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家庭如何保持爱的平衡?

2024-11-08 00:35:4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1(孤独心理: 由于弱势群体的家长常常一个人扮演双重角色,其权威性自 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弱势群体的学生在家庭里得不到父母离异前的那种完整、温馨的亲情,在学校里又容易受到同学们有意无意的歧视,社会传统的偏见和舆论往往使得他们抬不起头来,久而久之形成孤独心理,出现自我心理封闭、

1

自卑、忧郁、冷漠,甚至厌恶与他人接触与交往。这样就会长期处于一种压抑的状态,对身心不利,甚至导致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2(消极心理: 人的自我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步增强,弱势群体的学生 也不例外。他们一方面有争取自主独立的行动倾向,另一方面动辄想到自己不幸的家庭,情绪不稳定,容易感到愤怒、忧虑、恐惧、悲伤,消极悲观,对个人的前途缺乏信心。家庭的破碎,使孩子必须忍受失去父爱或母爱的痛苦,失去原本拥有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感到无助,甚至会对所处的环境产生愤怒的情绪。中学阶段正是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时期,其间孩子的情感非常脆弱,加上弱势群体的特殊情感的体验,给本来就已脆弱的心理蒙上了阴影。

3(逆反心理: 弱势群体学生经历了家庭变故的全过程,由于家庭原因使他 们对社会的认识会产生一些偏差,使这些学生对周围的陌生人或物变得敏感与怀疑,甚至压抑、焦躁。他们在生活、学生和工作中缺少知己朋友,与老师的相处也表现出一定的不合作,甚至反感,导致行为上的逆反。他们对老师的忠告或建议置若罔闻,对老师的批评认为是有意刁难,对老师的关心或体贴认为是虚情假意,常常表现出“你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的逆反情绪。

4(报复心理: 弱势群体学生由于家庭的变故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了伤害,他 们缺少良好的学习环境,无人关心自己的学习,大部分学习成绩较差,对学习的兴趣不浓,进取心不强,心中往往有种失落感。尤其是有些弱势群体的学生在家庭解体后,心理成熟比较早,他们看到别的同学在双亲的呵护下无忧无虑,心中的自卑、自怜、压抑、委屈、怨恨的心理就交织在一起,就有可能通过对他人对社会的报复来渲泄消极情绪,以求得内心的平衡。而这种平衡往往是以“自我牺牲”为代价。对于家长不负责任,听之任之的行为,相当一部分的孩子往往会以厌学或逃学的方式进行报复。正是这种报复的行为,不仅使他们成为学习上的失败者而且逐渐成为思想品德的不良者。上课不守纪律,不专心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抄袭作业更是家常便饭,甚至根本不做作业。更有甚者,不愿听老师的教育,顶撞老师。

回答(2):

