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中的文学艺术

从《天龙八部》的具体细节表现中分析
2024-11-16 07:20:20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在此部小说中,萧峰(即乔峰)乃是武功高强,义薄云天,素有「北乔峰」
之称的丐帮帮主,深受武林人士敬重。但是当丐帮长老在杏子林揭发萧峰为「契
丹人」的真正身世後,剧情急转直下,丐帮内部开始一分为二,许多人开始动摇
对萧峰的信任。萧峰退去帮主职位後,却遇养父母、玄苦大师……接连被杀,只
因身为所谓「五胡野蛮民族」之血统,便不得脱身与辩解,直到萧峰为了要替阿
珠治病,来到聚贤庄,引起许多不得已的冲突与比武,他已成为武林中之公敌!

  其实,无须知道萧峰在雁门关前自刎的结局,我们便可预料到萧峰将是无可
避免的悲剧人物!中国自古对「个人」的定义是建立在「仁」(二人)上,对群
体则是建立在「家」、「家族」、「地域」的单位上,这种思想稳稳地控制著中
国的文化。当然在武林世界中,这种地域种族之分也是常被金庸描述的淋漓尽致
,当萧峰沦为地域种族之外的地位时,无论他有多少仁义道德的英雄事迹都化成
灰烬,立刻从圣人地位变成丧失仁义的残暴者,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文化中,
好人只会出现在圈内,除非自己人,守自己帮内规定,或是符合种族之内传统者
。而一个人在种族外建立关系时,他必须承受来自传统的迫害与不了解,因此在
中国文化当中正如小说人物的遭遇一样,中国人一切「道德」皆建立在「伦理」
上。

  在我们生活周遭随时都有很多例子可以看出这些文化的特质:很多父母知道
自己的孩子接受基督教後,反应常常出乎意料的生气,泰半是因为这信仰的伦理
架构与传统的家族主义不相符合。其愤怒的来源不是因为道德好坏而指责,而只
因为信仰伦理架构的出入。

  另一位主角-段誉,他是大理国的王子。段家的一阳指神功,原本武林中闻
名遐耳,但段誉起初不愿习武,说道:「我学的都是儒家的仁人…,佛家的戒杀
…,忽然爹爹教我练武,学打人杀人的法子,我自然觉得不对头。」到入无量山
,迷恋上白玉雕成的女子─称其为「神仙姐姐」。这位逍遥派女子留下白绸令其
杀尽逍遥派弟子,段誉竟改变想法,说道:「想来她逍遥派的师兄…害苦了她,
……。这些人既害得神仙姐姐这般伤心,自是大大的坏人恶人,你不杀他,他便
杀你。」从以上可以看出,段誉的思想准则完全凭其个人喜好,当与环境产生冲
突时,便会发展出一套道理来自圆其说。段誉此种性格,在往後无论是杀了人或
是面对王语焉的不理采,一直不断的出现。

  这种性格也正是中国人的一大特色,中国人说话常常「怎麽说都有道理」其
实真正的原因是因为价值体系不固定,这是一种文化深层─标准是建立在人身上
,标准不是绝对而是相对的,是随个人修行而定。中国人不习惯於思索「人生的
目的」、「生命的起源」等抽象的问题其实也是受相对标准的影响。让我们看看
现在的例子:在塞车的时候看到人家不守交通规则,会大声责怪到处窜的车子;
但是自己不守规则的时候,却说是为了空间能充分利用;总之,就是不会责怪自
己。

  关於萧峰与段誉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两大特质:伦理制约的
权威与相对的价值体系。这种特质其实根源於中国儒道体系中,缺乏一种对人性
善论的质疑,缺乏一种在人世伦理之外寻找一种绝对正义的宗教向度,所以把价
值体系或放在人间伦常相对的关系中,或诉诸挣脱礼法,投入自然抽象的「境界
」追求。

回答(2):

天龙八部的主线个人认为是:和平!最令人发指的是唯恐天下不乱者的慕容一家,最使人敬佩,荡气回肠的是为了和平可牺牲小我的乔锋

回答(3):

金庸小说中的文学艺术比较高的是射雕英雄传系列,里面有大量的诗词描写,其中还有金大侠所阐述的“侠义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