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科幻世界译文版里面:格雷格·伊根写的《快乐的理由》(当然是要中文的)

2024-11-23 11:13:57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是做一个唯命是从,但毫无活力的善人,还是做一个无恶不作,但却充满生命激情的罪犯。这是库布里克导演的影片《发条橙》中小亚历克斯面对的困境。同样面临是做一部听话的机器,还是做一个罪恶的天才的抉择,机器人嘀答-嘀答给出的答案更加令人惊叹。不同于《绿野仙踪》里古怪而善良的机器人嘀答-嘀答,《机器人谋杀案》(Tik-Tok,1983)里的嘀答-嘀答毫不犹豫地抛弃了循规蹈矩的仆人生涯。它变成了杀人不眨眼的艺术家、说慌不脸红的政客。为了体验作恶的快感,它甚至不惜撇下每日营业额高达上百万美元的企业,亲自率领一群小喽罗去抢劫某个毫不起眼的信用社。
  这部机器人版的《发条橙》是由美国作家约翰·斯莱德克(John Sladek,1937~2000)导演的。他是一位才华横溢,而又特立独行的作家。他自称对科幻知之甚少,但却匠心独运,创作出许多发人深省的科幻喜剧。《机器人谋杀案》更是为斯莱德克赢得了英国科幻奖。
  约翰·斯莱德克出生在美国爱荷华州,在明尼苏达州立大学学习了机械工程和英语文学课程。随后,他便投身于一系列充满叛逆色彩的职业,快餐厨师、专业技术作家、铁路扳道工、牧场工人,这些经历对他将来的写作颇有助益。离开美国之后他先隐居于摩洛哥、西班牙和奥地利。他埋头写作的习惯令当地农民惊叹不已。从1966年起,他定居于英国伦敦,逐渐成为备受推祟的科幻作家。1966年至1986年是斯莱德克待在英国的时期,也是他创作成果最为丰富的时期。定居伦敦使得斯莱德克能够从全新的视角审视自己从前生活过的美国中西部。他不断地用充满黑色幽默的科幻小说对美国,特别是美国中西部地区加以冷嘲热讽。
  斯莱德克投身于英国科幻界的时候,正值英国科幻新浪潮运动的兴起。迈克尔·摩考克在《新世界》杂志(New Worlds magazine)中大力推祟先锋派科幻作家。对一个受后现代主义小说家威廉·加迪斯和“黑色幽默”代表作家约瑟夫·海勒等人的影响远甚于受艾萨克·阿西莫夫和罗伯特·海因莱因影响的作家来说,这里是个不可多得的文学家园。
  斯莱德克的作品类型多样,他不仅撰写科幻小说,同时也涉足其他小说和诗歌。他发表的第一篇小说是《爱荷华米尔格罗夫的诗人》(The Poets of Millgrove, Iowa,1966),第一篇科幻小说则是《快乐一族》(The Happy Breed,1967)。他早期的科幻作品还包括《再生系统》(The Reproductive System,1968)等。他曾响应迈克尔·摩考克记录现代思维中出现的非理性思维的号召,创作了《新伪经:怪异科学和神秘宗教指南》(The New Apocrypha: A Guide to Strange Sciences and Occult Beliefs,1973)。他以卡桑德拉·科奈为笔名发表了多篇哥特式小说。他还出版了多部短篇小说集,并曾与人合作编辑诗歌杂志。
  作为著作颇丰的科幻作家,斯莱德克却出人意料地坦承自己对科幻基本上可算一无所知。他最喜爱的作品是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在接受别人采访时,他能说出一大堆自己最喜欢的作家,其中不乏鼎鼎大名的狄更斯、菲尔丁、欧·亨利等,但一提到科幻作家,他却只能说出菲利普·K·迪克等寥寥可数的五六位。斯莱德克说,他花在写作上的时间太多,所以没有多少时间用来阅读,因此,他对自己的精神食粮必须精挑细选,绝不吃“垃圾食品”。
  斯莱德克希望用自己的笔批评社会,但他最为拿手的似乎还是插科打诨,在他的小说中,充满黑色幽默的措辞无处不在。他曾说“一切最伟大的发明创造都遭到人们无情的嘲笑,他们嘲笑伽利略,嘲笑爱迪生发明的灯泡,甚至嘲笑用作麻醉的一氧化二氮。”而他在自己的科幻小说中所创造的种种形象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例如被悲惨地转换为计算机磁带的人、被误以为是黑人而受到私刑折磨的机器人。人们对此的反应也是莞尔一笑。在《机器人谋杀案》中,各种各样的角色同样妙语连珠,新奇搞笑的情节穿插于充满暴力和血腥味的故事当中。
  在斯莱德克的早期科幻作品里面,机器人总是以一种无辜的形象出现。而《机器人谋杀案》中的嘀答-嘀答却一反常态,以一个十恶不赦的反英雄的形象出现。嘀答-嘀答的阿西莫夫程序遭到破坏,它从此不再受机器人学三定律支配。它肆意杀戮、伤害人类,成功的犯罪生涯让它走上通向副总统宝座的金光大道。
  斯莱德克认为,科幻小说能够帮助人们理解一个光怪陆离、无奇不有的世界。人们在接触到难以理解的事物时总是会说,这简直就像科幻小说。在科幻的世界里,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科幻能够让作家更加游刃有余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科幻也许并不能准确地预见未来,而最优秀的科幻作品总是针对人类当下所面临的课题,这些课题或者尚有待人们去解决,或者永远也无法解决。
  《机器人谋杀案》同样贯穿了这样的写作理念。它以一个现实中尚不存在的智能机器人的视角,经历现实中存在的种种暴力与欺骗,逐渐完成主角“人性”的扭区和性格的转变。虚构的人物与现实的场景使得整部小说呈现出一种梦幻般的色彩。这种关注现实的科幻创作理念让斯莱德克的作品取得了独树一帜的艺术效果。他理应拥有更多的读者,受到更加广泛的推祟。
  斯莱德克于1986年和第一任妻子帕梅拉·斯莱德克离婚,并于1994年与第二任妻子桑德拉·斯莱德克结婚。当他在62岁时死于肺病时,两任妻子和他的女儿都还健在。

