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2024-11-16 13:49:19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01
在平时生活中多与人沟通,交流,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观念,只有与社会有了关联,才可能得到真正提高。其次是要保持身心的健康,有一个良好的生活态度,生活习惯,只有人乐观向上了,思想道德素质才有了提高的前提条件。

02
多读书,多了解社会发生的事,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同时以人为镜,多向你周围的人学习,所谓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每个人总有自己的闪光点,尊重他人,谦虚谨慎,相信自己,你可以的。

03
提高自己的法律修养,则首先自己要懂法,多了解一些有关自身权益的事,多关注一些时事,多看一些法律基础,了解自身的权利与义务,同时积极向他人推广,讲解,你自己的法律修养也会越来越高。
04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军和接班人,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认真的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八荣八耻”重要思想,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祖国的未来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而奋斗。
大学生我们应该自觉树立良好的大学生风范和形象,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带动、影响周围同学,在学生中营造一种良好的自律与自我教育的整体氛围与风气,营造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使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奋发向上,自觉成才,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学生应该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做个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受到他人的尊重。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成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新人,发扬良好的道德风尚。培养“八荣八耻”的观念.这一观念的是让我们树立起一个良好的道德规范。
在学校或者在社会树立好良好的道德规范,改自身的不良习惯,发扬好的有点,在学校能做到尊敬师长,关系和爱护同学。在社会上能爱护公共卫生和环境,礼貌他人,做个有良好的有思想文化修养的人。最为大学生我们要自觉地养成:自觉加强自我监督,自觉认真的学习学校开设的思想文化道德课。
大学生是祖国和人民的希望,我们肩负着光复祖国强盛重任,我们要认清自己担任的责任和义务,自觉树立奉献社会职业理想和信念,立志奋发成才,为祖国和人民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倡道德之风,践道德之行,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和完美人生努力奋斗!

回答(2):

培养大学生成才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生命线,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旺发达。当代中国的文化复兴、民族腾飞和国家昌盛迫切需要高素质创新人才。大学生要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高素质创新人才,都需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一、人才的高素质必然包括人才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在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大学生成才是包含思想道德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思想道德素质概念取代了通常的思想道德品质一词,其内涵也在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中。尽管至今人们对思想道德素质内涵的界定尚未完全达成共识,但从原有的思想道德品质概念和已有的关于思想道德素质的各种认识中,思想道德素质概念可以界定为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政治观念、道德原则规范等在个人身上的体现与凝结,是一个人在长期的一系列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特征、内心状态和思想倾向。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的好坏或高低主要表现在其思想道德水准的高低和社会责任感的强弱。思想道德素质的内涵主要包括政治观、思想观和道德观等。当代大学生成才所要求具备的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主要表现在有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信念,有远大志向和抱负,努力奋斗,积极进取;具有爱国、爱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有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良的道德品质等。

一般认为,人的素质主要有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心素质、审美素质等。而在人的各种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成才不可或缺的素质。在清华大学九十年校庆大会上,江泽民的讲话都特别强调指出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2000年6月,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是国家各方面人才的后备力量,各个领域的知识分子对社会思想文化能产生重要影响,对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尤其要重点做好。”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新世纪的教育问题就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题为“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会上讨论分析21世纪人类面临哪些挑战的问题时,被列为第一位的是道德、伦理、价值观的挑战,并因此将会议主题定为“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20多年来,“学会关心”已开始成为当代各国教育的主题。众所周知,此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提出的教育主题是“学会生存”。“学会生存”侧重的是要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问题;学会关心“、“学会共同生活”则是将重点转向解决人对人的理解、关心、合作的问题,是思想道德素质的问题。“学会关心”和“学会共同生活”是要关心个人、他人、群体、全人类;关心社会、经济、生态、全球生存环境;关心真理、知识、学习;树立群体意识、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共同生活的价值观等。新的主题针对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受到损人利己动机的驱使,对为社会服务和树立对社会利益的责任感越来越没有兴趣,需要回到具有关心特征的早期时代的价值观。”新主题的确立,标志着全球教育转向对做人教育即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视。“会关心,是一种理智、情感与行动交融的美德”;学会关心和学会共同生活,是追求塑造人格美,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和任务。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关心”、“学会共同生活”,应当说是人们对教育认识的进步。