特殊家庭子女由于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原因,在学习、行为、社会适应等方面产生了许多新的令人深思的问题,是学校落实素质教育的难点之一。因此如何帮助这些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既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本课题试以我校为例,就特殊家庭子女的心理特点,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的重点、原则,及由此引出的心理教育的几点思考作一些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特殊家庭,心理问题,对策研究
本文所述的特殊家庭子女,主要是指那些单亲子女、离异子女、特困子女等特殊学生群体。这些孩子由于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原因,在学习、行为、社会适应等方面产生了许多新的令人深思的问题,是学校落实素质教育的难点之一。因此如何帮助这些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既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本课题试以舟山市私立开元中学为例,就特殊家庭子女的心理特点,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的重点、原则,及由此引出的心理教育的几点思考作一些阐述和分析。
一、特殊家庭子女的心理特点及成因分析
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曾有一句名言:“幸福的家庭往往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通常,幸福的家庭应是一个完整的家庭,孩子既有父爱,又有母爱,形成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但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使离婚率、犯罪率、失业率较高,很多正常家庭的格局被打破,产生了较多的离婚家庭、单亲家庭、寄养家庭、分居家庭、残疾人家庭、特困家庭等多种特殊家庭。我国自1995年以来,离婚对数突破100万,离婚率突破10%。据全国妇联统计,中国离婚家庭中有67%的家庭有孩子,这意味着,大量的孩子因为父母婚姻关系破裂而成为特殊家庭子女。有关调查材料还显示,我国有14%的中小学生有心理障碍,其中尤以特殊家庭子女为甚。这些特殊家庭的孩子不能象正常家庭孩子那样,同时拥有双亲的爱,造成爱的残缺,过早地承受了人间悲欢离合的滋味,其性格、情绪和社会性的发展受到压制或扭曲,影响了孩子正常健康成长。
开元中学地处舟山海岛,不少学生的父亲从事捕鱼、海运等行业。由于近几年海难事故、交通事故较多,一些学生的父亲遇难,再加上几年来离婚率仍旧较高,致使不少学生家庭成为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特困家庭。据调查,2003年开元中学713名在校学生中,来自特殊家庭的有86名,占学生总数的12%以上。其中一个班级54个学生中有15个是特殊家庭子女,占全班学生数的27.8%。通过观察、谈话、问卷、家访等调查分析我们发现,这些特殊家庭子女在心理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消极心理
人的自我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步增强,特殊家庭子女也不例外。他们一
方面有争取自主独立的行动倾向,另一方面动辄想到自己家庭的不幸,情绪不稳定,忧虑,消极悲观,对前途信心不足。中学阶段正是生理和心理发生变化的时期。这一时期,孩子的情感非常脆弱,加上特殊家庭子女特殊的情感体验,给本来就很脆弱的心理又蒙上了阴影。因此这类学生消极情绪明显,常感到自卑苦恼,怀疑自己的能力。学生蒋某因父母离异,母亲改嫁,觉得生活没意思,学习无精打采,不求上进,每天和不爱读书的同学混在一起,惹是生非,把老师的话当耳边风,对自己的前途抱无所谓的态度。该生高一录取时成绩在班上属中等,后来由于这些消极情绪而退到倒数几名。
2、孤独心理
由于特殊家庭的家长常常一个人要扮演双重角色,其权威性自然受到一定程
度的影响,孩子认为少了一个能理解自己的人。同时特殊家庭家长本身心理上就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稍不如意就大发脾气,使孩子感到很委屈,内心的情感不能向父母倾诉,又不愿向老师和同学诉说,久而久之形成孤独心理。经过调查,我们发现性格内向、不合群的学生中特殊家庭子女占到80%以上。这些学生大部分不愿意与正常家庭子女交往,而愿意和有着相同或类似经历的同学相处。他们紧紧地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与外界进行交流,变得越来越内向、胆怯、离群,这样就会长期处于一个压抑的状态,对身心造成不良影响。久而久之,就可能导致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学生翁某,父母离异后各自重组家庭,他感到自己成为“多余人”,故而越来越沉默,越来越孤独,不仅学业成绩下降,而且把兴趣转移到看武打、怪异小说,为排遣孤独感,他经常给同学发短信恶意骚扰他人,致使一女生被气得送医院。
3、逆反心理
特殊家庭子女经历了家庭变故的全过程,由于家庭原因使他们对社会的认识
产生了偏差,这些学生心中变得敏感,甚至压抑、焦虑,对周围产生了怀疑。他们的知已朋友很少,与老师的相处也表现出一定的不合作,甚至反感,导致行为上的逆反,表现为“你要我这样,我偏那样”的情绪。如李某,原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后来由于第三者插足使父母感情不和闹离婚,本来开朗活泼的她变得非常敏感,象一只刺猬,心理上对父母、老师、同学产生了不信任、厌恶和消极的对抗情绪,以至于开始早恋,经常逃学、撒谎,甚至夜不归宿,最后成绩一落千丈。这与其性格孤僻,心灵压抑所导致的逆反心理密切相关。
4、报复心理
特殊家庭子女由于家庭变故给他们造成了心理伤害,他们缺乏良好的学习环
境,无人关心自己的学习,大部分学习成绩较差,对学习的兴趣不浓,进取心不强,而且心中往往会产生失落感,自卑、自怜、压抑、委屈、怨恨的心理交织在一起,就有可能通过对他人、对社会的报复来渲泄不满消极情绪,以求得内心的平衡。而这种平衡往往是以“自我牺牲”为代价。对于家长不负责任的行为,相当部分的孩子往往以厌学的方式来进行报复。这种报复行为,不仅使他们成为了学习上的失败者而且逐渐发展成为思想品德的不良者。上课不守纪律,不专心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抄袭作业,甚至根本不做作业。有的还不听老师教育,甚至顶撞,对着干。
