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天我第一次繁殖孔雀鱼,结果第一批小鱼在一个多月大的时候突然有部分出现针尾。接着有的小鱼尾巴基部或腰部发生溃烂,开始死亡。就不断寻找治疗方法,加盐、换水、加呋喃西林、加孔雀石绿、加甲基蓝、青霉素、庆大霉素都先后试过。结果最终没能挽救。小鱼陆续死亡。最终全军覆没。
不久第二批小鱼出生了,结果没有多久也陆续发生“针尾”。我用土霉素+呋喃唑酮治疗方法。结果疗效不错。第二批、第三批小鱼(混在一起养),都没有再发生大批死亡了。"针尾”随着小鱼成长就消失了。现在小鱼健康活泼,基本长成大鱼了。
方法:土霉素+呋喃唑酮药药浴。连续浸泡6-7天,基本是直到痊愈为止。基本药物是土霉素,呋喃唑酮作用是增强土霉素的效力。我用的是医药用的土霉素片浸泡液(就是土霉素片加凉开水浸泡),20*15*15的缸,用药量50万单位(两片)。呋喃唑酮适量。
药物浸泡期间每天吸出粪便和少量底水(不超过总水量的1/3),再加入12万单位(1/2片药)的土霉素,连泡3天。第4天再一次换水4/5。视情况再决定是否继续浸泡。直到发现小鱼不再“针尾”为止,当我还会将药物减半继续浸泡两天。以巩固疗效。治疗一段时间后,发现有少部分小鱼没有明显好转的我就只好人道毁灭了(喂地图了)。
药物纯好锋浸泡期间须不断打气,喂高质量的食物。我喂的是自己孵的丰年虾。鱼缸水温控制在25摄氏度。
以上是我个在前一段时间得出得一点心得,用药量只是自己用的时候的量,不一定适量。如果有人试的话请自己斟酌使用。至于长时间的把鱼泡在药里对鱼有什么危害我还没有发现,总之是没有大量死鱼,我就袜袭心满意足了。我还是新手,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就请大家指点一下。谢谢! :
另一个发现是:小鱼“针尾”的抵抗力和治疗效果也因鱼的个体差异有关(或说是基因有差异吧),同一条母鱼出生的小鱼和另一条母鱼出生的小鱼抵抗力会有很大的差异。第一批小鱼是同一条小母鱼生的,加上没有治疗经验,结果就全军覆没了。第二批就是由其他母鱼生的,加上有上次的经验比较注意。虽然也发生“针尾”,但治疗得当,结果小鱼几乎没有死做晌亡。第三批和第一批是同一母鱼出生的。结果发病就比较严重。不过于有相应的治疗经验,所以死亡就比较少了。
治疗期间必须恒温和不断打气。必须每天换1/3的水。如果只是“针尾”的话应该不会死亡这么多的。是否还有其他的问题?土霉素片是泡水充分溶解后取其水,不溶的部分我是不会加到鱼缸里的。
是病尾病:由嗜水气单胞菌导致.它们只在恶劣的环境里侵害不健康的鱼。这些细菌能引起一系列的症状,细菌传染引起的损伤使受侵害的鱼容易受到来自其他病原体如真菌、病毒和寄数档生虫的侵害。
对于此疾病,除非环境条件很满意,任何化学药物治疗都不是完全有效的。有几薯吵乱种以苯氧基乙醇、聚-氯-苯氧基乙醇或碰启呋喃那斯为基础的专用处理剂,假如治疗不被耽误的话,它们可能有效。杀菌的化学药物如氯化苯甲烃胺(新洁尔灭),也能使用。对于冷水鱼类的治疗,水温至少应该升高到16度以上。
不是!它是不高兴!!
水温要高的,热带鱼
缩尾。能治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