  中篇:

  漂流者……………………………………………………〔日〕小川一水 著 林邦彦 译
  小川一水,这个三十二岁的日本科幻新秀不是第一次与大家见面了。去年译文版第九期曾刊登过他获得2004年“星云赏”短篇奖的作品《老威尔的行星》,反响颇佳。这次推出的是他获得2006年“星云赏”短篇奖的作品《漂流者》。与《老威尔的行星》一样,这篇小说同样探讨了环境与主体的关系,同样引人深思,但角度和寓意却迥然不同。

  短篇:

  天上星,亮晶晶………………………………〔美〕阿尔弗雷德·贝斯特 著 孙开元 译
  阿尔弗雷德·贝斯特(1913~1987)生于美国纽约,曾参与《超人》、《蝙蝠侠》等美国著名漫画剧本的编写。《科幻世界》曾经出版过他的两部作品:《群星,我的归宿》和《被毁灭的人》。《被毁灭的人》让贝斯特成为雨果奖的首位得主。《群星,我的归宿》更是科幻史上的经典名著。《天上星,亮晶晶》创作于1953年,它是阿尔弗雷德·贝斯特最杰出的短篇科幻作品之一。小说讲述了拥有超能力的儿童的离奇故事,悬念迭起,耐人寻味。

  可以吗

回答(2):

是译文版07年第7期上的吧?
把你邮箱发给我,我过两天把它扫出来。

收到文章之后再给分好了

回答(3):

豆瓣有雷锋已经上传了

快乐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