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三分之一人口 年GDP6万亿美元———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1月1日全面启动,成为继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后的第三个世界区域经济合作区。全面建成后,这个拥有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年GDP达6万亿美元的共同市场,将改变世界经济版图。“零关税”时代来临后,会给中国商人带来哪些机会?普通市民又将得到什么实惠?
北京
中华老字号
看好东盟市场
“我一直关注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消息。”史建军是北京月盛斋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他告诉本报记者,作为有着200多年历史的京城老字号,“月盛斋”看好东盟市场。“印尼、马来西亚是清真食品的消费大国,不仅可以打入这个市场,还能利用和它们的合作把中国传统美食推向世界清真食品市场。”
■传统美食的“国际化”潜质
“酱香醇厚,不膻不腻”,说起“月盛斋”的酱烧牛羊肉,北京人都不陌生,用现代工艺加工的袋装熟肉更是销往全国。但走出国门,却几乎见不到这个中华老字号。国际清真食品市场蕴藏着巨大商机,但其中很大一部分市场被东南亚、特别是马来西亚等国家占领。
“其实我们是有自己特色的。”史建军说,马来西亚等国的清真熟肉多采用西式工艺,常用食品添加剂来提香,“月盛斋”用的则是天然香料和中草药,口感更好,也更符合现代人绿色健康的理念。
当年印度洋海啸过后,“月盛斋”的清真牛羊肉制品曾经作为救灾物资运往印度尼西亚穆斯林地区,在当地十分受欢迎。“近几年我们在参加世界清真食品博览会时,马来西亚等国家的代理商对月盛斋食品赞不绝口,说明我们是有国际化的潜质的。”
自贸区启动后,随着大多数商品降至“零关税”,中国将和东盟国家有更多的贸易往来。印尼和马来西亚都是穆斯林国家,其中印尼穆斯林人口近两亿,对清真食品有巨大的需求,“我希望借着这个东风打开印尼和马来西亚的市场。”
■老字号需要
“麦当劳”式的标准化
机会就摆在面前,但史建军认为,中国食品企业要进军国际市场不能操之过急。
“麦当劳等洋快餐能走遍全球,是因为产品标准化,我们这些老字号也要采用先进管理方式。此外,要了解自贸区启动后的新政策和新动向,比如企业如何领取原产地证书享受‘零关税’,还要了解不同东盟国家的国情法律等,以更好地进行投资。”
而对清真食品来说,除了食品质量关,还有一道“宗教关”要过。
史建军说,清真食品要有严格的清真认证,要按照伊斯兰教规进行生产加工,作为原料的牛羊肉要遵照伊斯兰教的屠宰方式,由阿訇亲自主持。据媒体报道,在制定清真食品国际标准方面,马来西亚起步较早,它的认证体系被90多个国家认可,是两大国际通用清真认证标准之一,因此马来西亚清真食品用品在国际市场上所占的比重也最大。“如果我们能和马来西亚展开密切的合作,我们的食品就能进入更广阔的市场。”
温州
在马来西亚
投资4亿建“中国城”
在温州商人陈冠亨看来,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启动是中国商品“改头换面”的好机会。“过去在欧美市场,温州商品总被看成是质量不好,这次我们在马来西亚建中国城,要改变中国制造的形象。”
■成为东盟的中国商品中心
投资4亿人民币,占地8万多平方米,将在未来25年内带来高达200亿元的利益,这就是温州商人们将要在马来西亚柔佛州士乃国际机场附近投资的“温州企业城”。顺利的话,项目将在4月动工,预计3年之内可以完工。
该项目的负责人陈冠亨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迄今为止温州商人在东南亚地区“独一无二”的投资项目。去年年初,常年居住在新加坡的陈冠亨带领着从国内来的温州商人到马来西亚考察,很快就和柔佛州的负责人敲定了这个项目。“过去温州商人总把眼光放在欧美等国家,现在自贸区带来了新机遇,把这里变成东盟乃至亚太地区领先的商贸中心。”
陈冠亨很看好这个中国城。“不仅是免税区,而且地理位置很好,距离新加坡只有45分钟车程,从泰国、越南等地过来也很方便。东盟国家的商人不用再去义乌批发市场了,从服装鞋帽到日用百货,这里都能找到。”
■打破中国产品倾销“魔咒”
很多国家都有“中国商贸城”,但近年来却屡遭厄运:莫斯科查抄“一只蚂蚁”、西班牙焚烧温州鞋、罗马尼亚华商遭遇断电断水……中国商品或因为低价,遭到同行抵制;或因质量不佳,无奈退出市场。在中国-东盟自贸区,“中国制造”如何避免“厄运”呢?
