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驱逐舰和二战战列舰在10公里的距离交战谁赢?

2025-03-25 13:47:00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战列舰这种武器是大炮巨舰时代的产物,厚重的装甲和超大口径的巨炮是战列舰的王牌。从航空母舰出现以后,飞机对军舰的巨大优势就逐渐挑战了战列舰海上霸主的地位。而在反舰导弹等各种精确制导武器广泛装备以后,使用火炮作战的战列舰就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如果使用今天的现代化军舰,去对抗二战的战列舰,毫无疑问这会是一场一边倒的屠杀,现代化的军舰能在上百公里以外,用导弹彻底消灭对手。然而我们不妨做一个有趣的设想,就是假设战列舰和现代化的驱逐舰,在10公里的距离上互相发现对手并同时攻击,这样的话战事会如何进行呢?
 


二战战列舰的火炮射程一般在30公里左右,但是在实战的情况下,大多数交战都是发生在15公里的距离内,而80%的炮弹命中都是在10公里的范围之内。在10公里的距离上,战列舰可以有效地攻击现代军舰。而现代化的驱逐舰由于主要采用反舰导弹作为攻击武器,使用的火炮对战列舰的威胁不大,二战时期,各国的舰队级驱逐舰的火炮口径一般是在130毫米左右,二战以后的现代化导弹驱逐舰的主炮也大多在127和130毫米之间。

考虑到战列舰的装甲动辄数百毫米厚,因此驱逐舰上搭载的火炮,基本不可能对战列舰构成严重的威胁。因此现代驱逐舰和二战战列舰交锋时,火炮可以忽略不计。现代化的驱逐舰通常以反舰导弹作为主要火力。各国反舰导弹型号太多,就以美军普遍装备的鱼叉反舰导弹为例,这种导弹的最大速度为0.85马赫,通常的巡航速度为0.75马赫,大约是每小时900公里。

10公里的距离,导弹只需要不到一分钟就能攻击目标。在一切准备就绪的情况下,现代化的导弹驱逐舰可以通过导弹射击指挥仪,以2~4秒的间隔,在半分钟内将携带的反舰导弹全部打出去。即使是战列舰,在遭受这一轮攻击之后,至八成会失去了战斗力,接下来驱逐舰可以用鱼雷之类武器慢慢消灭对手。
 


相比之下,战列舰的巨炮一发就能对现代的驱逐舰造成严重伤害,但是他们几乎没有打中目标的能力。首先二战的战列舰命中率非常之低,根据战后的统计,战列舰主炮的命中率只有2%~5%。考虑到5%的数据是在极近距离内取得的战果,就以2%作为10公里处主炮的命中率。理论上说,战列舰需要发射大约50枚炮弹才能命中一枚。

更要命的是战列舰在攻击目标之前都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校射。二战时期军舰用火炮攻击敌人的方式,是首先用指挥仪测量出敌人的航向和航速,并且确定对方的具体位置,用这个数据作为初始射击诸元。随后用火炮对对方进行校射,根据炮弹的落点指挥仪逐渐的修正射击方向,直到对目标实现跨射,最后再进行齐射。
 


 在校射这一步骤完成之前,战列舰的主炮并不会像人类想象的那样一通齐射,而完成这一步是需要时间的。在战列舰能够完成准备工作之前,现代的驱逐舰早就有时间将战舰舰打得千疮百孔了。因此,即使战列舰和现代的驱逐舰在10公里距离遭遇,前者的胜利也是十拿九稳的。

不过,随着距离的进一步靠近,反舰导弹越近打得越不准,而火炮的命中率会逐渐加大,此时的优势又重新转移到了战列舰这边。而且,不能排除战列舰走了运,一发重炮炮弹直接打中对手的可能,毕竟战争的偶然性太多了。

回答(2):

当然是现代驱逐舰。毕竟现代驱逐舰的武器系统都比较先进。而且防御能力也特别强。

回答(3):

距离越近,战列舰优势越大,现代驱逐舰主要打先手,一轮导弹覆盖,命中率是非常高的,基本上战列舰完蛋了。但是战列舰的巨炮,300-400mm的主炮,驱逐舰也是受不了,基本上一发入魂,至于说驱逐舰的主炮一般在100mm左右,打上百八十发,就算全部命中,才有可能重创战列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