1996年,世界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21世纪人才素质的七条标准为:积极进取开拓的精神;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在急剧变化和竞争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终身学习的本领;有丰富多彩的健康个性;具有和他人协作与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这充分显示了世界教育主题思想的转向已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这也明确地传递了同样的信息,即21世纪的人才应该有全面的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

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首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明确提出了高等教育首先要“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和负责的公民”。大学毕业生应是高素质的,且他的一言一行应该是对社会负责。高素质必包含有思想道德素质,对社会有责任心是个体思想道德素质高的一种表现。由此可知,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是全球性的。事实上世界许多国家的高等院校都有着丰富生动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注重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例如,在高等院校里,就课堂教学的形式而言,英国设有政治课、宗教课;法国设有道德公民课、哲学课;德国设有伦理课、社会课;美国设有社会研究课、职业道德课;澳大利亚设有价值观课等。除此之外,他们还有其他隐形教育、心理咨询、社会服务、宗教活动等多种德育形式。当然,不同社会性质的国家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在本质上截然不同。不同社会性质的国家对大学生进行的是不同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的思想道德教育。

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我们要完成实现祖国富强、人民富裕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任务,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发展自身,增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是以知识的拥有和科技实力的雄厚为动力。知识的拥有和科技实力的雄厚又最终仰赖于高素质的人才。而且民族凝聚力增强的重要基础和内容就是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民族优良传统的发扬,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的形成和巩固,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因此大量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而高素质必定要包括良好思想道德素质。

激烈的国际竞争说到底就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世界各国对于高科技人才的争夺空前激烈。美国一项研究表明,今后美国每年至少需要9. 5万名计算机专家,而其国内培养的只能满足三分之一左右。西欧国家2000年仅信息技术人员就缺少123万。许多发达国家凭借雄厚的国家财力、财团资本和优越的科研条件,吸引发展中国家的人才资源向他们那里流动,导致发展中国家人才严重流失。美国每年因人才流入获得的效益达60亿美元,而发展中国家因人才流失造成的损失每年高达80亿美元。中华民族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发展和复兴,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有大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高素质人才。我们大学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应该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人才,是爱祖国,会创新,能坚定不移地向国家、向人民、向社会主义事业负责,具有最可贵的责任心的人才。在日趋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中,人才为谁服务的争夺是人才竞争的关键。人才的培养面对着多元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挑战。人才自身的选择更是面对着多种诱惑和多元化的世界。人才究竟愿为谁服务,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个体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大学生成为服务祖国人民的高素质人才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所在,是我们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所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等院校来说,思想道德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成才尤为重要。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使青年学生既有世界眼光、国际意识,又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既要学习吸取世界优秀文化,又要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具有国家、民族的危机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责无旁贷的使命感”。时代向我们提出了大量高质人才应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需求。如果我国培养的人才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就难以为我们国家所用,不会为民族复兴伟业服务。因此,我国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未来发展取决于他们自身的理想信念、责任感、价值观念品德毅力和协作精神等,要求他们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创新人才必须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创新能力是新世纪人才的根本特征。新世纪高素质的人才应是创新人才,即会创新的人才。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对人的创新精神的确立和创新能力的发挥有着特殊重要的功能。

