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名将李广为何终身“难封”——“李广难封”,并非时运与李广才能使然,而是朝廷有意压制。李广的劲敌

2025-04-14 05:17:1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西汉名将李广为何终身难封文/越楚一代名将李广 历史上曾有典故曰: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这冯唐是汉文帝时的郎官,汉武帝即位后求贤纳士,大家举荐冯唐,冯唐已九十多岁,难以再为官,便任用他的儿子做了郎官。 李广难封,说的则是西汉一代名将李广,一生虽历任七郡太守,前后与匈奴作战四十多年,亲历大小战役七十余次,在景帝平定七国之乱中,更是勇冠三军,在昌邑城夺取叛军大旗。但如此一员名将,却终身不得爵邑,官不过九卿(《史记·李将军列传》)。 李广曾任卫尉与郎中令,郎中令位列九卿,但至死未能封候。而李广的堂弟李蔡才能平庸,却封为安乐侯并位居三公之列。李广的许多部下甚至原先的士卒,都有不少封侯得爵。 曾见到有论者言,李广与同期的卫青、霍去病相比,显得有勇无谋,故屡败于匈奴,无缘军功是导致李广难封的根本原因。 此说有失偏颇。试想,一个有勇无谋的李广,何以历任边境七郡太守,令匈奴人闻风丧胆,镇守右北平时,匈奴竟数年不敢进犯。 所谓屡败,败在两度随卫青出征。一次是匈奴兵多,是李广部的多少倍,司马迁没交代,只说匈奴单于下令活捉李广,足见敌方动用了周边的各路人马,这是否也给卫青等在另一侧建功提供了机会呢; 另一次是李广四千人对匈奴四万大军,李广仍与敌厮杀两天,最后活着回来了。 李广难封,但李广的劲敌匈奴人却封给他一个飞将军的名号,也许在血性好战的匈奴人眼里,李广才是大汉朝真正的战将。 恕越楚斗胆妄断:李广难封,并非时运与李广才能使然,而是朝廷有意压制。 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得含糊其辞,班固《汉书》中则基本沿用《史记·李将军列传》。 但司马迁那含糊其辞中却隐含他不便挑明的话语:你大汉朝对李广一家不公啊!李广骁勇善战,却终身不被重用,长期处于边缘化;儿子李敢刚封为关内侯,就被霍去病用箭射杀,刘彻还让人隐瞒说鹿触杀之;孙子李陵授命以五千步兵去牵制匈奴八万骑兵,以便让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建功。 这似乎有点要将李广世家斩尽杀绝的架势啊! 所以,司马迁写李广一家时应该有所顾忌,但我们仍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他对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