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啊,计算机专家!
首先祝贺你在20出头就主动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问题,想一想如果你糊里糊涂地活了一辈子到80岁再想这个问题,你会有什么感触?你恐怕会祈求上苍给你再活一次的机会。很可惜人生不是计算机程序,不能重新来过。所以你应该庆幸自己这么早就接触到这个问题。这说明你想去过一个明明白白的人生。苏格拉底说:没有经过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你已经开始审视人生,而很多人却还活在蒙昧当中而不自知,“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也”。
下面就我所学、所教和所悟尝试着回答一下你的问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人生有没有意义
先看看大师们是怎么说的吧。《爱因斯坦文集》里有这样一段话:“要追究一个人自己或一切生物生存的意义或目的,从客观的观点看来,我总觉得是愚蠢可笑的。可是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要是没有志同道合者之间的亲切感情,要不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那个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那么在我看来,生活就会是空虚的。人们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我总觉得都是可鄙的。”
法国思想家萨特说:人生不仅是混乱的、荒谬的,而且是毫无意义的,是个陷阱。要想获得有意义的生存,唯一的出路就是通过做选择去创造意义。只有选择才能给我们带来一时的真实。萨特的意思是说,只有在做选择和在为这个选择而奋斗的过程中,我们才能体会到人生的真实和意义。而这个选择、决定或者目标一旦被实现,我们就会重新感觉到生命的混乱和荒谬。就像凯撒23岁时大哭了一场,觉得自己一事无成,生活毫无意义,于是他做了个决定,要做古罗马的皇帝。这个决定赋予了他的人生以意义,他为这个决定而奋斗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充实。可是当他登上皇帝宝座时说的第一句话便是:这一切看起来都是这么的无聊!因为他的目标已经实现,而新的选择还没有作出。就像中学生一心要上大学,等上了大学之后,认识的第一个朋友是新鲜,第二个便是无聊。所以萨特说人生就得不停地做决定,否则人生混乱、荒谬的本来面目就会暴露出来。
丹麦思想家克尔凯郭尔也说:人生是个悖论。我觉得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比如对待人生有人采用乐观主义的积极态度,有人采取悲观主义的消极态度。到底谁对谁错呢?没有对错!选择哪个都不是错的。有人可能会说,选择消极态度不对,可他们永远也拿不出足够的证据,他们的老生常谈就是:为了家人,为了朋友,就得开开心心地活着。实际上这是拿感情来做论据,而感情是不能用来做论据的。也有人可能说,既然人终有一死,为什么不及时行乐呢。你可能会这样反驳:反正人终有一死,及时行乐又有什么用呢?在这个问题上双方都拿不出证据证明对方错,所以人生是个悖论。克尔凯郭尔说,只有决定能够突破悖论,找到意义。那我们就随便选一个吧。就像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阿德勒所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生命的意义不可胜数,并且如我们所说,每种意义都可能有其不实之处。既然无人知晓生命的绝对意义,任何能为人所用的意义就不是完全错误的。”没有人知晓生命的绝对意义,因为大家都是人。除非是高高在上的上帝,鸟瞰人来,教给我们以意义。可是就像《红与黑》的作者司汤达所说:上帝唯一值得原谅之处就在于他并不存在。
有人给国学大师胡适先生写信请教人生的意义问题,胡适是这样说的:
……我细读来书,终觉得你不免作茧自缚。你自己去寻出一个本不成问题的问题,“人生有何意义?”其实这个问题是容易解答的。人生的意义全是各人自己寻出来、造出来的:高尚、卑劣、清贵、污浊、有用、无用,……全靠自己的作为。生命本身不过是一件生物学的事实,有什么意义可说?一个人与一只猪,一只狗,有什么分别?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而在自己怎样生活。你若情愿把这六尺之躯葬送在白昼作梦之上二那就是你这一生的意义。你若发愤振作起来,决心去寻求生命的意义,去创造自己的生命的意义,那么,你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义,作一事便添一事的意义,生命无穷,生命的意义也无穷了。总之,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他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作点有意义的事。认得人生如梦,故无所求。但无所求不是无为。人生固然不过一梦,但一生只有这一场做梦的机会,岂可不努力做一个轰轰烈烈像个样子的梦?岂可糊糊涂涂懵懵懂懂混过这几十年?