这些特殊家庭子女心理上之所以有上述特点,是有其主客观原因造成的。
一是特殊家庭的影响。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父母对孩子心理、性格的影响力是极大的。孩子的性格和行为往往带有家庭的影子。孩子出了问题,家庭因素不可忽视,“问题孩子”往往出自“问题家庭”。由于家庭正常结构的破坏,如父母早亡、分居离异,使孩子失去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家庭温暖,在心灵中留下深深的创伤,情绪不稳定,失去精神支柱和依托。父母的纠纷、离婚或缺失,使孩子产生过重的心理负担。这些都是导致学生心理异常的直接原因。
二是周围环境的影响。同学、亲朋好友对他们缺乏温暖、理解、关心,甚至辱骂、取笑他们,教师教育缺乏针对性,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会使他们的心理问题“雪上加霜”。
除上述两个客观原因外,学生自身的心理因素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内在原因。当外在客观因素与学生个体内因相互作用时,更会引起学生的心理矛盾(如冲突、压力、挫折),导致适应不良,就更会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实质性影响。如果这些心理矛盾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调适和解决,学生心理将会健康地发展,反之则会引起心理异常。
从上面的分析可见:特殊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有其特殊性,我们对他们的教育就要从这些特殊性出发,有的放矢。学校教育必须帮助学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并积极帮助他们改善外部条件,营造适合其健康成长的氛围。
二、特殊家庭子女心理教育的重点和原则
在学生群体中,特殊家庭子女往往言寡语少,性格内向,不善交往,不大引人注意。其实这些孩子也跟其他学生一样盼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心。他们的心理常处于压抑之中,而压抑隐含着更强烈的需要。他们的性格常处于内向状态,而内向隐蔽了他们可能更为丰富和复杂的内心世界。他们惧怕交往,但渴望交往,而实际上得不到正常交往,为此,处于经常的苦恼之中。失落离群感和心理压抑感阻滞了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转化“特殊家庭子女”和关心优等生、转变“后进生”一样重要,在转化过程中,可以使我们形成一个更加和谐,朝气蓬勃,色彩绚丽的学生群体,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因此,我们要积极创造、不断探索,寻求出特殊家庭子女教育的方法,特别是应抓住的重点和应遵循的原则。
特殊家庭子女个性的转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根据我们以往的做法和体会,在对他们进行教育转化过程中要抓住一个重点,遵循三条原则。
一个重点即情感的投入。情感联系是师生心理关系的重要原则。特殊家庭子女不善交往,平常难以与人建立亲密的关系。真挚的情感能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使他们体验到交往的欢乐。教师应自觉地关心他们,积极主动地增加与他们的交往,设法让他们在集体中得到一定的地位,起一定的作用,打破其默默无闻的局面,扩大其在师生心目中的影响。真挚的爱定能给“特殊家庭子女”染上绚丽的色彩。学生沈某是一个父母离异的女孩,平时行为懒散,自觉性差,抄袭别人作业,上课思想不集中。在家访中,我们看到她家中没有一件像样的电器,她和外婆生活在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昏暗的房间里,生活非常艰苦。在这种环境中的她已养成了一种自卑的性格,不轻易和同学讲话。要把她从自卑的世界中释放出来,扬起生活的风帆,教师就得用真情去感化她的内心的冰冷,从细微处去关心她的学习和生活。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爱抚的动作,一次诚恳的表扬,一个会心的微笑,都会在她心里激起层层浪花。针对她爱好文学的特长,在全校征文比赛时,我们就积极推荐她一显身手。在学习上,通过“一帮一”结对子互助活动,帮助她解决功课上的薄弱环节。生活上师生们经常向她嘘寒问暖。在班集体里,她能感受到自己不幸之处,又特别幸运,让她也体会了生活的乐趣。一次次的关心和帮助,换回了她的点滴进步:上课能专心听讲了,学习努力了,也关心班集体了,还被同学选上了组长。
三条原则是:
1、转化的整体性原则。“特殊家庭子女”的特征之一是不善于交往,独处独往。教师对他们进行教育时,消除其孤僻、畏惧心理十分重要,而同时培养其勇敢坚毅的积极个性也同样重要。我们必须注意转化的整体性,加强对其心理障碍的整体治理,破和立要同步进行。朱某是一个痛失父爱的单亲家庭孩子。初一时学习成绩始终保持在全班前十名,但“天有不测风云”,初二时他父亲在一次海难中丧生,从此他变得萎靡不振,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针对该生的变化,教师一次又一次地找其谈话,鼓励其克服消极心理,勇敢地迎接明天的挑战。同时又发动全班同学关心他帮助他,让他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教师还多次家访,希望他母亲不要再一味地沉浸在失去亲人的悲哀里。作为母亲更要用积极向上的人格力量去影响他,要学会坚强。通过上述一系列工作,朱某同学终于又重新振作起来,积极地投入到班集体中,学习成绩又逐步上升了。
2、转化的时机性原则。中学生身心正处于发育之中,可塑性强,是进行心理性格优化,引导其良好正常交往的最佳时机。必须注意转化的时机性,抓紧平常有利时机进行合适教育。学生陈某,父亲因刑事犯罪被法办,他变得自暴自弃,目无组织纪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控力差,对集体漠不关心,对老师批评教育也不予理睬。这类学生之所以会成为今天这个样子,是因为生活在阴影下太久了,长期的心理压抑使他变得对一切都麻木不仁。对于这类学生的教育,教师尽量从感情上给他以照顾。在班级进行法制教育时,我们尽量避免类似他父亲的案例出现。在和他谈心时,也尽量在他面前不要提他父亲的事,要多给他关怀,多给他友情,并抓住有利时机进行教育。每当他有错时,或情绪低落时,教师和同学就认真及时地帮他分析;每当他作一件好事时,都给他以鼓励。如此,日复一日,不厌其烦,反复进行,学生进步了。