任何人创新精神的确立和创新能力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身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人类创新实践已经证明,人的理想意志、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对其创新活动有很大的影响。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在品格特征上表现为: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有较强的责任感;坚韧顽强,意志坚定,决策果断;勤奋努力,严谨细致,一丝不苟,自控力强;自尊自信,具有批判精神,敢向权威挑战(包括书本);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或自主性,能独立自主地提出问题和设想,并进行验证;有着永不满足的进取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对发现新事物和创造活动有强烈的兴奋感和情感倾向;敢于冒险,富有献身精神,对新事物很敏感,不满足现状;兴趣高雅、广泛,有仔细和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对充分发挥人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在一生中能否有所创新而成就一番事业。因为个人优秀的思想品质、优良的性格特征与人才的创新能力、创新实践不可分割,彼此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相互影响,且个人优秀的思想品质或优良的性格是成就创新的基础。

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人,是有崇高理想、信念的人。由崇高的理想、信念所产生的献身精神、探索精神是推动人们去从事创新活动的精神动力,是从事创新活动的直接原因。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信念必然产生服务人民、奉献社会、追求真理的思想境界。一个服务人民、奉献社会、追求真理的人,胸怀大志、无所畏惧,能冲破思想束缚,不怕困难、意志坚强,勇于创新。一个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一定是一个服务人民、奉献社会、追求真理意志坚强的人。中国科学院曾有一位青年科学家,在他和他的课题组取得开发世界上第一部袖珍翻译机,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机译成果产业化的创新成果后,曾动情地说:“一种献身科学,为国争光,造福人类,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的信念坚如磐石地树立在每个人的心中。正是这种宝贵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使我们走向成功——两年时间便研制成功智能型英汉机译系统。”无数历史事实证明,几乎所有创新人才都具有这样的品质:追求真理而不顾一切。正是这种勇气和决心,使得他们敢于去开拓任何新的领域。对此,革命导师马克思曾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他说:“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爱因斯坦也说:“对真理和知识追求并为之奋斗,是人的最高品质之一。”这种勇气和决心,这种优秀的思想品质源于对世界、对人生的确认识,源于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人,是有优良道德品质的人。优良的道德品质既是人们从事创新活动成功的保证,也是个人成为创新人才的保证。创新产生的是对社会进步有价值的、能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直接或间接利益的精神产品或物质严品。这是人性的体现,是人类的需求,是德性所在。创新作为人们突破旧事物、创建新事物的特定行为,体现着人类发展的本质,成为社会进步发展的显著特征。创新是有德性的创造活动,德性是创新本质的内在要求,是创新不可缺少的基本特征。创新的德性有着特定的内涵,首先是因为发展是创新的目标要求,创新的结果必须符合人类生存发展的客观利益。其次是因为创新是克服困难的创造活动,要求其主体必须具有特殊的心智、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品质。创新的德性要求创新的主体应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没有社会价值的、扭曲人性的、反人类的一切阻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首创活动都不是创新。在人的个性品质中,如懒惰、骄傲、自卑等阻碍创新。而积极进取、充满激情、自尊自信、敢于冒险、坚韧顽强、决策果断、勤奋努力、独立思考、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对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品格是成才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爱因斯坦曾说:“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这一点往往超过人们通常的认识。”这里“智力上的成就”就是创新的成果,是发挥创造力的结果;“性格的伟大”既包括品德的高尚也包括优良的个性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对人们的创新活动有很大的影响。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帮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从心灵的深处、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途径。因为人的思想和复杂的内心世界的活动,最终还是受着其核心部分——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指导。总之爱心、奉献、坚强、自立、进取、开拓等是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备品格。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对成为高素质创新人才极为重要。

回答(3):

首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影响一个人以后发展的道路和发展方向。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断进取,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学习和思考当代中国社会现状。只有了解实际中国社会现状,才能够与时俱进,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不断创新,将理论用在实际应用中,才能够真正体现出学到知识的价值。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实时关注中国国家政策和法规。关注中国国家政策,根据中国现在的政策去发展和进步,只有理解国家政策和法规,才能够按照国家发展的方向不断前进,才能够促进中国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积极关注社会动态。关注中国现有的社会动态,根据当前社会发展方向不断改进中国现状。关注关心社会动态,通过社会动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