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防治辣椒病毒病?

2024-11-15 19:56:1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1)选用抗病品种一般尖辣椒发病率较低,甜椒发生率较高。转基因品种较抗病毒病。
(2)在无病区或无病植株上留种,防止种子带毒。带毒种子可用1%高锰酸钾液浸泡30分钟,或10%磷酸钠液浸泡20分钟,清洗后再催芽。
(3)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邻作勿要感病作物。
(4)春早熟栽培应早育苗,早定植,以大株越夏;增施磷、钾肥;合理密植;与玉米等高秆作物间套作;利用地膜覆盖。
(5)及时清理田间病株残体,深埋或烧毁,减少病源。(6)防治蚜虫、白粉虱杜绝病毒的传播途径。(7)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消灭杂草,减少虫源;高温季节加强肥水管理,防止植株脱肥脱水,保持较强的生长势;发病初期,叶面喷红糖或豆汁、牛奶等,可减缓发病,与药一起使用,能够增强药剂的防治效果。(8)生物防治苗期分苗前后和定植前后用NS-83增抗剂喷洒,可增强植株的抗病毒能力,减少发病。(9)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克病灵(667米234.5~52.5克)、菌毒清(667米2187.5~281.25克)、金叶宝(667米2 200~250克)、宁南霉素(667米290~125克)沃野病毒畏(667米2400~600克)、抗毒剂一号(667米212.45~18.75克)、病毒A(667米2 499.5~750克)、植病灵(667米211.25~16.5克)等,交替喷洒,每周一次,直到控制发病为止。
另外,对生长点坏死一类病毒病,可在药中加入20~30毫克/千克赤霉素,促进上部发生新的侧枝,恢复生长。

回答(2):

防治辣椒病毒病应采取以下措施:①选用抗病品种。②种子药剂处理。用10%磷酸三钠或高锰酸钾400倍液浸种20~30分钟,捞出后洗净种子上的药液,再浸种催芽。③及时防治蚜虫、白粉虱、烟粉虱、叶螨等传毒媒介。④苗期用药预防。特别是夏季育苗时,出苗后每10天左右喷洒1次下列药剂:0.1%~0.2%硫酸锌,或菇类蛋白多糖500倍液。⑤田间用药预防。喷洒1.5%烷醇·硫酸铜水乳剂1000倍液,或NS-83增抗剂100倍液,或菇类蛋白多糖200~300倍液,隔10天左右喷1次,连续防治3~4次。田间发病时,可喷用宁南霉素(菌克毒克)进行防治。

回答(3):

防治方法:生产中选用抗病品种,如中椒4号、中椒5号、苏椒、红罗丹等。清洁田园,避免重茬,可与葱蒜类、豆科和十字花科蔬菜进行3~4年轮作。利用银灰色膜避蚜、黄板诱蚜。进行药剂防治,药剂有:①毒克星,又名病毒A或20%盐酸吗啉胍铜可湿性粉剂,用来防治番茄、辣椒等作物多种病毒病,用400~600倍液每7天喷洒一次,连喷3~4次;②每667米2用15%植病灵60~120毫升加水喷雾,每7天喷一次,共喷3~4次;③83增抗剂,辣椒定植前和定植后,每667米2用83增抗剂600~1000毫升加水喷雾,每7天喷一次,共喷3~4次;④当田间发生蚜虫时,用40%的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50%的抗蚜威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进行防治。培育壮苗,覆盖地膜,适时定植,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温室诱蚜黄板

回答(4):

专家解答

病毒病是草莓生产上普遍存在危害较重的一种病害。无性繁殖是病毒的重要传播途径。草莓的主要病毒有草莓皱缩病毒、草莓轻型黄边病毒、草莓镶脉病毒和草莓斑驳病毒。草莓的病毒病具有潜伏侵染的特性和复合侵染的特性。单一病毒侵染不表现症状,只有两种以上病毒混合侵染时才表现症状。感病植株通常表现为长势衰弱,株型矮化,叶片不能伸展,叶片失绿,果实变小,产量下降,匍匐茎繁殖系数低等症状。病毒病主要通过种苗、土壤、刺吸式口器昆虫传播。植株一旦感染病毒,不需要任何发病条件,就能全株发病,并且还能传给下一代。目前还没有根治病毒病的特效药物,生产上以预防为主。

防治措施:

(1)培育和使用无病毒秧苗使用无病毒秧苗是防治病毒病的根本措施。生产上应尽量使用脱毒处理的无病毒苗木,减少发病概率。

(2)消除病源发现病株及时铲除并销毁感病植株。

(3)控制传播途径蚜虫是传播病毒的主要媒介,防治蚜虫是防止病毒传播的重要措施。根据银色光具有趋避蚜虫的特点,可用银色聚乙烯薄膜覆盖草莓;或用5%菌毒清300倍液加50%抗蚜威乳剂2000倍液防蚜控病;也可在蚜虫活动的高峰期喷施速灭杀丁与马拉松混合剂来灭杀蚜虫,每隔7~10天喷1次。

(4)高温消毒在夏季高温季节,关闭棚室所有通风口,使棚室内温度在中午达到60℃以上,在这样高温条件下维持7~10天,可杀死土壤中的有害病毒。

提示板

病毒病防治在目前还没有针对性药物,只能通过预防来控制。根据病毒传播特点采取的措施有:定植前用硫黄粉熏烟或提高棚室温度进行消毒。有条件地区采用组织培养秧苗生产;覆盖防虫网防止刺吸式口器昆虫传播病毒;发现病株立即拔除销毁。

回答(5):

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是1~7日龄的仔猪发生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临床上以剧烈腹泻、排黄色水样稀便、迅速死亡为特征。

初生仔猪口服或肌肉注射抗生素如庆大霉素等,连用4天,能有效控制仔猪黄痢发生。预防仔猪黄痢要从母猪入手,用大肠杆菌疫苗在母猪预产期前15~30天接种或取已发生黄痢的仔猪粪便,在母猪预产期前15~20天拌入饲料中喂母猪,连用3天。仔猪可从初乳中得到母源抗体,从而起到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