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天性眼球震颤 表现; 1视力减退:由于黄斑发育不好或因震颤引起的混乱不利于黄斑进行注视, 注视反射不能发展。 2物体运动感:视外界物体有动荡感,眩晕、恶心,呕吐,常把不动的物 体感觉为不停地往返移动。 3歪头现象:先天性眼颤会伴有歪头现象,以便获得更好的视力。这样会影响儿童发育,致使面部发育不对称。 4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多为冲动或水平性,注视时更显,无明显器质 病变。视力下降多为物像震颤所致,因此在慢相方向某一区内可出现震颤减轻现 象,即休止眼位时此处可明显提高视力。 5代偿头位:头转向眼球震颤常伴有先天性白内障或白化症等,有明显的 视力障碍,震颤的形式多为速度相等的摆动性、水平性震颤。
2.先天性眼球震颤的治疗; 1物理疗法 双眼同向/异向三棱镜光学矫正、Anderson-Kestenbaum术矫正中间带和代偿头位、人工外展术促进集合抑制等 2手术治疗 主要是改善代偿头位和或提高双眼视觉质量两个方面。切断 眼外肌 或者注射肉毒杆菌毒素 , 这个效果基本是立竿见影的 , 很明显可以看到眼球震颤的速度减慢了, 但是它影响了 正常的生理性眼球运动 , 增加了眼神经的负担 一段时间之后 , 眼球震颤的速度可能比没做手术之前更快。 3中医辩证施治 因是先天性,与此相伴的是视力低下。从中医的角度看,震颤属血虚生风,故云“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肝藏血、脾统血,所以肝经、脾经的运行状态,与震颤疾病有关。震颤现于眼球,且是先天性疾病,则病起肝、肾两经。综前所述,虽然十四正经皆通于目,但是针对眼球震颤疾病的中医治疗,所考虑的调理重点是肝、脾、肾三经。从临床经验看,处于视觉发育和神经系统发育正在进行时的眼球震颤患者,经中医“镇静止颤汤” 治疗,可以获得视力提高、眼球震颤幅度减弱、震颤频率减小,亦有个别的可以治愈。6岁以前视觉发育和神经系统发育完成了80-90%,所以6岁前是采取中医治疗的最佳时机,而且年龄越小,效果越好。视觉发育和神经系统发育还会一直延续到大概25岁,所以25岁就成了一个关键的时间判断点,一旦过了这个年龄,人体的视觉发育、神经系统发育基本完成,除了一些发育较晚的少年还可能有效外。成年后治疗效果会比较差些。但是坚持用药也是可以有所恢复的。
孩子患有先天性眼球震颤,应该及时带孩子就医,以免耽误病情。就目前症状来看,通常是由于先天发育不良导致的眼球震颤,一般治疗效果不好。缓解方法,佩戴合适的近视眼镜,平时要注意休息,合理用眼,控制手机,电脑,电视等精细用眼的使用,多看远处,多参加户外运动,预防近视度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