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这么多的省份都有独特不同的方言,而细分到每个城市的方言也有很多的变化,即使是同一个城市里,不同的乡镇之间也有不同的发音,能在同一个城市里交流还相对比较方便,但想要跨省交流就非常困难了,不同地域的人想要听懂对方说话也不容易,所以统一的官方语言普通话的意义就非常重要了,但是古代人是怎么样交流呢?假如军队的将军是南方人,他说的南方话命令是否能够让自己手下的北方人士兵听清楚?古人到底是如何发音的呢?
根据学者的相关研究,古代汉语发音大概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的变化,分别是上古,中古,还有近古是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古音指的是从西周到汉朝之间汉语的发音,中古音指的是南北朝到唐朝期间的汉语发音,近古音就是宋朝到清朝的汉语发音。关于这三个不同阶段的划分在学术界还是有着不同的观点以及争论的,所以只说这一种非常广泛的说法。
为什么古汉语的发音阶段一直有着非常大的变化,并且和汉语翻译有着天壤之别?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我国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尤其是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南迁,所以他们讲的胡语会跟中原的古汉语相融合,导致我们汉语的发音发生了非常重大的变化。有相关的历史研究表明,我国沿海地区的粤语还有客家话,闽南语,吴语他们都保留了相当一部分的古汉语发音,原因就在于不少的北方人一路南迁。所以就把当初不同的语言特征也带到南方了,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和变迁,如今南方不少方言还保留着古汉语发音。
而古代也有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普通话,在当初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古代的普通话是以洛阳雅言作为标准音,孔子用来传播自己学术时使用的也是洛阳雅言。汉朝当时的国语叫做洛语,洛语就是从夏朝一直传到周朝的雅言,汉朝的普通标准洛语也被称为“正音”或者“通语”。
而在东汉之后,历朝历代都在洛阳或者长安建都,都承袭了汉代的语言,都是以洛阳的雅言作为国语,而当东晋迁都建康之后,洛语就和当地的吴语相结合,变成了今天的南京话,被不少的南方朝廷用于官方语言。到宋朝之后,由于大规模的外族入侵,才让古汉语的语音又发生了另外一次非常大的变化,变成了以现在北方音调作为基础形成的语言。而元朝定都在北京,北京当时的语言还是按照唐宋为主导地位中原音,而明朝开始称官方语言作为官话了。
能听懂古代人说话,因为从秦始皇开始统一文字,中国的语言和文字都是统一的,虽然还有些方言但是大部分的语言还是相同的,现在只是简化字,语言上并没有变化多少,所以能听懂。
不能,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有交大差异,我们都知道,古代汉语的断章划句难度较大,作为现代人,我们要想看懂古代汉语都需要翻译成现代汉语,如果穿越到古代,极可能只听懂较简单语言,其它高深杂难的基本不懂。
这要看你穿越到哪个地区了,如今的每个地区方言把人搞得都很难听懂。可能你也会听懂一部分的话,语言也是不断演变的嘛。
应该是可以听懂的,这是由于虽然中华民族经历了很久的发展,但是汉语一直是很传统的语言,有着很好的转播性,所以是可以听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