3、转化的综合性原则。特殊家庭子女个性形成原因来自多方面,并非完全来自学校,家庭教育、群体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必须注意转化的综合性,力求家庭、社会和学校的综合协同,合力转化。我们认为在多方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教育中,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续,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连接点,这三者各司其职,明确分工,坚持不懈,齐抓共管,共同哺育特殊家庭子女健康成长。学生王某父母亲都是残疾人,家中生活十分贫苦,他在学生中显得孤独、自卑,对学习缺乏信心。教师在家访中要求他父母对其进行“人穷志不穷”的教育,学校多次联系民政部门和残联组织,为其申报“低保”,社区也发动居民捐款献爱心资助其上学,并在寒暑假期间安排他参加勤工俭学活动,鼓励其刻苦读书,立志成才。在学校、家庭、社区的共同努力下,这个学生进步很大,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特殊家庭子女就像海面上行驶的一叶孤舟,如果舵手能正确掌舵引导,他们同样会避过惊涛骇浪,渡过暗礁险滩,安全抵达胜利的彼岸。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做好特殊家庭子女心灵上的舵手,使他们能茁壮地成长、成才。
三、特殊家庭子女心理教育的几点思考
特殊家庭子女的各种不健康心理的调适与解决,是一个涉及诸多方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时代的发展已使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深入研究特殊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自觉承担这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任务。针对特殊家庭子女的具体特点,从实际出发,更多地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改善有利于他们心理健康发展的外部条件,营造适合其健康成长的环境氛围。为此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 增强紧迫感,克服心理教育认识误区。
1、加强心理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
大量的研究表明,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的核心与灵魂,其他素质的发展都必
须以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中介。对特殊家庭子女而言,加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则更具有紧迫性和针对性。特殊家庭子女中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适应社会的日常行为中,都产生了许多新的令人不安的心理问题,这使他们将来很可能成为心理素质不佳,难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弱势群体的组成部分,他们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点帮教对象之一。特别应当注意的是,我们现在已逐步进入了信息网络时代,互联网的逐步普及已成为一把双刃剑,它既使学生获得了一个更广阔的认识客观世界的窗口,同时诸多不良信息的刺激也对他们正确世界观的形成产生许多负面影响。而特殊家庭的子女中的部分往往受到其严重的影响。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许多地区青少年生理发育有越来越明显的超前趋势,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则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加上法制观念、伦理道德观念的缺失,辨别是非能力的不足,以及生理本能诸多潜意识的相互矛盾,使他们较易对客观事物产生奇怪判断和结论。由这种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指导自己的行为,必然会做出种种有悖时代和社会需求的事情,从而也使源于心理健康问题而产生的种种不良表现呈现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存在决定意识,具体分析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根源、发展过程与不同特点,我们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完成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崇高使命,造就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2、克服心理教育若干认识误区。
目前在心理教育问题上存在的主要认识误区,首先是紧迫感不强。没有认识到不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会对其健康成长带来严重后果。其次是定位不明确。即把学生心理问题认定是道德问题。虽也不乏心理之说,然而并未予以普遍认同与重视,因此所提出的对策也就无法突破“爱”与“严”相结合的感化性教育。心理教育与德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个有特点的研究领域与具体学科,自有其特殊的地位与功能。倘若我们认识不到心理教育的特殊性,就不可能正确区分学生个体问题的性质与特点,就不可能认清该问题是法纪层面的问题还是道德层面的问题或主要是心理层面的问题,就不可能真正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到正确解决特殊家庭子女种种心理问题的正确方法。再次,在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上轻防范重补救。在以往单纯的德育感化性教育中虽也有不少教育工作者取得过不少令人惊喜的效果,但因为其并非是根本性的防治措施,而多是属于问题既成之后的补救性教育措施,而且其成功还往往更多依赖于教育者自身的人格魅力,因此纵然有收获也仅仅限于个案的经验积累而无法获得特殊家庭子女心理状况问题的根本性改观,成功经验的推广也因为受到教育者自身种种因素的制约而无法或很少成果化。此外,不少教育部门与学校领导误认为“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即一定就包含了心理健康教育。还有不少领导对建立一支心理教育工作队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具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不少教育工作者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从实际出发,因时因人而异对特殊家庭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成效。
