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
3、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
4、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5、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6、从生活或媒体中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崇敬。
7、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学前儿童:
按照国内外现行的医学以及心理学的分类,人从出生到幼儿期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出生和新生儿期(birth and newborn):出生—1个月;婴儿期(infancy):1个月—1岁,相当于乳儿期;学步儿期(toddler hood)。
1—2岁;早期儿童期(early childhood):2—6岁,相当于幼儿期尽管这一分类法正日益受到挑战,特别是对婴儿的分类更是莫衷一是。但是,通常把这几个阶段统称为儿童期,即把正式进入小学阶段学习前的儿童统称为学前儿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前儿童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编排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原则
在内容选编时我们要遵循科学性、启蒙性、系统性、时代性、地方性、季节性等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选择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应从自然界的整体出发,根据客观规律,正确解释学前儿童周围生活中的有关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物。 启蒙性原则:是指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使学前儿童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教育目标。
系统性原则:是指选编的科学教育内容是按照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编排。
时代性原则: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
地方性原则:是指应联系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 季节性原则:是指应联系季节变化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遵循季节性的原则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既能丰富、加深学前儿童对季节的整体理解,又能帮助学前儿童理解事物变化与季节之间的关系。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与编排的具体方法 科学教育内容在经过缜密的选择之后,还要加以合理与适当的组织,才能使科学教育活动获得最好的效果。在我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前常用的具体选编方法主要采用主题单元式选编内容。
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所谓的以季节为主线选编科学教育内容的方法,是指以认识春、夏、秋、冬季节为主线,将科学教育中与之相关的内容集中编排。 采用单元式选编内容:采用单元式选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是一个以类为单元组合教材,加强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纵横联系的方法。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范围
我们可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范围确定为以下几个方面:探究和认识植物、关爱和认识动物、了解和爱护人体、体验和了解材料、发现事物间的关系及变化、尝试使用工具、体验技术设计、感受天气变化、发现自然界的奇妙、关爱环境,珍惜资源、感受科技对生活的影响等方面,应借助周围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来帮助了解。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特点
①在引导学前儿童了解周围环境的同时,了解人体自身; ②让学前儿童感受技术、崇尚科学;
③在认识周围环境的同时,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④把认识个别物体的属性和认识物体的多样性结合起来; ⑤从学前儿童的身边取材。
《纲要·科学》的内容要求
1.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
3.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4.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5.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6.从生活或媒体中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崇敬。
7.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特点:
强调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观;
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观;
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
一、0-3岁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范围
应该让他们首先认识和熟悉最常见的人和物体,从最简单、最基本的方面入手。
1.学习辨认亲近人的声音,能转向发出(叫他名字)的方向。
2.能注视或会指认周围生活环境中熟悉的人、物;能叫出周围生活中熟悉的人、物的称呼或名称。
3.观察人主要的感觉器官,能指认五官、能用手做简单的模仿动作;能尝试探索、感受其各自的功能。
4.尝试用动作、表情或简单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愿望、要求。
5.在成人的带领下愿意接触大自然。
6.知道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
7.通过视觉、触摸觉等辨别他们周围生活环境中常见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冷热、软硬等差别明显的特征。
8.通过玩水使宝宝感受水、喜欢水。知道渴了的时候喝水,水能解渴。
9.根据3岁以前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要感知最简单的数1,2,3等,结合最熟悉的物体能进行简单数的点数。觉察指认形状、时间、空间等明显的不同,能开始初步了解人、物、事之间的简单关系。
10.让他们接触、观察并笼统比较物体的数量;能按顺序有节奏地念数词;结合儿童的日常生活,让宝宝按要求取1个或2个物体;能在1-3个物体的范围内进行按物点数;结合日常的生活情景或通过游戏等自然地引导宝宝体验和感受物体与物体地配对。
二、3-6岁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范围
(一)关爱、探究身边的有生命物质、探索无生命物质及其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二)关注、感受、探究身边的自然科学现象
(三)科学与数学有机结合,进而建构儿童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四)感受现代科学技术对人们生活的作用
(一)关爱、探究身边的有生命物质、探索无生命物质及其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1.动植物与环境及人们生活的关系
2.无生命物质与人、自然环境的关系
水、沙石土、空气
3.人体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二)关注、感受、探究身边的自然科学现象
1.多种多样的光
2.美妙的声音
3.感受冷热现象
4.探究、体验力
5.有趣的磁
6.电
7.奇妙的化学现象
8.感受季节的变化
9.天文现象
(三)科学与数学有机结合,进而建构儿童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1.掌握物体分类的方法,能对熟悉的物体进行分类,初步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探索“1”和“许多”及其关系。
3.通过实物操作、比较、游戏等方法来学习数…….
