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联合国安理会开会讨论苏伊士运河危机问题。会上,英法要求埃及承认“国际管理制度”和“使用国协会”特权,但遭到苏联和南斯拉夫代表否决,从而使18国方案和“使用国协会”均告破产。
这样,苏伊士运河危机爆发两个多月来,经过三国外长谈判,三次伦敦会议和安理会的讨论,英法一再遭到挫败,逐渐陷于孤立。
特别是美国的表现,使艾登认为英国“除使用武力或默认纳赛尔胜利外,没有第三条道路可走”。法国比英国更热衷于武力解决,认为谈判陷入僵局会更有利于它联合以色列进攻埃及。
10月14日,英法提案在安理会遭到否决。16日,艾登和劳埃德飞到巴黎与法国总理摩勒和比内会谈。艾登向法国人明确许诺:以色列进攻埃及时英国要介入,法国把会谈的结果告诉了以色列,要点是:埃以开战,英法将要求埃以均撤离运河区,如一方拒绝,英法将为保证运河畅通而进行干涉。
10月22日,以本·古里安为首的以色列代表团、以摩勒为首的法国代表团和以劳埃德为首的英国代表团在巴黎西南郊的塞夫勒举行决策会议。各有考虑的英、法、以3方在反复讨价还价之后,最终达成协议。
按照部署,拉斯拉夫准将指挥第77集群突向北部海岸公路,沃拉赫上校指挥中路集群负责西奈半岛中部的作战,沙龙上校指挥的第202空降旅负责西奈半岛南部的作战,第9旅负责进攻沙姆沙伊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