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关键词
题目
正文
大概是这样吧~~
来篇别人的论文
和谐:儒家文化孕育的民族精神
摘 要 儒家文化注重追求和谐,这种和谐包括了身心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及协和万邦的内容;在达到和谐社会的途径问题上,孔子提出了“富之,教之”的理念,强调道德教育对于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儒家道德教育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这十二个字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厚德载物”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是我们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别是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资借鉴的思想财富。
关键词 和谐 儒家文化 道德教育 核心价值观
课题: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儒家伦理与美德伦理》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美耶鲁大学的演讲时指出:“中华文明历来注重社会和谐,强调团结互助。中国人早就提出了“和为贵”的思想,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向往‘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今天,中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实现物质和精神、民主和法治、公平和效率、活力和秩序的有机统一。”可以说,只有具有深厚儒家文化底蕴的中国领导人,才可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这样的命题。深入探讨儒家文化重视追求和谐的思想,对于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
一、儒家文化:和谐的教育
“和”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儒家文化注重追求和谐,本身是一种和谐的教育。而这种和谐包括了身心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及协和万邦的内容。在身心和谐方面,孔子提出“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所以培养坦荡荡的心胸开阔、仁民爱物、“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人”的君子就成为实现社会和谐、天人和谐的基础。因此,儒家的经典《大学》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次序。强调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不仅一个个体的尊严来自于他符合道德的行为,而且每个个体的道德修养才是构建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石。正如整个身体的健康迹猛和谐来自于身体的各个器官之间的协调运作,而社会的和谐来自于作为社会最基本的组织的家庭的和谐;而每个器官的健康来自于构成器官的每个细胞的健康,因此,家庭的和谐来自于家庭中每个成员个体良好的道德修养。
在人际和谐方面,孟子总结人类社会中人伦关系的发展规律,得出了要实现社会和谐的人伦关系所必须遵循的规律和道理,提出了著名的“五伦”学说, 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的人伦大道。也就是说,父子之道是应当循着自然的亲情的方向发展、并且使这种自然亲情保持一生,因此儒家提出了“父慈子孝”的道德要求;君臣之间(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以“义”相处,因而提出了“君仁臣忠”的道德要求,意思是说只有领导者对被领导者有仁爱之心,被领导者才会尽心尽力地完成领导者交待的任务,在这方面,孔子说:“君侍臣以礼,臣侍君以忠。”(《论语•八佾》)孟子继承并发挥了这一思想,他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姿磨桥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夫妇有别”是指夫妻对于家庭的职责有区别,即丈夫负责家庭的经济收入,而妻子承担着教育子女的职责,因而提出了“夫义妇德”的道德要求;“长幼有序”是指一家兄弟姐妹的出生有一个自然的次序,这个次序也是不能颠倒的,根据这种次序而提出了“兄友弟恭”的要求;“朋友有信”讲得是人在社会上与平等的主体相交往时,应当以诚信相交。在这五种伦理关系游颂中,儒家没有抽象地谈论所谓的平等,而是根据客观实存的伦理关系的实际特征,明确了处于不同关系中不同地位上的责任特征。只有这些人都主动承担了相应的责任,这些人伦关系才可能和谐。这五种人伦关系,在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都是最基本的五种伦理关系,只有这五种基本的伦理关系处理好了,这个社会的人伦关系才可能是井然有序的。
在人与自然和谐方面,儒家很早就认为,人是大自然运行的一分子,人应当顺应宇宙发展变化的规律和秩序。这集中表现在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其基本涵义是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的统一。这一思想溯源于《易•乾卦•文言》,它写道: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段话的基本精神是:天(大自然)的运动有一定的规律性,人的活动也应有一定的规律性,必须在不违背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争取最好的结果,以保持人与大自然的协调一致、和谐统一。只有顺应以和谐为特征的宇宙秩序和发展规律,保护大自然和生态环境,才会减少或避免天灾人祸,最终有益于人类自身。反之,如果破坏大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如天灾频发、瘟疫流行等,使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因此,在儒家关于天、人关系的思想中,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孟子》),因人成事,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顺应自然,与自然相通相依,协调一致,和谐共处,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以“天人合一”为代表的儒家传统文化始终关注于人与社会、自然的协调,并以看待“人”的眼光审视、关怀自然万物。这种精神所代表的是一种涵盖社会和自然的人文主义。它与西方那种反自然、反神学的个人式的人文主义有较大的差异,与那种注重人与自然的对立,注重人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忽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的理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提倡天人合一,万物一体,民胞物与,认为人和自然万物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因此,培养美好的德性,使人对他人、对环境常常心存爱护的善意。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内与外的统一,即净化人心与净化环境的统一,才能从根本上巩固环境保护的成果。
