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大三巴牌坊的由来是什么?

2024-11-01 16:20:0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大三巴牌坊位于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花王堂区炮台山下,别名圣保禄大教堂遗址,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1月26日被大火焚毁,仅余下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的雕刻和镶嵌较为精细,融合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华,是一个中西文化交融的艺术品。大三巴牌坊前临68级石阶,前壁遗址为23米宽,25.5米高,为巴洛克风格,以花岗岩建成,上下共分五层。上有内容丰富的石刻图案和青铜塑像。底层正门入口处门楣刻有拉丁文 “MATER DEI”,意为“天主之母”,两侧有耶稣会徽。第二层竖立了四位耶稣会会士圣人铜像:顺次为方济各、玻尔日亚、依纳爵、罗耀拉、方济各、沙勿略及雷斯、公撒格。第三层,圣母玛利亚的铜像轰立在正中,周围有天使浮雕,缀以七头龙,并有一艘葡萄牙商船,伴以汉字警句;该层的两端,设中国狮子样式的滴水兽。第四层中间,置有耶稣基督铜像,两侧有耶稣受难刑具浮雕。最顶层,以鸽子代表的“圣灵”位于三角楣中央,周围刻有象征天际的太阳、月亮和星星。在顶端,还有一枚天主教信仰标志的十字架,凌驾其上。

大三巴牌坊是西方文明进入中国历史的见证。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著名的传教士利玛窦在这里改绘世界地图为《万国图》,加上中文标识,送给了中国地方政府。明隆庆三年(1569年),大三巴附近建起了圣加扎西医院,西医、中药在这里开始流入华夏大地。葡萄牙医生戈梅斯也从澳门将“种牛痘”引入中国,医治当时的不治之症“天花”。大三巴附近的“圣保禄学院”,是东亚最早的一所西式大学,实施西方教育的同时,还在这里对即将进入东方的传教士进行东方文化的培训。

2005年,大三巴牌坊与“澳门历史城区”的其他21栋建筑物文物成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  大三巴牌坊是澳门标志之一,也是澳门八景之一的“三巴圣迹”。

回答(2):

大三巴虽名叫牌坊,但其实和牌坊没有关系。它的正式名称叫做圣保禄大教堂遗址(葡萄牙语:Ruínas da Antiga Catedral de So Paulo),一般称为大三巴牌坊 ,名字的由来是源于广东话,因为“三巴”的读音听上去很像“圣保禄”。

圣保禄大教堂于1602年开始修建,现在牌坊左侧还存有当时的奠基石。整个建筑工程于1637至1640年间才完全竣工,到现在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但是这漫漫的岁月长河中,圣保禄大教堂却三度经历火灾。其中的1835年那场大火,烧毁了绝大部分的圣保禄学院及其附属的教堂,仅剩下教堂的正面前壁、大部分地基以及教堂前的石阶。也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大三巴牌坊。可以说,这样的残垣断壁,堪称中国最残破的教堂了!。它属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作品,整个墙壁都是巴洛克式风格;由于当时参与建造的工匠有中国人、日本人,所以小部分的设计雕刻却具有明显的东方色彩,比如上面有代表中国和日本的牡丹及菊花图案,这些都让大三巴在全世界天主教教堂中具有独一无二的艺术特色。仔细观摩大三巴,你会发现它属于巴洛克式,并有明显东方色彩的雕刻,意外的是,牌坊上还有中文字雕刻。

同时也包括有代表中国和日本的牡丹及菊花图案,令它在全世界的天主教教堂中具有独一无二的特色在它没有被烧毁之前,原本由一名意大利籍耶稣会神父设计,以日本工匠巧夺天工的技术协助建成。同时糅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东方建筑风格,成为当时东方最大的天主教堂,附属圣保禄学院。因此当地导游说它是当时大学的校门,也极有道理。也是世界上唯一刻有中文字的天主教教堂。

回答(3):

澳门地标大三巴牌坊是旅客必到之地。自从1835年一场大火,原为中西合璧的圣保禄教堂,变成了只有前壁的遗址。圣保禄教堂是当时东方最大的天主教堂,号称「东方梵蒂冈」,附属于圣保禄学院。学院是远东地区第一所西式大学,从1594年成立至1762年结束期间,不少访华的外国传教士来修读中文,令学院成为这些传教士进入中国的重要传教基地,对推动欧洲和中国的宗教及文化交流起到无可比拟的卓越作用。

教堂成为遗址之后,因前壁与中国传统牌坊相似,加上「圣保禄」从葡文 (São Paulo) 音译成中文,说成「三巴」,才有大三巴牌坊的称谓。牌坊的建筑是巴洛克式,并有明显东方色彩的雕刻,包括代表中国和日本的牡丹及菊花图案,令她在全世界的天主教教堂中具有独一无二的特色。


大三巴牌坊虽然已失去教堂的实际功能,但她与澳门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这里不定期举行各种文化活动,牌坊前长长的梯级正好成为天然的座位,让牌坊刹那间变成巨大的布景,舞台浑然天成。相信几百年前生活在澳门的人,想不到这座教堂竟成为举行文化活动的理想户外场地。

从牌坊后面的铁梯步上,可直达牌坊的第2层。站在这里望出去,仿佛当年站在圣保禄教堂内俯览小城人民的生活情形,必须亲身经历才能领略这种特别感觉。

 在天主教艺术博物馆,馆内收藏了澳门教堂和修院具代表性的画作、雕塑等,当中最珍贵的是一批以宗教生活为题材的油画,这是远东的第一批画作,也是东方最古老的油画。隔壁的墓室更存放着日本和越南殉教者的遗骨,展示澳门的宗教历史。

回答(4):

大三巴牌坊位于中国澳门炮台山下,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澳门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同时也为“澳门八景”之一。其糅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东方建筑的风格而成,体现出东西艺术的交融。

大三巴牌坊左临澳门博物馆和大炮台名胜,为天主之母教堂(即圣保禄教堂)的前壁遗址,“三巴”即“圣保禄”的粤语音译。该教堂始先后经历3次大火,屡焚屡建,直至1835年10月26日,最后一场大火将其烧得只剩下教堂正门前壁。大三巴牌坊建筑糅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东方建筑的风格而成,体现出东西艺术的交融,雕刻精细,巍峨壮观。由三至五层构成三角金字塔形,无论是牌坊顶端高耸的十字架,还是铜鸽下面的圣婴雕像和被天使、鲜花环绕的圣母塑像,都充满着浓郁的宗教气氛,给人以美的享受。牌坊上各种雕像栩栩如生,堪称“立体的圣经”。

回答(5):

大三巴牌坊,别名圣保禄大教堂遗址,位于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花王堂区炮台山下。大三巴牌坊前身为保禄大教堂,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1月26日被大火焚毁,仅余下大三巴牌坊。大三巴牌坊的雕刻和镶嵌较为精细,融合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华,是一个中西文化交融的艺术品。大三巴牌坊前临68级石阶,前壁遗址为23米宽,25.5米高,为巴洛克风格,以花岗岩建成,上下共分五层。2005年,大三巴牌坊与”澳门历史城区“的其他21栋建筑物文物成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大三巴牌坊是澳门标志之一,也是澳门八景之一的“三巴圣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