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初余额=期末余额-本期发生增加额-本期发生减少额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期初余额以上期期末余额为基础,反映了以前期间的交易和上期采用的会计政策的结果。期初已存在的账户余额是由上期结转至本期的金额,或是上期期末余额调整后的金额。
上式中的四个部分称为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账户的基本结构具体包括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记录经济业务的日期、所依据记账凭证编号、经济业务摘要、增减金额、余额等。在最后把你该补的全部补回来。
扩展资料:
会计账户的结构分为两个基本部分,一部分反映增加,另一部分反映减少。其中,登记的本期增加金额,称为本期增加发生额;
登记的本期减少金额,称为本期减少发生额;增减相抵后的差额,称为余额。余额按照表示的时间不同,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
期初余额以客观存在的经济业务为根据,被审计单位按照上期采用的会计政策对以前会计期间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处理后的结果。
期初余额与注册会计师首次接受委托相联系。广义地讲,注册会计师无论是首次接受委托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还是执行连续审计业务,都会涉及期初余额审计。
在连续审计业务中,注册会计师在当期审计中通常只需关注被审计单位经审计的上期期末余额是否已正确结转至本期,或者是否在适当的情况下已作出调整或重新表述,很少需要再实施其他专门的审计程序。
期末余额试算不平衡有三个原因:本期发生额或期初余额不平衡导致期末余额不平衡,期末余额本身并不存在计算上的差错;个别账户的期末余额计算存在技术差错;在编制试算平衡表时存在转记差错(即将各总账账户余额抄写于试算表时发生笔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期初余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期末余额
一、期初余额
表示的上期累计下来的余额,期初余额反映了以前期间的交易和上期采用的会计政策的结果。期初余额应以客观存在的经济业务为根据,是被审计单位按照上期采用的会计政策对以前会计期间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处理后的结果。
期初余额=期末余额-本期发生增加额-本期发生减少额
资产类账户: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
二、期末余额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上式中的四个部分称为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账户的基本结构具体包括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记录经济业务的日期、所依据记账凭证编号、经济业务摘要、增减金额、余额等。在最后把你该补的全部补回来。
扩展资料
结转账户余额的做法:
1、将本账户年末余额,以相反的方向记入最后一笔账下的发生额内。例如,某账户年末为借方余额,在结账时,将此项余额填列在贷方发生额栏内(余额如为贷方,则作相反记录)。
在摘要栏填明“结转下年”字样,在“借或贷” 栏内填“平”字并在余额栏的“元”位上填列“0”符号,表示账目已经结平。
2、在“本年累计”发生额的次行,将年初余额按其同方向记入发生额栏内,并在摘要栏内填明“上年结转”字样;在次行登记年末余额,如为借方余额,填入贷方发生额栏内,反之记入借方,并在摘要栏填明“结转下年”字样。
同时,在该行的下端加计借、贷各方的总计数,并在该行摘要栏内填列“总计”两字,在“借或贷”栏内填“平”字,在余额栏的“元”位上填列“0”符号,以示账目已结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期初余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期末余额
期初余额就是上一年的期末余额
对于资产,成本,费用类账户的本期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对于负责,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的本期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1·期初余额就是上一年的期末余额。
2·对于资产,成本,费用类账户的本期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3·对于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的本期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举例:
3月 期初余额=100
本期发生额=50
期末余额=100+50=150 本期增加额=150-100=50
=========================
4月 期初余额=3月期末余额=150
本期发生额= -40
期末余额=150+(-40)=110
========================== 本期增加额=110-150=-40 即减少额
期初余额就是上年的期末余额
期末余额是期初加发生额再另一方的发生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