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应该培养孩子的哪些能力

2024-11-06 00:10:0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4jjGTbkxIXmsYQPffbd0KQ

提取码: q65p

回答(2):

一、健康生活能力

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二、社会交往能力

能主动的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到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三、保护环境能力

培养与周围环境的亲近感,并在与自然的接触中培养对各种事物、现 象的兴趣与关心;周围环境与自身的关联中,进行发现与思考,并将其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对周围事象进行考察、思考、学习,丰富对事物性质、数量、文字等的感觉。

四、语言能力

使儿童体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情时的快乐;学会倾听别人的语言及谈话,尽量说出自己所经历的、所思考的事,体会相互交流的乐趣;在理解日常生活所必需的语言的同时,多接触连环画与故事书等,并要经常与老师、小朋友相互交流。

五、表达能力

培养对各种美好事物丰富的感受力;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所感受到、思考到的东西,并体会其中的乐趣;培养对生活的形象思维,并感受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六、发现和应用科学能力

包括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运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前教育

回答(3):

‍‍

  1. 养成好习惯

    幼儿园里要学会不打扰别人,照顾好自己,欣赏环境等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干净卫生的生活习惯。

  2. 渴望阅读的求知欲

    对于孩子来说,书本和优质动画是他们学习的好材料,家长可以从引导孩子读绘本故事开始打开孩子对于知识的求知欲望,把绘本故事当成入睡前的仪式会让孩子更加尊重知识。

  3. 基本生活能力

    自己吃饭、穿衣,帮助妈妈打扫卫生、擦洗物品等,孩子的身体需要得到充足的释放和磨练,才能够培养出健康自信的品质。

  4. 社会观察和生存能力

    对社会的各行各业有一定的了解和观察,比如去医院打针、邮寄快递、买东西等,这些实际的体验会让孩子增加对生活的兴趣和适应能力。

  5. 自信

    对于幼儿来说,经常对他们做出的事情表达肯定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能够加强孩子的自信心,但是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切忌大声责骂,否则会极大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成人终日生活在时而夸奖时而责骂的氛围里,心里也是很不舒服的。应当就事论事心平气和地帮助孩子成长。

  6. 自我管理能力

    凡事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都应当让他们自行尝试,哪怕损失了一点金钱也要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只有在不断地尝试中孩子才能形成自我管理能力。


‍‍

回答(4):

1、培养孩子规则意识和执行的能力(健康生活—常规习惯) 进 了幼儿园,孩子学会了把玩具放回原处,学会了离开教室的时候,听老师的口令,学会了自控,知道老师讲故事的时候,不能随便在教室里走来走去,不能随意打断 老师说话。常规教育对幼儿来说实在太重要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自我约束及适应环境的能力。在不同的环境里才知道该做什 么,不该做什么,养成的好习惯会受益终身。 

2、培养孩子社交能力(语言能力—社会交往) 其实,许多3岁左右的孩子已经有一定的社交经验,幼儿园又为孩子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氛围,教他们怎样保持友谊,教他们在没有教师和爸爸妈妈帮忙的情况下自己怎样独立解决小伙伴之间的冲突。在幼儿园里孩子学会交朋友后,不仅会提高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对于孩子长大融入社会均有好处。 

3、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健康生活) 在 家里,爸爸妈妈看到自己的宝贝略微吃力地干一件事,总是会忍不住上去帮一把。但是在幼儿园里,老师不可能像爸爸妈妈一样对这么多小朋友做同样的关照,教师 会耐心的教孩子怎样做事、怎样照顾自己、怎样克服困难,这些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给了孩子相当的自信,这个观念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因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 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总有一天孩子会走出家庭,走向社会。 

4、培养孩子的综合学习能力(多元智能) 幼 儿园的教育内容涉及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过分注重 识字、算术等方面是片面的,也是不科学的,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开发他们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及创造力。其中语言领域的能力有语 言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非文字阅读能力;自然领域的能力有感觉、观察能力;艺术领域的能力有音乐、美术等方面的表现与创造力。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及目的 就是为了让幼儿在各个领域中学习并有所掌握。在对孩子智力开发的同时还要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从整体上提高孩子自身素质。 

5、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素质教育) 有 位革命家曾说过:要想学习好,先要学习做人。幼儿园的教育工作的原则是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因此不能忽视幼儿的社会属性。即他们的社会能力、品德行为方 式和对情感、情绪的把握。如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能解决活动中同伴间的纠纷,懂得爱周围的人,理解别人,培养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 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品德。 

6、培养孩子专注力 “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是幼儿的基本特征之一。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和专注力,对幼儿以后学习生活将会有很大的帮助,能受益终身。


回答(5):

我的回答只强调一个能力就是思维能力,没有思维能力,就轮不到谈其他的能力。
在中国一般不太注重孩子的思考能力,现在家长都一个劲地让学英语,其实如果我们只是想把英语当成工具,而非想达到native speaker的程度,完全没必要投入这么多精力学。
孩子思维的角度、深度、速度和精度,是我们非常需要关注的,在这方面我们一直没有意识。
有时候我们得意与孩子会珠心算和心算等,实际上哪些对思维训练并没有什么好处。
以下从一个学前教育专家周建新爷爷文章里转的,我觉得作为家长,可能最多也就能做到这种程度了。
1 多问孩子为什么?
有些家长时时刻刻都在做一个知识的普及者,恨不得看到一个东西或者现象就赶紧查百科全书告诉孩子。周爷爷我的建议是千万抑制住自己好为人师的兴奋劲,先问孩子:哎呀,这是怎么啦?为什么会这样啊?
把“看到——思考为什么”这个模式固定下来,训练成孩子的反应链,那么久而久之,孩子的动脑习惯就养成了。再加上鼓励他去找到答案,这个过程孩子学到的东西就非常多了。
为什么不着急让孩子去“知道”,而是让他去“思考”。随着孩子接触面的扩大,大部分只是会慢慢习得,没必要让孩子这么早就做一个百科全书, 相反,做一个“十万个为什么”将来的可能会更有出息哦。

2 做到三多三少
随着孩子长大,少买声光玩具,少买现成的玩具,少看动画片,多买些拼装玩具,多让孩子动手、多鼓励。

3 扩展阅读感受多样世界
市面上绘本有非常多,家长们可能会不知道如何选择。周爷爷个人建议可以这么做:
1)发现孩子的兴趣,为孩子搜罗此类绘本
如果孩子很喜欢小汽车,那么就可以把这类绘本买回来,孩子一定会看得不亦乐乎,对养成阅读习惯也很有好处。保护孩子兴趣是最重要的。
2)根据幼儿园教学或者节气变化,补充绘本
这样依赖不会和幼儿园的教学冲突,二来也能顺应时节充分了解到自然科学。比如幼儿园会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这类绘本搜集回来,帮助孩子充分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