4.结合日常生活探索和认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5.能用各种方法进行量的比较,初步理解量的相对性和量的守恒。
6.结合日常生活学习空间方位和时间概念。
(四)感受现代科学技术对人们生活的作用
1.感受日常生活中的科技作品
2.了解、熟悉著名的科学家,感受、体验科学家的探索、发明创造的过程
3.增强儿童的环保意识,培养其环保行为
第三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内容选择的要求与方法
一、选择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基本要求
(一)注重内容的科学性,教育的启蒙性:幼儿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首要要求。
含义、要求
第一,科学启蒙就是要选择幼儿可以直接探索的内容,让幼儿通过自己直接的探索活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学科学。
第二,科学启蒙就是要选择幼儿可以理解的内容,将复杂、深奥的科学道理寓于简单、明显的现象之中,让幼儿通过具体的经验获得对科学知识的粗浅理解。
科学和启蒙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是不可分割的。
根据此项要求选择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几点做法:
1.对于0-3岁的婴儿来说,应选择他们直接看到、感受到的内容。
2.对于3-6 岁的儿童来说,要选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最熟悉的、易于理解接受的、能够直接进行探究和发现的内容来进行,并将儿童难以理解的科学现象、科学知识寓于简单的现象之中。
(二)与时俱进,勿忘历史民族文化
将反映时代发展的科学教育内容及时纳入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来,同时要有民族文化的内容。
根据此项要求选择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几点做法:
1.科学教育的内容应从身边取材、
2.要选择介绍科学技术发展过程的内容
3.积极引导学前儿童认识我国赋予民族特色的、具有代表性的物产。
(三)注重内容的系统性,和各领域教育内容的统整
含义:所谓系统性即内容应当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来进行。
与各领域教育内容的整合是要求我们在选择内容时,要从全局来考虑,要和其他领域的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行。
根据此项要求选择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几点做法:
1.根据学前儿童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选择内容
2.要灵活地选择科学教育的内容并和其他领域的内容相互配合。
(四)照顾科学教育内容的多样性与典型代表性
根据此项要求选择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几点做法:
1.要从广泛的内容中来选择
只有那些具有重要方法和方法论意义的知识经验才值得去重新发现。
事实性知识、平行性知识——用同一种科学方法形成的知识(如各类具体动植物形态知识)就大可不必去一一发现了。
原理性知识有更大的方法价值,它们是学者们运用一定的科学思维方法对感性经验加工得来的,如生物的进化及其对环境的适应则需要幼儿去重新发现(能在一定程度上体验到进化论这一认识生命本质的重要方法)。
沉浮;生物的进化;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植物如何生长;植物如何传播种子;能量的形式与守恒;自然力……
2.要客观地衡量所选内容的代表性
3.要全面与均衡地选择各部分内容
(五)地方性和季节性
含义: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选择应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季节特点,因地、因时制宜。
要求:第一,在选择教育内容时,要注重从当地自然和社会资源中挖掘和选择有价值的教育内容。如地方课程或园本课程
第二,结合当地、季节特点选择内容。比如认识石头的内容,山区的幼儿可以认识山上的大块石头,河边的幼儿则可以捡鹅卵石,南京的幼儿还可以欣赏雨花石。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具体方法
1.以季节为主线选编内容:以认识春夏秋冬季节为主线,将科学教育中与之相关的内容集中编排。
2.采用单元式选编内容:以类为单元组合教材,加强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纵横联系的方法。
3.以五大领域为依据选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内容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与要求
有奖励写回答共3个回答
瓦吉姆中国行
2019-08-07
TA获得超过10.5万个赞
关注
成为第1389位粉丝
1、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
3、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
4、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5、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6、从生活或媒体中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崇敬。
7、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