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润证明的1加1=2有什么用

2024-11-27 23:45:2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这得首先说哥德巴赫猜想,1974年提出这一猜想: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质数之和,但他自己无法证明,实际上一直到今天也没有人能证明这一猜想,陈景润证明的是“任何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或者一个素数和一个半素数之和。”,数学界里简称为“1+2”,并不是什么你认为的1+1=2,他的证明是最接近答案的。一个问题,200多年都没人能够解决(包括牛顿,爱因斯坦这些伟人都没能解决这一问题),而陈景润是最接近成功的那位。
数学可以说是整个科学的基础,就像人的骨架对于人一样,陈景润的证明极大的促进了数学的发展,间接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回答(2):

不是数字的1加1等于2,这里面的1和2都是代号,是哥德巴赫猜想,在数学界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哥德巴赫猜想就是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质数之和,但他自己无法证明,实际上一直到今天也没有人能证明这一猜想,陈景润证明的是“任何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或者一个素数和一个半素数之和。这是一个至今未被证明但是仍然正确的猜想

回答(3):

这个看起来很白痴的问题,其实是最最普遍,最最难以证明的真理,大家都知道这个事实,也都在用,一般的数学问题证明都是应用了1+1=2这一事实,你看不到,但数学却是由1+1=2发展起来的!如果1+1不等于2,那么相当于整个数学大厦没有了基础,所有数学问题都不再成立!你说证明这个问题伟大吗?但是我们是从事实中反推1+1=2的,从来没有人直接证明出来,因为没有比这个更基础的东西让我们应用这些东西来证明这个事实,所以证明出1+1=2其实很伟大,思想很深邃的。

回答(4):

陈氏定理是中国数学家陈景润于1966年发表
,1973年公布详细证明方法。这个定理证明任何一个足够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一个素数和一个半素数的和,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1+2”。
1742年德国人哥德巴赫给当时住在俄国彼得堡的大数学家欧拉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提出两个问题:第一,是否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能表示为两个奇质数之和?如6=3+3,14=3+11等。第二,是否每个大于7的奇数都能表示3个奇质数之和?如9=3+3+3,15=3+5+7等。这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

回答(5):

楼主您理解错了
陈氏定理是证明任何一个足够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一个素数和一个半素数的和,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1+2”。
  现设N是偶数,虽然现在不能证明N是两个素数之和,但是可以证明它能够写成两个殆素数的和,即N=A+B,其中A和B的素因子个数都不太多,譬如说素因子个数不超过10。现在用“a+b”来表示如下命题:每个大偶数N都可表为A+B,其中A和B的素因子个数分别不超过a和b。显然,哥德巴赫猜想就可以写成"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