你可能不会满意胡适先生的回答,因为他并没有回答,或者说他是以一种回避问题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哲学问题,不会有终极的答案,我们不能因为找不到一个终极答案就不去生活了,或者我们不能等找到一个终极答案再去生活。那只能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更大的遗憾。
对于人生意义的问题,不妨听听两千多年前的孔子的教诲:“三思无益,再思可矣。”想两遍就行了,不要想第三遍,想一百遍也是白白浪费自己的精力。
二、人生有哪些意义
1.阿德勒说:假若有这样一个人:他的爱情生活甜美融洽,工作成绩斐然,朋友很多,交游广泛而且成果累累。我们可以断言:这个人将生命视为富于创造性的事情,它充满机遇,而且没有克服不了的挫折。在面对生活里的各种问题时候,他充满勇气。这可以诠释:生命的意义在于:对同类感兴趣,作为团体的一分子,为人类幸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一个人对于自己和全人类利益的最大贡献,就在于与他人相联系。所有真正“生命意义”的标志在于,它们都是共同意义——是他人能够分享的意义,也是他人能够接受的意义。
2.罗素说: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我觉得值得为它活着。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乐意再活一次。
3.爱因斯坦说:要是没有志同道合者之间的亲切感情,要不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那个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那么在我看来,生活就会是空虚的。也就是说爱因斯坦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朋友和事业。
当然任何人都不能穷尽生命的意义,不要管别人为什么活着,找到一个自己可以接受的意义,按照它去生活,去创造,你就会获得一个充实的和有意义人生。
最后,祝福你:天天快乐:)
人生的意义
在太平洋的中部,有一个复活节岛。当航海家发现它时,那是一座荒岛。然而有一件事很奇怪,沿着海边,每隔一段距离,就耸立着一个巨大的石雕人像,他们面对大洋,深邃的目光凝视着远方。是谁雕凿的这些石像?考古学家来到岛上,进行了仔细的挖掘,结果什么也没有发现。也许是赤道的炎热和太平洋的雨水,一切动植物的遗体都很快腐烂干净,不留痕迹。有一点可以肯定,这里必定存在过相当程度的人类文明,才有可能创造如此巨大的石像。这个文明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消失的,当地居民的后代到哪里去了,成了永远的谜。
一切只好凭我们遐想了。也许那里曾经繁荣过,人口发展过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产生饥荒、瘟疫或战争,居民死光或离开这个岛子。那里也许出现过不可一世的帝王,想留名百世的伟人,利欲薰心的商人,争得不可开交的各种学派。但现在一切都无影无踪,只有海风吹过椰树,给人沧海桑田和人生如梦的感叹。那些争名夺利的努力,又有什么意思!
正在出神,忽然一只蟑螂从书橱下面爬出,张望了一会后,匆匆忙忙向对面角落奔去。我连忙起身,啪地一脚,那蟑螂一动不动地趴在那里了。我又足足看了几分钟。这虫子刚才也许正在奔向某个目标去完成某个事情,但现在永远不可能实现了,它死了。这遗憾吗?它活过或没有活过又有什么区别呢?人们多半会说,它活不活没有什么意义可言。我们从来不把别的动物和人类相提并论的。要是换了是人的死活,那是完全两回事。是吗?
我们人的一生,要做许多事情。做每一件事都有一个理由,也就是有一个意义。如果没有意义,我们会感到没有支撑点,会觉得很荒谬。对于整个人生也是如此。
要为我们所做的一桩桩事找出理由是很容易的。肚子饿了所以要吃饭;我们工作,为了养家活口或对社会作贡献;上网看新闻,为了了解外面发生了些什么事;锻炼身体为了保持健康,等等。这些都习以为常,用不着去想。许多人下意识里就把这些理由当作我们活着的依据。
但是如果认真地去想,我们究竟为什么活着,会发现事情不是那么简单。人生作为前述所有各个活动的总和,它的意义却没法从这些活动的理由中找到解释。不管多长寿,总有一天,我们这些在世的人统统都要死光。就像看那复活节岛一样,如果从外部来看这个整体的人生,你活得长一些短一些甚至从来没有存在过,都是无所谓的。在你死了以后,你曾经活过又有什么意义?
