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哪几个国家曾使用过汉字?

2025-04-16 16:05:12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除中国使用汉字外,过去使用过或现在仍然在使用汉字的国家有越南、日本、朝鲜、韩国 和新加坡。

  汉语是中国(含大陆、台湾、澳门及台湾)、新加坡的官方语言(台湾称“国语”,新加坡称“华语”)

  其他国家使用汉语的人数很少,比例稍大一点的国家主要集中在东南亚
  越南在公元第一世纪传入汉字。13世纪创造了越南形声字,叫做“字喃”。“字喃”一直与汉字平行使用。19世纪起采用拉丁化新文字。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用新文字扫除文盲。随着扫盲工作的开展,新文字在越南普及了。

  日本在公元第三世纪传入汉字。不久,日本把汉字当成记音的字母来记录日本语言。后来又把记音字母的汉字笔画简化,创造出“假名”。到了第七世纪,就出现了汉字夹用“假名”的日文。现在汉字在日文中,只是当作“定型字”来使用,如果有写不出的汉字,也可以直接写假名。一般的日本人使用的日文,是以假名为主,夹用一部分汉字。汉字曾被限制在1850个,叫做“当用汉字”,另有92个汉字,作为“人名特用字”。1981年3月,日本国语审议会向文部省申报了所拟订的《常用汉字表》,共有1945字,代替了《当用汉字表》,并于1981年10月公布施行。

  朝鲜在公元第二世纪传入汉字,使用汉字约有一千七八百年。1444年,朝鲜颁布推行《训民正音》(李朝世宗皇帝颁布朝鲜拼音文字时使用的名称),采用汉字笔画式字母,叫“正音字”(即谚文),夹在汉字中间使用。1948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废除了汉字,采用纯谚文的拼音文字。它的书写单位为字母拼成的方块形式音节。

  韩国现在还在使用汉字和韩字(即谚文)的混合体文字,文教部曾经颁布过供大中学校使用的1800个“新订通用汉字”和供一般文字生活使用的1300个“常用汉字”。民间往来的书面语,则因人而异,或用混合体文字,或用纯拼音文字(韩字)

回答(2):

越南

越南传统文化与中国文化有着共同的渊源,汉字是其重要组成部分。19世纪以前,越南一直使用汉字。1839年,越南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阮朝的明命帝,曾奏请中国清朝的道光皇帝向越南颁发《康熙字典》,以便当地人学习汉语。阮朝嗣德帝精辟地论述了当时越南使用汉字的状况,他说:“我越文明至士燮(东汉时期)以后,盖上至朝廷,下至村野,自官至民,冠、婚、丧、祭、理数、医术,无一不用汉字。”越南许多史学、文学著作均是用汉字写成的。16世纪初,西方传教士陆续到越南传教。他们首先遇到的是语言障碍,要先学会说越南语。由于学习汉字十分困难,于是他们开始试图用各自的母语来记录越南语的读音。越南语拉丁化文字从最初的拼音实验到形成拉丁化文字系统大约经历了200年时间。直到20世纪40年代,拉丁化文字才开始在越南普及,成为正式的越南文字。越语拉丁文字是一种注音文字,读写基本一致,因此极易普及。上个世纪50年代,越南曾经仅用3个月时间就在全北方范围内完成了扫除文盲的任务。

回答(3):

正式或绝大多数文书使用正体字的地区(台湾与港、澳地区)。
正式采用简体字,但正体字仍常用的地区(马来西亚、新加坡)。
正式使用简体字而鲜少使用正体字的地区(中国大陆)。
官方语文中有使用汉字且沿用至今的地区(日本、韩国)。
曾在官方语文中使用汉字,但现今不用的地区(越南、朝鲜、蒙古)。

回答(4):

新加坡Singsp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