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肉火龙果易栽易管、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极低风险等特点,发展前景广泛,是亚热带地区的优质产业化项目。
1. 整地搭架 火龙果喜温暖、怕霜冻;喜强光、较耐荫;喜湿润、耐干旱、忌积水。对土壤的适应性广,以排水良好、土层肥沃、疏松透气、有机质丰富的壤土为好。火龙果须搭架栽培,架高以高出地面140~160厘米,方便修剪授粉采果等操作为宜。按行距3.0米×柱距2.0米的规格,每亩种水泥方柱111根。水泥柱长度180~210厘米,宽度10厘米。在距柱顶部5~10厘米处各留一直孔(直径约1.3~1.5厘米,供直径12毫米的钢筋条穿过),孔呈十字交叉,以供安装十字钢筋架和轮胎橡胶圈,用于支撑枝条树冠。每根水泥柱四周种4株果苗,每亩种444株。
2. 定植 定植前,每柱种植穴施腐熟有机肥5~10 公斤,钙镁磷肥1.0公斤,回土拌匀填平地面后盖一层10厘米左右的土,整成高于地面10 厘米的土盘。待土盘下沉后,开始种植。种植时间为3月至11月,适期为3月至5月。将果苗种于土盘上,尽量使果苗的顶部贴近水泥柱,定植深度约为5厘米。栽后浇足定根水,有条件的地方,宜用干草谷壳花生壳等覆盖树盘。
3. 幼龄树管理
3.1 肥水管理 定植后,要保持树盘土壤湿润。施肥以勤施薄施为原则,新梢长出20厘米左右转绿后开始淋施稀释10倍的腐熟粪水或花生麸水。以后每月施用1~2次,至11月下旬以后,植株生长缓慢时停止施肥水。冬至前后每柱施用10 Kg腐熟的混合有机肥加0.25~0.5公斤复合肥。
3.2 病虫防治 定植后每月喷洒一次杀虫剂农药防治蚂蚁、毛虫、蜗牛、介壳虫等,以防虫吃生长点而停止生长,要在植株基部撒石灰、火灰或用毒饵诱杀等防止蜗牛、蛞蝓危害。出现枝条黄化或腐烂的斑点或枝条,要在天气晴好的时候及时剪除发病部分,剪口涂杀菌剂保护。剪下来的枝条要清除出园外销毁。
3.3 枝蔓管理 幼苗上架前,仅仅保留一个主蔓,将其余侧枝萌芽剪除。用布条或绳子将主蔓绑缚固定于水泥柱上,每隔30厘米左右绑一道,引导主干贴紧水泥柱往上生长。当长至接近柱顶时,将顶端嫩芽剪断,即打顶摘心,促进分枝。此后任分枝伸长下垂至自然停止生长或待其生长至距离地面约40厘米处时进行打顶。长度为100~120厘米,浓绿饱满下垂的枝条,是优良的结果枝。
4. 第二年以后的管理
4.1 肥水管理 火龙果根系浅,提倡将草剪短或地表铺干草、稻壳等以抑制杂草生长。遇较连续七天晴天无雨的天气时,应立即灌水。以下时期应主要灌溉保持土壤湿润:发芽前后至开花期、新梢生长、幼果膨大期、果实迅速膨大期、采果前后。雨后应及时排除园内积水。
每年12月份每亩施堆沤发酵过的有机肥3000公斤+花生饼30公斤+钙镁磷肥50公斤+硫酸锌2公斤+硼砂或硼酸2公斤。全年追肥分4~6次进行,自3月份回暖开始,每隔1~1.5月施一次,每次每柱施复合肥0.20公斤,加有机肥10公斤。沿树冠滴水线挖宽约20厘米,深约10~20厘米的环形沟,接着将肥施入沟内混匀,最后覆土。追肥的次数和用量可根据枝条形态变化做适当增减,一般结果期间,若出现枝条逐渐呈现干扁形态,即意味着追肥量不足,应加强追肥量或追肥施用频率。
4.2 花果管理 火龙果一般从定植第二年开始投产,但当年不可让植株结果过多,以免影响营养枝抽发,大大影响次年产量。火龙果从5月份开始每隔15~20天开一批花,结一批果。管理好的果园每年可开15批花,产期集中的也有4批次左右。
每批花现蕾后7~8天,进行人工疏花,每条结果蔓只留1~2个生长正常饱满的花蕾。开花时,于晚上9
具体的养殖方法如下:
1,扦插苗:,
扦插时间以春季最适宜,插条选生长充实的茎节,截成长375px的小段,待伤口风干后插入沙床或直接扦插在支撑架下和水泥柱侧边。扦插的以后不需要浇水,保持土壤的干度。10天以后开始浇水。约15-30天可生根,根长到3-100px时移植苗床。
2,嫁接苗:
选择无病虫害、生长健壮、茎肉饱满的“量天尺”做砧木,于晴天进行火龙果嫁接。将火龙果茎用刀切平面,把接穗插入,对准形成层,用棉线绑牢固定,在28-30℃条件下,4-5天伤口接合面即有大量愈伤组织形成,接穗与砧木颜色接近,说明二者维管束已愈合,嫁接成功,而后可移进假植苗床继续培育。
转基因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