当然,你的存在对别人也许是有所谓的。你的亲友和许多有关系的人需要你,这或许能作为你活着的意义。但是,你想过没有,别人和你的情况完全一样,他(她)存在的意义也仅仅是因为你需要他(她),大家没有自己本身存在的理由,互相依赖对方,互为因果,从而产生了一种有意义的感觉,岂不滑稽可笑。
讨论到这里,可能会有人说,这真是吃饱了没事干,我只要有钱赚,日子过得开心就行了,想这些干吗?何必自寻苦恼!这样讲有一定道理,因为绝大多数人,就是这么过的。但愿他们这样过下去,少一种苦恼。不过,只有你真的能避免把视线看得更高一些,这种说法才有效。偏偏有少数人喜欢认真看人生,他们老爱寻根问底,于是免不了把自己置于人生无意义的可能性之中。
为了摆脱这种困境,人们想了两种方法来找到人生的意义。
一种方法是把你的人生放到一个更大的时空区间去审视,使你的生命成为某个政治或社会运动的一部分。这个运动可以使世界更美好,你的活动可以造福人类,使子孙后代过上幸福日子。你的目标非常崇高,因此你的人生非常有意义。整个社会也鼓励和赞美这样的人生目标。
但是,有人会对这个更大时空区间的事物进行追问,人类存在的意义又在哪里?要知道,再过几十亿年,太阳系就要毁灭。终有一天,宇宙也会坍缩或寂灭。一切将化为乌有,不留任何痕迹。就像我一开始看复活节岛一样,那些会毁灭,不留任何痕迹的事物,又有什么意义?
看来要想有意义,就必须和一种永恒的东西挂上钩。于是有人想出了另一种办法,就是给生命赋予宗教的意义。他们说人是上帝创造的,你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就是实现上帝的意图,你死了以后进了天堂,永远回到上帝那里,于是问题全部圆满解决。你想继续追问上帝存在的意义吗?他们会告诉你,上帝是一切问题的终极答案,上帝自身就是他自己的目的,他没有外部,不可能从外部来看他的意义。
对于教徒来说,这样的答案是很完满的,他们因此感到生命很充实。可是对于那些爱作哲学思考的人,他们只相信理性的答案,他们仍然不能满足。首先他们没法理解上面的解释。难道有一种存在物,它包含世界上一切其他事物,给与一切事物存在的意义,而它自身却没有也不需要有任何根据?这种解释令人感到莫明其妙,最多给人心理安慰,而不是很强的说服力。其次,对其真实性还是很可怀疑的。到底有没有上帝,有人深信不疑,也有人不信。也许那只是人造的安慰剂。
让我们还是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在社会上实际存在三种典型人群。
第一种人只把目光集中在自己面对的现实问题上,他们要处理生存、生老病死、升官发财等等问题,这些就是他们的生活目的,不想别的。他们很现实,从不为那些抽象问题苦恼。这种人比例很大,包括很多教徒,他们信教,不是为了解决信念问题,而是想要得到某些实际的利益。
第二种人感到需要有一种人生的价值来支撑他们的生命,不然会感到空虚和失落。其中一些人把实现人类某些理想或道德目标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因此产生一种崇高和光荣的感觉,有的甚至为此牺牲生命在所不惜。另一些人则选择了宗教的道路,他们在想象的天国中也找到了自己的依托,日子过得蛮踏实。
第三种人所占比例极小,人类好奇的天性在他们身上表现比较突出。这些人喜欢作哲学思考,他们对人为什么而活着这类问题刨根问底,又找不到答案。这些人有一种不可救药的严肃对待自己的倾向,当他们发现生命从总体上看找不到意义时,会觉得很荒谬,因而产生失落感。
也许人生本来就是无意义和荒谬的,但在面对现实生活时,还是不得不像大家一样跟着感觉走。
生命是宇宙的精灵,而人更是精灵中的精灵,没有什么比人更幸运了,人能感知自己,并且思考生命的意义。因此人要心存感激。
年轻人遇到了三岔口,迷惑,彷徨是每个人都会有的。选择意味着对此负责,不选择生活又得过下去。然而这就是成长,你必须敢于选择,敢于负责了,一个男人必须做的。选择的方向由你定,别人的建议只是参考。你现在最宝贵的是理想,是信仰,问问自己理想还在吗?问问自己你的理想是否真的有价值。理想达到了就不再是理想了,所以好的理想是一直无法达到的彼岸,却始终照亮你的人生,为你指点航行方向。
金钱,女人,一切功名利禄,都不是好的理想,这些只是欲望,欲望永不满足,不满足就会痛苦。你在追求它们的同时也会为此痛苦终生。浮生若梦,人如蝼蚁,生命脆弱,唯天道恒常。一个人生因什么而与众不同?是思想的自由,是情感的纠结,这些才是人生最宝贵的内涵。追求智慧的极限,追求情感的纯粹,这才是人的一生最应该做的事,人要诗意得栖居在世上,这才生无所憾。
爱你所爱,痛你所痛,给世界呈现一个生命,平静从容的走完它。
记住,人总得有点精神。
看了前面的回答觉得他们都有些误区(当然也有比较不错的),我只想评述一下,借此谈谈我自己的想法:
