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本身不会骗人的,因为保险本来就是一份合同文字的形式安静的躺着。
骗人的,是“卖”给你的业务员。
打个比方哈,
市面上所有的药品都是经过药管局监管的,所以,药品不会骗人的,骗人的,是“卖”药给你的人。
今天就大胆做一下“医生”的角色,给你总结一下,保险的销售误导大概有什么。
销售误导大排查:
第一类:公司类;
一 公司规模大,是世界五百强等,要买就买我们大公司,小公司不靠谱。
答:消费者买的是保险的合同条款,你介绍公司有多大给消费者听有什么用?消费者又不是来买公司的,他们只想安静地买一份保障而已呀。
二 公司历史悠久,百年老店。
这样的销售误导,请参考我第一条回复就好。
三 公司理赔金额高,理赔速度快,理赔更容易。
公司的保费收入高,理赔金额同样就高,这是呈正比的。
如果一家公司保费收的多,理赔少,那是你公司的目标客户都很健康呢?还是理赔有问题呢?
如果一家收的保费少,但又赔的多,那是不是消费者更加要考虑清楚呢?
至于又说你家公司的理赔速度很高很快,具老谢看过那么多不同保险公司的合同来说,中国每家公司的理赔速度都差不多,并且,理赔的时效都写进了合同的。
如果你家的产品只是比他家的理赔速度快了5-10天,但保费贵了一倍的话,那么,谁买这张单谁傻猪猪了。
好了,你肯定又会说你公司的理赔很宽松,这个难道不是根据合同条款来理赔的吗?该赔的就赔,不符合条件的不理赔。
你说你家理赔更容易,那有人买个100万的重疾,明天就去割包皮,你能保证赔100万不?不能的话,你吹啥牛?
四 公司盈利高,更安全。
公司的盈利高,是股东觉得更安全而已。消费者不用看保险公司股东的面色,消费者有中国的《保险法》为我们兜底就够了。
总结来说,如果业务员之跟你谈公司的大小呀,或者历史悠久呀等等的,你可以直接拉黑或起身走人了。
第二类:保险产品类
五 这个保险,有病(意外)赔钱,没病返钱(养老)。
请记住一句老人言《羊毛出在羊上身》,保险公司的精算师你以为是吃素长大的吗?
六 我们保障全,除了头发和指甲不保,从头到脚都能保!
这种就是典型的夸大保障了,吹牛太大,容易被打脸。
重疾险只赔偿危及生命的重大疾病。
意外险只保障意外身故、残疾等。
医疗险,一般也都除外既往病史或先天性疾病。
没有那个保险公司敢毫无理由的保障所有,如果有,那价格一定贵到天上去。你也买不起。
七 我们的保险贵有贵的道理,都是经过保监会批准的。
这也是典型的误导理论。
某安的经典销售术语就是:奥托和奥迪能一样吗??
同类型的保险产品,在精算师设计产品的时候,开始的成本都是差不多的。
当产品的成本出来了之后,还有另外的一个成本要计算进去的:
准备投多少钱去做广告投放,
要请什么明星代言,
要在那个电影那里插些广告进去。
就只有一个原因:提高公司利润。
八 健康告知不用管,全部填否,大胆投!
如果你真的遇到这种代理人的话,马上走人吧,那是骗子,骗子,骗子!
所有的保险,都要健康告知那项的,如果你忽略它的重要性,那就是忽略了保险的本质。
不说那么专业,老谢就问问你,如果你是保险公司,对于一个不填《健康告知》的消费者,如果对方带病投了你家的保险,到最后,你作为公司来说的话,你会赔给消费者吗?
九 我们公司的年金,收益高达6%!十年就保证你本金翻倍!
如果你相信这样的宣传语的话,证明你根本就不懂理财险。既然不懂,那就多问问吧。
第三类 促销类
十 这款保险马上就要停售了,赶快买!
呵呵,那是催客户快点下单的伎俩而已,那么低级的营销手段,老谢不说,相信你们也能看透了吧。
十一 这么多人都买,你也买,不会错!
跟风的行为不可取,做人要保留独立思考的能力哦。(包括看老谢的文章)
十二 老公不愿意买,你帮他签名就好了。
如果有代理人跟你这样说的话,你直接报警吧。冒充签名是什么罪,你们自己百度一下就好了。
十三 不要在网上平台买保险,不靠谱!
不管是保险公司的代理人、柜台、网站,还是银行渠道、经纪人、第三房销售平台,只要是正规的销售的渠道,购买的合同都合法有效。
现在还真有人觉得在网上买东西是不靠谱的。社会的进步就是这样的了,只有跟不上社会进步的人才会有这样的想法。
十四 我是你的朋友,我不会骗你!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当你的朋友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很多人是无法反驳的。
十五 我给你返佣,你买的保险便宜!
这招最狠!这是代理人对于业绩压力的最有一招,也是对自认他们提供的服务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但请你想一下,如果你买了一份不适合自己的,又贵到哭的保险产品,他们第一年返佣给你,你觉得贪了个便宜了,那么,接下来的十几二十年的保费怎么办呢?
买保险就如娶老婆一样,能过日子的,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