(二) 领导要高度重视,加强心理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领导要高度重视心理教育研究领域。首先要关心帮助教育工作者提高
自身素质,能承担起特殊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以适应新时期的需要。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从事特殊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人,除需要具备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师德外,还需要重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及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即不仅要有敬业精神,要有爱心信心和决心,还要有良好的心态、较为广博的知识以及恰当的教育方法。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心理教育工作者本身心态上也出现许多问题,常见的具体表现有:对特殊家庭子女中产生的问题看表面现象的多,具体细致研究的少;一般教育就事论事简单解决的多,深入剖析消除心理疑惑的少;特别是事后补救多,事前防范措施少;再有就是教育方法与手段单一。因此领导与教育工作者都要注意给自己“充电”。要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握特殊家庭子女心理教育的规律,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法学、伦理学以及其他一切相关学科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因为我们现在的受教育的对象,自我的成人感有时很强,有的方面的知识并非我们想的那样狭窄,我们必须具备一定相关的知识,才能与之更好地进行思想沟通,同时也才能找到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并付诸行动。还要注意做到与时俱进,转变教育观念,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才能抓住教育的契机和能进行思想沟通的关键点,达到较好效果。
(三) 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讲究教育方法。
首先,要搞好调查研究。搞好对特殊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学生的
实际出发,为此必须进行广泛的调查模底工作,建立特殊家庭子女心理健康问题档案,以备根据特殊家庭子女的不同家庭情况,不同个性心理特征,常见问题的性质与表现,确定预防方案与帮教措施。在预防方案的制定上,要特别注意学生常见的容易出现问题的时空与其他具体环境及早防范。在问题出现苗头时,及早警惕,及早采取应对措施,防微杜渐,及早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其次,心理教育要有针对性。我们要特别注意分清特殊家庭子女问题的个别性质:主要是法纪层面的问题,还是道德层面的问题,还是心理健康层面的问题,还是道德与心理方面兼而有之的问题。不同质的问题的判断不仅能使我们认清其阶段性的特点,也有助于我们确定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正确做法。以特殊家庭子女中产生的性心理问题为例:有的特殊家庭子女往往由于种种原因得不到更多的关爱,转而向家庭以外寻找感情寄托与思想交流的对象,甚至很快找到异性朋友。在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性罪错”之前,我们的判断不应过早定位于道德品质问题,而应主要定位于心理健康问题。准确的定位才能使我们正确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工作。对他们着重进行性心理、性道德、性生理教育,才能使学生悬崖勒马,解除他们种种心理疑惑,产生较好的教育效果。
再次,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特别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隐私权。要关心他、爱护他、理解他,要让学生对你产生信赖感,愿意与你进行思想交流,为此必须深入了解不同年龄段的特殊家庭子女的个性及心理特征,具体分析产生这些特征与表现的原因,才能找到与之进行思想沟通的关键点,从而抓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教育者的亲和力与“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解惑方法,能使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受教育者的心灵中去,也才能避免泛泛的德育灌输。我们心理健康教育有时必须引起受教育者内心产生激烈的思想矛盾冲突,心灵产生剧烈震动,才能使他们学会辨别是非善恶,学会考虑事情的后果,学会反思自己的行为,学会选择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促使其自觉规范自己言行的目的。同时在预防阶段或问题出现的苗头阶段,我们心理教育工作者还要将自己定位于“心理健康员”与“心理健康咨询员”。这样的定位将决定你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法,也会决定你的其他行为准则。例如它将时刻提醒你坚持以人为本与尊重隐私的原则。没有这个限定,咨询者与被咨询者之间决不可能达到思想沟通。咨询者对被咨询者缺乏起码的信任,被咨询者也就不可能了解全面准确真实的各种信息,也就不可能提出任何有益的咨询建议。

