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有哪些乐器

2025-04-07 18:26:43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四胡、马头琴、蒙古琵琶、蒙古四弦琴、雅托噶等。

1、四胡

四胡,拉弦乐器,又名四股子、四弦或提琴。蒙古族称之为呼兀尔,源于古代奚琴。清代用于宫廷乐队,称提琴。与阮咸相似,是北方民族共同使用的一种古老的弓弦乐器。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地区,其它如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及四川等地也见流行。

2、马头琴

马头琴是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的琴柄,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马头琴是蒙古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潮尔”。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

相传有一牧人为怀念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

3、蒙古琵琶

蒙古琵琶又称好必斯蒙古族弦鸣乐器。弹拨类。音箱呈瓢形,薄木板盖面。板面左 右各开一月牙形音窗,边沿绘民族图案, 下部两侧绘云卷图案,头部较长并向后 弯,左右各设弦轴两个。颈部设四相、十 三品,张丝弦四根。常用以独奏或歌舞 伴奏。古代宫廷乐队亦曾用。

4、四弦琴

蒙古四弦琴在蒙古族传统民间乐器中,风格浓郁、独具特色。四胡在蒙语中为胡尔,又名四弦琴,因有四根琴弦而得名。追根溯源,蒙古四胡源于古代库莫奚族人所用的奚琴。唐朝中期,古代库莫奚族与契丹并称“两蕃”,后来逐渐与契丹融合,元朝时期融入大蒙古。

5、雅托噶

雅托噶,蒙古族弹拨弦鸣乐器。又称筝。汉族称其为蒙古筝。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各地以及辽宁省、吉林省蒙古族聚居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蒙古族

回答(2):

1.马头琴。马头琴是中国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绰尔”。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相传有一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
2.胡琴。蒙古族弓拉弦鸣乐器。古称胡尔。蒙古族俗称西纳干胡尔,意为勺子琴,简称西胡。元代文献称其为胡琴。汉语直译为勺形胡琴,也称马尾胡琴。历史悠久,形制独特,音色柔和浑厚,富有草原风味。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各地,尤以东部科尔沁、昭乌达盟一带最为盛行。
3.四胡。四胡,拉弦乐器,又名四股子、四弦或提琴。蒙古族称之为呼兀尔,源于古代奚琴。宋代陈旸《乐书》:“奚琴四胡本胡乐也。”清代用于宫廷乐队,称提琴。清代《律吕正义后编》:“提琴,四弦,与阮咸相似,其实亦奚琴之类也。”是北方民族共同使用的一种古老的弓弦乐器。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地区,其它如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及四川等地也见流行。
4.胡毕斯。有四根弦,初为丝弦,现用成套的中阮弦代替。从里向外分别为缠弦、三弦、二弦、子弦。按音以品为准,有一个山口,二十四或二十五个品位,适于演奏多声部,因而在乐队中常作中声部乐器。由青格勒研制的胡毕斯现已普遍被沿用。
5.雅托克。即蒙古筝。蒙古筝与中原流传的古筝在构造和技法上基本相同,只是流行于内蒙古的古筝所奏的乐曲均为蒙古族民歌和器乐曲。
6.太平鼓。蒙古族和满族打击乐器。其鼓框为铁制,圆形,以一面蒙牛、马、羊皮,鼓面上画有民族图案。柄上有三到八只小铜镲或铁环。以藤条击鼓,技巧有敲、打、摇、抖、颤等。无一定音高。鼓键与鼓柄上均缚有装饰用的红樱穗。常作为一种舞具使用,如双人舞、集体舞等。
7.蒙古角。这是清代蒙古喇嘛诵经时用的号角,相传元代时为蒙古军队征战时使用的古乐之一。据《清稗类钞》载:“蒙古角,亦名蒙古号,木质空心,上下二节,末加镀金铜口雄雌各一。雄者内径微大而声浊,雌者内径微小而声清,其长短皆相等。”清代这种乐器曾在巴尔虎蒙古人中流传。
8.火不思。这是一种古老的民族乐器,相传是王昭君带来的,她的琵琶坏了,只好令人改小,于是就成了“火不思”。火不思似琵琶而略狭小,颈细,四弦,柄下腹背如芦苇节。通体用桐木制作。音色浑厚,近似蒙古角。
9.笳。胡笳十八拍就是说的这种乐器。
还有其他的,我就不太了解了。这些是相对来说在蒙古族中比较流行的一些乐器,有些虽然不是蒙古族的原创乐器,但是蒙古族中被广泛应用,有事也被列为蒙古乐器。

回答(3):

http://wenda.so.com/q/1366174872063428?src=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