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美德
出自:《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
原文:“每念百姓力少役多,夙夜存心。道路但当期于通利,闻乃挝捶老小,务崇脩饰,疲困流离,以至哀叹,吾岂安乘此而行,致馨德于宗庙邪?”
释义:我每每想到百姓们人力不足而徭役太重时,总是深感不安。道路只要修通就可以了,但听说已催逼老少民众昼夜劳作,而且极力装修,致使百姓苦不堪言,民怨四起。这怎能令我安心乘车通过这条道路,到先帝的宗庙中去表现自己的孝行和忠诚呢?
扩展资料:
美德指美好高尚的品德。在人格心理学内,美德的概念是指:凡是可以给一个人的自我增添力量的东西,包括力量,勇气,自信等,都可称之为美德。在积极心理学中,美德是性格优势的上位概念,不同的性格优势可以汇聚成不同的美德。研究发现,中国人主要存在三大美德优势,分别是:人际美德、谨慎美德和活力美德。
在人格心理学内,美德概念是指:凡可给一个人的自我增添力量的东西,包括勇气自信,乐于助人等,是至善至纯至高人性的结晶。
在社会潜意识里,美德是一种大众所推崇的高尚道德行为,它主要提倡一种自制的、积极的态度。
道德感是美德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它更多地显示出一种人类对他人、自然、世界建立有意义的联系的强烈意愿,世界上所有具有过重大贡献的,无一不是具有良好美德的人物。
而美德从字面意思来理解的话,也可以看作是使人更美的品德,人们因为具有美德而显得更加帅气、更加漂亮。
美德是一种从内而产生出的力量,当一个人心中充满着对世界的爱,以及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对时间与万物的珍惜时,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美德。
它是我们每一个人内心最深处的东西,人人都可以具有美德,而当一个人具有美德的时候,看起来就会更年轻、更有活力,为人也更亲切,美德除了能使我们看起来更美以外,也能使它的拥有者更加幸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