在协和万邦方面,儒家道德的核心价值观是仁。对仁德的培养建立在对父母的孝与兄弟的友悌的基础之上,并把这种爱推及到对社会大众的身上去,因此仁爱之心向上提升,就是互爱,而互爱向上提升就是互助(即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互爱互助再向上提升就是 “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世界”。深受儒家和谐观念影响的中国人,在历史上从来没有首先主动发动过侵略战争。诚如池田大作先生所讲的:“与其说中国人是有对外推行征服主义野心的民族,不如说是在本质上希望本国和平与安泰的稳健主义者。实际上,只要不首先侵犯中国,中国是从不先发制人的。近代以来,鸦片战争、中日战争、朝鲜战争以及迄今和中国有关的战争,无论哪一次都可以叫做自卫战争。”[1]
中国自古就有建设和谐社会、提倡协和万邦的传统,这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时必须加以借鉴的宝贵财富。《礼记•礼运》就对儒家所追求的和谐社会做了这样的描述:“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样的社会是非常美好的、令人向往的社会,那么通过什么途径才能实现这样的和谐社会呢?
二、“富之,教之”: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
《论语•子路》记载了孔子与其弟子冉有的一段对话,从中可以得出孔子对于实现和谐社会的途径的基本看法: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这段话讲到,孔子到卫国,冉有替他驾车子。孔子说:“好稠密的人口!”冉有道:“人口已经众多了,又该怎么办呢?”孔子道:“使他们富裕起来.。”冉有道:“已经富裕了,又该怎么办呢?” 孔子道:“教育他们。”
孔子“先富后教”的主张在孟子那里得到了发挥,孟子说:“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乐哉?”(《孟子•梁惠王上》)
可见,在儒家那里,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实现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2006年10月,党的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强调,“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可以说,这一思路与儒家实现和谐社会的途径基本上是一致的。孔子从来没有否认过人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例如他曾经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意思是说,发大财,做大官,这是人人所盼望的事情,但是“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意即不是通过正当的方法去得到它,君子不接受。可见,孔子所反对的仅仅是那种不符合道义的利益追求。这一点,在孟子那里表现得更为明显:
彭更问孟子道:“跟随您的车辆几十,跟随的人几百,由这一国吃到那一国,您这样做,不也太过分了吗?”
孟子答道:“如果不合理,就一筐饭也不可以接受;如果合理,舜接受了尧的天下,都不以为过分——你以为过分了吗?”[2]
虽然孔孟不反对追求利益,但是孔孟也看到,仅仅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对于实现和谐社会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会自然而然地带来道德的进步和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因此孔子认为,在人们的生活富裕之后,必须“教之”,即应当重视对人们伦理道德的教育,使他们明了自己所处的人伦关系以及相应的道德要求。孟子也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所以,社会和谐与否,不仅仅取决于物质生活的丰富,而更在于人心的善良和行为的正当,即古人所谓“人心正则国治,人心邪则国乱”。因此,要达到社会和谐的目的,就必须在发展经济、重视制度的建设的同时,重视品格的培养和人心的治理。否则就会出现,经济增长了,人们富裕的,但是骄奢淫逸之风也就随之而来了;科技发达了,技术进步了,但是它对社会潜在的危害也更大了;法律完善了,机制健全了,但是人却越来越没有羞耻心了。这是因为,法律仅仅能够惩治恶的行为,但是却不能培养出人的爱心、同情心和团结互助的品质。因此法治社会可能是秩序井然的,但也可能同时是冷漠无情的。因此,在实现和谐社会的途径上,儒家坚持了孔子所提出的“道之以政,齐之以礼,民免而无耻”的主张,特别强调了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孟子也说:“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孟子•滕文公上》)在孟子看来,这些都是构成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这一点,也被中国历代王朝所接受,成为治理社会的重要手段,为传统中国社会的安定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也能够为中国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中国提出“和谐社会”的理念,之所以能够深入民心,具有很大的亲和力,与中国传统文化积淀在人们心底的这种社会心理是分不开的。
既然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就必须树立和提倡明确的道德观念,树立明确的荣辱观、道德观和价值观,为全社会提供统一的是非善恶美丑的价值标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信仰的国家,在她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既能够保持各民族大团结的统一局面、又能不断融合外来民族并充分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就是因为中国传统社会秉持了儒家所提倡的“和而不同”、“不同而一”、“理一分殊”的理念,在全社会提倡了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等为核心的共同道德规范,而且这些道德规范能够为各个民族、各个宗教信仰的人们所认同,成为全体人民普遍奉行的价值观,形成了全社会判断是非善恶美丑的统一标准,因而没有出现如墨子所讲的“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墨子•尚同》)的情况,更没有出现当代西方社会出现的“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现象。