件。

泵的扬程不足:

  • 叶轮磨损:叶轮磨损需要进行更换。

  • 运行速度不足:电机转速不足,需检查电源或电机。

  • 系统阻力过大:检查系统中的管道、阀门等部件是否有堵塞或过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