首先,我看到最多的是让珍惜生活每一天,保持好心情的(当然说法不同)。他们思想出发点是主观的,试想有谁不想开开心心,过有意义的生活呢?这是我们提出着这个“人生意义”问题的前提。
也就是说,正是在我们潜意识中希望自己能保持之中理想状态,可是我们又在现实中无法达到(因为生活本身就是充满变化的,现实总是超出我们固有意识的固有设计),所以,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不能解决,我们才在潜意识中对自己提出“人生意义的问题”(这个问题内涵着这种复杂的心理意识)。
对这一问题所包含的主观理想的描述(也是一种进步)本身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对问题原因的进一步澄清,并不能当作问题的解决。相反,这仅仅是问题真正解决的开始。
另外,有人提到宗教,希望能在宗教关怀中的到救赎。这同样是不可能的。因为宗教恰恰是上述心理矛盾(即人主观理想和现实对我们理想的冷漠,而使我们感到无法把握自己和自己的渺小,进而带来的主观理想的伟大高洁和现实的自卑感之间的巨大落差)无法解决,而以一种极端方式将这一问题真正展显出来。
可见,相信宗教拯救就是相信主观理想的超现实的力量,就是在理想和现实矛盾无法解决时,通过强调理想(心理感受)比现实更高的真实性,来解决矛盾。
和试图通过对问题的进一步澄清来代替对问题解决的方法一样,这种鸵鸟式的解决方案也无法提供真正的答案。(还是在问题之中打转转,对问题刚要解决就又回到了矛盾本身)
还有,第三,就是进行价值悬设,即先给自己找到一个目标(如翻译书、建大学等),通过把自己的活动和这个目标联系起来而说明整个生活是在我的掌握之中,即生活对我“是有意义的”,我使自己有意义。
这种解决主观理想和现实矛盾的思路的前提还是建立在主观性上的。试问,这些应该做的目标你真的能始终不渝的做下去么?换句话说,你一年、三年或是五年后你能保证继续坚持这个目标吗?你如何保证不更改目标?......当这些现实问题被证否时,他们就不得不承认这些目标只不过是一种心理麻醉而已,目的就是以一种看似进取、积极目标假象来掩盖和回避真实的“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它这些目标的悬设都是空洞的脱离现实的。它的作用仅仅是给自己一种观念上的一劳永逸的解答。这是一种精心伪装了的宗教。
于是,解决“人生意义”问题的前提是,清楚问题是由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引起,并通过说清楚什么是理想理、什么是实现。清楚理想和现实冲突的根源是什么来人我们从整体上超越这个问题。在一个跟根本的提问方式上把问题引向深入。
(任何直接给出的答案都是不能解决理想和现实冲突的,即这是个体和社会的冲突,是永恒的。我们能做的就是首先明白这点,以使我们在一个点上思考什么绝对普世的“人生意义”。这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我的解决就是,化解这个问题,不直接给出问题的答案(因为他根本没有答案,无论它是以什么形式提出的,如宗教、悬设的目标、对问题的阐释等等)。而依靠对这一问题的具体化(结合你的现实生活责任、社会责任) ,在更高的层次上解决它。
一句话,你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就是因为你还没定性,没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事业。你上不明白自己的社会责任内化到你的理想中去,而使得理想和现实成为一个东西。
你自己(理想)和现实(具体的责任)还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认识自家人(互不相认)。所以,认认真真做些事,在不知不觉中,你的自己(主观理想)就会认出属于他的那一半(社会责任)。于是,你就在一个更高的水平上回答了你现在解决不了的问题。
他的真正解答就在于你已经完全融入到现实之中了,把现实环境交给你的责任当成自己的理想(或者说理想就是现实),以至于你根本觉得理想和现实从来就是一体的。那么,这是你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于是,恭喜你,你接下来的行动已经给出了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
记住,这只能是在生活实践发展中,才能解决的问题。(而不是抽象的提问和答案能解决的)
生活的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