“是时候改变中国商品的形象了。”陈冠亨说,在马来西亚兴建的中国城不是照搬“义乌市场”,而将是一个“混血儿”,经营中国商品,但采用新加坡的管理模式。商城会建设得比较现代化,改变过去中国城破旧简陋的形象,商户也要经过严格挑选,只有有竞争力的商家才能入驻。
昆明
湄公河闯出的女老板
要打造东盟物流中心
13年前,怀揣着2700元人民币,下岗职工阎松到泰国开始了淘金之旅,那时的她根本想不到中国和东盟会走得这么“近”。如今,她已经是一家商贸公司的董事长,正计划着在昆明打造一个能辐射东盟的物资集散中心。
“商机无限的时候,风险也无限。‘零关税’时代来临了,不是说你推着一车的货物,拉到国外就能赚到钱。”阎松还记得经商之初的“苹果教训”。“泰国不产苹果,很多中国人看到其中的机会,都一拥而上,完全不了解当地情况。苹果到了,没人接货,有的被骗,有的赔本卖,还有的人因此跳了湄公河。”
与东盟国家做了十多年农产品生意,阎松说,中国-东盟自贸区启动后,90%的货物实行“零关税”,这其中肯定有很多商机,但不能再靠“原始”的方法获利。“还是以苹果为例,以前我们就是出口苹果,但现在要对它进行深度开发,提高性价比,比如加工成苹果干、苹果醋、苹果酒,来增强竞争力。”
加工农产品仅是阎松设想的第一步,她想在昆明打造一个云南和东盟物资集散的中心。阎松说,她的一位马来西亚客户拥有马来西亚到老挝和马来西亚经泰国到缅甸的铁路使用权,也看中了昆明优越的地理位置,“他等了我很多年,希望和我合作,共同建立一个农副产品深加工和物流中心。”
为了在开发区拿到地,阎松已经奔波了几年,“政府一般优先照顾大投资项目,但愿自贸区启动后,能更多照顾我们这样的中小企业。”
自贸区
产品、旅游、留学变化
■产品更便宜
家住海淀区的刘大妈感觉,过去价格高高在上的东南亚水果近几年明显便宜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早就享受到了自贸区“零关税”带来的实惠。
据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李光辉介绍,中国和泰国在2003年10月就对彼此的188种水果蔬菜实行“零关税”,其中包括芒果、山竹等。2004年1月,中国和东盟国家实施了“早期收获计划”,到2006年,500多种农产品已经实现“零关税”。
康辉旅行社市场部经理张庆珠认为,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和“零关税”时代到来,东南亚的更多商品会变得更便宜。“马来西亚奶茶、老挝啤酒、新加坡肉干、越南咖啡和红木家具等备受中国百姓喜爱的东盟国家商品,将以更实惠的价格走进国门。”
■旅游更便利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自1日启动后,自贸区内签证政策将更灵活。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北京市各个旅行社目前暂未接到“免除签证”的通知,但业内人士认为,今后中国公民前往东盟十国旅游时,享受“免签”待遇并非遥不可及。
“到时候,去东盟国家旅游,拿个身份证或护照就够了,和去趟海南岛一样轻松,”华远国旅市场部负责人孙丽婵告诉记者。
孙丽婵说,如果免除签证,最直观的好处就是旅游费用降下来了。“比如去泰国,签证费可能就要几百元,如果省下这笔钱,旅行费用可能就能降低5%到10%。”
另外,办理签证通常需要几个工作日,这样就增加了出行前的规划时间。康辉旅行社市场部经理张庆珠说,北京市民到东盟国家旅游,从报名到踏上飞机成行,通常需要半个多月的时间,如果免签证,时间可控制在一周内。
张庆珠说,免签证对人们最大的影响是“心理上的”。一部分原来对办理各种手续望而却步的人士,现在可能被重新唤起出境旅游的热情。如果东盟十国下一步对中国公民免签证,到上述国家出游人群将会形成一个“小高峰”是可以期待的。
■留学选择更多
据媒体报道,从2006年开始,选择去东南亚国家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开始呈上升趋势。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推进,彼此之间的教育交流也将日益密切。自贸区正式成立后,成员国之间留学将更加便捷,人才交流更加频繁。2009年至2010年学年,中国教育部计划向东盟国家提供约1200个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争取到2020年,实现“双10万”学生流动计划,也就是说东盟来华和中国到东盟的留学生均达到10万人次。
北京女孩蒋俐告诉记者,和以往留学就必去欧美不同,她身边不少同学也在考虑去东盟国家的一些大学就读。“东盟国家有地缘优势,文化上与我们有相近之处,更容易适应;从教育质量上来看,东盟国家也有名校,也采取英文教学,教育水平有保障,不少国家都和中国有学历学位认证协议。以后中国和东盟国家贸易往来会越来越多,如果有过一段留学经历会为就业增加优势。”
北京如何“沾光”中国-东盟自贸区?
