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作为第一人称代词而言,"我"字在古文中的意思就是自称、自己。《说文解字》:施身自谓也。也就是说,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它与吾、余、予、仆、愚是一样的。
然而,就因为“用法”的不同,"我"与其他的第一人称代词有区别。
《说文解字注》有一段话:“ 施身自谓也。不但云自谓而云施身自谓者、取施与我,施我古为叠韵。施读施舍之施。谓用己厕於众中、而自称则为我也。”意思是:“我”解释为“施身自谓”,不仅仅是“自称”还说到了“施身”,取意“施与我”;我在“众中”,这时候的自称才是“我”。其中,有两层意思:“施与我”是作宾语;“众中”指“我们”。
根据上面的材料,可以得知:
1、“我”可以作宾语。
凡用作宾语的第一人称代词多用我。如:“时不我待”、“不我欺”、“知我”、“其奈我何”、“何以教我”等等。“我”都是宾语。这些作宾语的“我”不能用“吾”、“余”代替(上古汉语)。
2、“我”常用来指“我们”。
凡指我们、我方,多用“我”。如:“先我着鞭”、“非我族类”、“三人行,必有我师”等,“我”都是指我们、我方。
我
wǒ
自称,自己,亦指自己一方:我们。我见(我自己的看法)。我辈。我侪(我们)。自我。我盈彼竭。
Ime
人尔敌
笔画数:7;
部首:戈;
笔顺编号:3121534
我 I;me;人;尔;敌;吾;我 wǒ ㄨㄛˇ
(1) (会意,从戈。“我”表示兵器。甲骨文字形象兵器形。本义:兵器。基本义:第一人称代词)
(2) 自称;自己 [I imy;myself] 我,施身自谓也。――《说文》观我生。――《易·观卦》万物皆备于我矣。――《孟子·尽心上》
(3) 又如:我行(我这里);我身(我自己;我这个人);我咱(我自。我,我自己);我见犹怜(形容女子容貌姿态美丽动人);我家(自己。我们家);我侬(方言。我)――按:上古时代,“吾”和“我”在语法上有分别。“吾”不用于动词后面作为宾语今者吾丧我。――《庄子》
(4) 己方;己国 [we;our]。如:敌我友;我每(我们);我伲(方言。我们);我曹(我们);我辈(我等,我们)
我 wǒ
(1) 自己的 [self]。如:我生(我之行为);我仪(我的匹配)
(2) 表示亲密的 [my dear]。如:我丈(对老人的亲切称呼);我老彭;我老叶;我东海
(3) 向一边倾斜的,扭歪的 [wry] 我,顷顿也。――《说文》。段玉裁注:“谓倾侧也。顷,头不正也。顿,下首也。故引申为顷侧之意。”
我 wǒ 意为 杀 [kill] 我伐用张。――《书·泰誓中》我,古杀字。――《说文》
我见 wǒjiàn [my view] 我自己的看法没有丝毫我见。
我们 wǒmen [we;us] 包括我在内的一组人当我们想到劳动时,也只有在这时,我们才觉得我们太老了。
我思 wǒsī
(1) [cogito]
(2) 认为一个人的存在是由一个思想人这个事实来予以说明的哲学原理
(3) 自身或自我的理智活动
我行我素 wǒxíng-wǒsù
[ persist in one's old wags ; live by one's own difinitions ; stick to one's old way of doing things ; the dogs bark , but the caravan goes on ] 无视别人的议论与看法,还是按照自己平时的一套做法去做。他夫妇二人还是毫无闻见,依旧我行我素。――《官场现形记》
“古汉语中,虚词实词的使用,结合文句意义,往往实词虚用,虚词实用,一彼一此,没有固定,其词类活用现象较为突出。本来劳动人民造字,都是根据具体事物,都为实词。元周伯琦《六书正伪》说:“大抵古人制字,多自事物始,后之修辞者,每借实字为虚字,用以达其意……”今之虚字,皆古之实字。 所谓单字独出,则“无从见矣”。意即由单个字面上去理解其义,难以解通,查字典,也难以查出,必须结合上下文句去理解,才能知之。所以古书中,词类活用现象表现为:实实虚虚,虚虚实实,往往变化无穷,不易把握其规律性。
我——第1人称代词,人人皆知,但古书上可作虚词用。例如《诗经·鹑之奔奔》“人之无良,我以为君”及“人之无良,我以为兄”。我作“何”义,意即人没有善良,怎能作君、作兄呢?又如《诗经·若蜉蝣》:“于我归处。”郑玄注:“君当于何依归乎?”我作“何”解,义较显明。再如《诗经·信南山》:“我疆我理。”我均不作你我的“我”解,而作“乃”义,这是由于《诗经·大雅·绵》中有“乃疆乃理”(乃同乃)之故。”(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第448-449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在心理学上,“我”是个体生命和人命(见百度词条“双命”)在环境中的体现。首先他必须有一个“生命的我”,没有生命的我,就没有“我”的存在。其次,必须有“人命的我”,就是你的生命特征必须通过一定途径,可以在他人或环境中充分显示出你这个“我”的特征来,不显示这种特征,你也没有“我”的存在必要。人命的我主要是通过展示语言和行为来体现“我”的,所以你要这个世界有你这个“我”,那你就得好好地学习和好好地生活再加一个好好地工作和好好地做人。“我”有时候作用于纯环境,有时候作用于纯人群,所以,要学会在什么地方做一个什么的“我”。
[编辑本段]不同身份的人对“我”的称呼
、皇帝称朕、孤家、寡人
、皇帝的老婆称哀家、本宫 见到皇帝称臣妾
、官吏见到皇帝称臣,见到百姓称本官
、百姓见官称草民或小人,若女性称民女(未婚)民妇(已婚)
、晚辈见到长辈称晚辈 晚生 小X(如小婿、小侄、小女)
、太监称咱家
、和尚称贫僧、道士称贫道
、秀才称小生
、外交时称鄙人
、方言有 俺、侽、侽个人、宋元时关西一带人自称为‘洒家’
、英语中有 I 、me
、现在大多人称我 、本人
、目前,有很多80后、90后们习惯称:瓦、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