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雾凇的成因是什么?

2025-03-28 13:03:5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雾凇俗称树挂,是一种冰雪美景。它是由于雾中无数零摄氏度以下而尚未结冰的雾滴随风在树枝等物上不断积聚冻粘的结果。它其实也是霜的一种。因此雾凇现象在我国北方是很普遍的,在南方高山地区也很常见,只要雾中有过冷却水滴就可形成。

吉林的雾凇最为著名,关键就是因为这里存在着“严寒的大气和温暖的江水”这对互相矛盾的自然条件的缘故。吉林冬季气候严寒,清晨气温一般都低至零下20~25℃,尽管松花湖面上结了1米厚的坚冰,但从松花湖大坝底部丰满水电站水闸放出来的湖水却在零上4℃。这25~30%的温差使得湖水刚一出闸,就如开锅般地腾起浓雾。数十里云雾长龙随松花江水源源流过吉林市区,十分壮观。这就是美丽的吉林雾凇得天独厚的原料来源。

回答(2):

吉林雾凇属于晶状雾凇中种类稀少的毛茸形雾凇,吉林雾凇主要有低温和水汽两个成因。

1、低温

吉林冬季的低温日数多,可形成雾凇的低于-20℃的日期一冬有60-70天。因此,雾凇出现的频次也多,年平均出现次数约为30次,远高于其他地区。

2、水汽

松花江吉林段冬季不封冻,带来丰富的水汽。松花江上游有一座水电站,江水被大坝拦截后形成了松花湖。湖水通过水电站发电机组后,携带了巨大的热能,使得江水升温。充足的水汽使得吉林雾凇的厚度能达到40-60mm,一般的毛茸形晶状雾凇的厚度为5-10mm。

吉林雾凇的最佳观赏期是每年的12月至次年2月。观赏雾凇的最佳时间是早上,雾凇消失的时间要看当天的风力大小。如果风力较大,大约9点雾凇就开始掉落了。如果是没风或微风的天气,雾凇可以维持到11-12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