中国-东盟自贸区如同一列快车,广西、云南等与东盟地区邻近的前沿地区,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充分利用地缘优势。专家认为,中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只要提出适合本地区的发展方案,一样可以搭上这趟车。
具体到北京,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执行秘书长许宁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东盟十国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北京首先应该根据和这些国家产业的互补性,对不同国家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案,找到不同的切入点。
“比如对于马来西亚,北京的清真食品企业可以和该国的食品协会合作,通过获得伊斯兰清真食品的认证资格,打入世界清真食品市场。再比如说服务业,新加坡在这方面比较有经验,北京可以和新加坡就此进行积极探讨。”许宁宁说,作为首都,北京是很多国际企业进入中国首选的地方之一,可以充分发挥这方面的优势,吸引东盟企业在北京设立总部。
许宁宁提示说,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也应该协助企业获得和自贸区相关的信息,把相关政策及时告知企业,使得各方能够分享经济一体化的成果。
专家视点
中国-东盟自贸区之路
难免波折
呼吁延迟实行“零关税”,担心中国商品冲击……中国-东盟自贸区1日才正式启动,却已经出现了不和谐声音。“这是中国对外的第一个自贸区,是一种创新,难免会出现很多新的问题,”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执行秘书长许宁宁说。
■部分国家商会“发难”
自贸区启动后,中国与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和文莱这6个东盟老成员国之间除了“敏感商品”外,九成产品实行“零关税”,中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从9.8%降到0.1%。
对于关税下调,印尼商会反应最为强烈,害怕无法和中国竞争,担心会给当地企业带来“致命打击”,要求暂缓取消部分商品的关税。印尼纺织和钢铁两个工业协会要求其工业部与中国协商,把这两种行业产品进口列为“敏感商品”,延至2017年实施“零关税”。
东盟其他国家,如马来西亚、泰国也表示,希望与中国产品“零关税”制延缓实施,在与中方更深入谈判后再决定。据报道,东盟各国家具协会企业家经过磋商,正在设法游说各自政府,联手延迟实施中国-东盟自贸协议。
■防止“隐形”贸易保护壁垒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李光辉认为,东盟成员国之间国情不同,经济水平发展不均,对降税的承受力也有所不同。“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关税不是一下子到零,而是逐步降下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国家根据形势变化进行了调整,有的调整得不好。”
许宁宁说,当初东盟热衷和中国建立自贸区,是想分享中国的大市场,并尝到了其中甜头,部分国家担心实行“零关税”后,中国的商品会大量进入东盟市场,使得中国对东盟贸易从逆差变为顺差。分析人士称,虽然关税没了,但有些国家可能会出于贸易保护主义设置“隐形壁垒”。
李光辉提醒说,对中国-东盟自贸区要有冷静的认识,因为除了和中国开展自由贸易区建设外,东盟同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启动了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签订了一系列的贸易协定,“今后在市场上,中国还面临着和这些国家的竞争。”
自贸区的经济增长带动全球经济增长.其实全球经济增长还是靠我们中国的.如果没有中国2009年全世界经济经对是负增长.所以说中国对世界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