这些道德规范的确立,也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乃至宗教教育确定一以贯之的价值取向,并成为法律规则设计、制度安排的内在精神和价值灵魂。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必须概括形成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胡锦涛同志在耶鲁大学的演讲时提出:“科学发展的理念,是在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顺应时代潮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同样,要概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也应当实事求是,充分考虑到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结合中国古代“八德”的两种说法(即朱熹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和孙中山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联系中国当前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建设和谐世界的整体思路,我们建议,可以把新时期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十二个字,即:孝(孝亲尊师)、悌(悌长敬贤)、忠(公忠尽职)、信(诚实守信)、礼(知礼守法)、义(公平正义)、廉(廉洁自律)、耻(知荣明耻)、仁(仁慈互助)、爱(团结友爱)、和(和谐和睦)、平(平等和平)。这十二个字的概括把道德精神和价值理想规范化,体现了“大道至简”、“道简易行”的特点,注意了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层次性,体现了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的特点,能够与中国传统美德相承接,符合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的规律;能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相统一,因而有助于树立民族自信、振奋民族精神,抵御腐朽文化的入侵。
从历史上看,因为中国人注重道德教育、注重“齐之以礼”、注重仁爱精神和荣辱观念的培养,所以才形成了举世无双的礼义文化,并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尊重和瞩目。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伟大精神的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她虽然饱经忧患,虽然灾难深重,但始终屹立不倒、不可征服,就在于她的人民受优良传统文化的熏陶,在血液中流淌着仁义的精神,在心灵的深处凝结着正确的耻感。前贤提倡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气节,激励着无数中国人为正义、为尊严而奋斗。
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看,凡是有代表性的和谐社区(如武汉的百步亭小区)、和谐街道(如广州的南华西街)、和谐企业(如天津钢管企业集团)、和谐村镇(如安徽庐江县汤池镇)等建设,无不体现、贯穿和渗透着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特别是安徽省庐江县汤池镇“构建中华传统美德示范镇”活动所取得的成就,更是引起了来自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2006年10月,以提倡道德教育而著称的庐江文化教育中心的蔡礼旭老师、李毅多博士、钟茂森博士应邀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巴黎总部的年会上围绕着儒家伦理及其当代价值等问题,结合汤池镇构建“中华传统美德示范镇”的活动,汇报了他们在传统价值观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显著成效,进行了整整一天的演讲,受到了来自全世界各国驻法使节、团体代表、专家学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秘书长以及法国重要官员的共同关注和一致好评。他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特别是在道德教育方面更是积累了五千年的经验、五千年的方法、五千年的智慧和五千年的效果,它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的巨大贡献是不容忽视的。汤池构建“中华传统美德示范镇”的经验,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通过道德教育改善社会风气的成功案例,增强了与会代表对道德教育的信心。同时,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也让那些致力于解决世界冲突、恢复世界和平、构建和谐世界的人们看到了希望和曙光。实践证明,这样的和谐村镇只有在中国特有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的熏陶中才可能形成。
一个没有自己伟大文化传统的民族,是可悲的,然而一个拥有、但不珍惜自己的伟大传统却要崇洋媚外的民族,是更可悲的。当人们在羡慕西方的经济发展和科技发达所带来的物质繁荣,而耻于谈论自己所固有的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时,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却是极其肤浅的。这正如一位年迈的老人,可以羡慕一个年轻人的生机与活力,但却没有必要因此而抛弃自己一生所积累的人生智慧。正如我们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而不是“民主社会”或“法治社会”一样,其之所以对内具有强大的亲和力、感召力,对外具有广泛影响力、震撼力,就在于我们尊重并发现了自己的优秀传统,并力图使这种优秀的文化传统对世界的和平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因而也受到了世界的尊重。因此,继承和发扬儒家文化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在全社会普遍提倡“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为核心的中国优秀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有助于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必将为我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同时也将为国际社会寻求解决世界冲突、维护世界和平、建设和谐世界的出路提供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