回答(3):

这个问题是处理家务事要大度不要鸡肠小度,互相尊重和理解,互相体量互相帮助,处理家务事要公平互相献爱心。

回答(4):

特殊家庭一般是男人充当调停的作用,不能偏袒一方,只能在中间充当润滑剂不能激化任何一方的矛盾

回答(5):

经常会有邻居开玩笑说:“你的妈妈把你的弟弟或者妹妹生出来后就不会再爱你了,不信你看看。”这样很容易让大孩子对即将到来的弟弟或妹妹产生敌意,所以父母在怀二宝的时候,就要告诉老大,自己肚子里的是他的亲人,以后可以相互依靠的关系。

2.让孩子自己解决矛盾

不能随意的责骂一胎,尤其是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不能因为二胎哭了就认为是一胎的责任。很多父母看到两个孩子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大孩子的错误,总是喜欢嚷着骂着大孩子不懂事儿,没有做好当姐姐或哥哥的样子,但是自己加入孩子的战争中,会让孩子觉得你就是偏心了,孩子之间的矛盾会更大,所以面对孩子的矛盾我们可以静观其变,适时地指点。

3.无论是什么都要公平

比如逛街给小孩买东西的时候,如果给一个人买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也要给另一个孩子买,一胎的生活条件像是零食之类的一定不能在生了二胎以后就缩水,这样会让一胎感到不满。

4.不要拿二胎来和一胎做比较

很多父母有了二胎以后,总是会说二胎比一胎更乖,这样会让一胎与二胎的矛盾更加激烈,所以不能在突出二胎的优点的同时扩大化一胎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