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能不能自学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要想学好,是不推荐自学的,毕竟有老师领入门,不容易走偏差;倘若只是自娱自乐一下,自学也是可以的。
一、发自内心的喜欢古琴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真正的兴趣,一般来说很难坚持。如果仅仅是为了附弄风雅,或打发时光,一旦受挫就容易失去兴趣,很难持之以恒学下去,领悟到艺术的真谛。毕竟琴技到意境,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古琴初学的基础指法和基本技巧,喜欢古琴的都来 看看吧!
二、立下学好的志愿
立下学好的志愿,并为之刻苦努力。如果仅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一般都会遇难即退、中途而废,特别在自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阻碍,如果没有执着的意志是无法深入学习的。
三、勤于练习
学古琴是技艺的训练,需要勤于练习,反复的练习,艰苦的练习,不间断的练习,练习的时间因人而异。也就是说,若以一天不少于7小时计算,一天也不止歇,至少需要10年时间,这大概是一般造就一位古琴演奏家所需时间的概率。倘若每天练习时间减少,那么总量不变,年数就会延长。犹如烧开水。只要把水烧开后,即便冷却,也还是“冷开水”。而仅烧到六、七十度的水永远不是开水。
四、模仿录音,学习节奏
训练节奏模仿能力与简单的识谱能力。节奏与音高是音乐的两大要素,由于是自学,如果没有识谱能力,对琴曲的节奏只能从录音上模仿,或是乐谱中试奏。而古琴上的许多技巧又是乐谱是无法标示的,这时通过录音来模仿就是唯一的方法,如果不具备模仿的能力,自学很难持续下去的。
五、客观选择教材,避免杂学
学琴的理论与方法各家都不尽相同、各成系统。自学者在自身素养有限的条件下,是无法分别吸收的、更无法辨别优劣。如果杂学乱掺,只会把自己废掉。
在这里向大家推荐龚一老师编的《古琴演奏法》,这本书说明详细,进度编排合理,指法训练科学,便于自学者循序渐进的入门。此外,还可以配合龚一老师新出版的《琴乐探微》(DVD)一起学习,有视频的讲解和演示,这样自学更易于模仿。当然也可以选择一些好的古琴教学视频教程,比如戴晓莲、李祥霆等老师的教学视频、天一琴茶的《古琴初级指法网络课程》等等,其中天一琴茶的古琴教学课程,由浙派的老师演示,有详细的指法、乐理、文化等知识讲解,是很好的入门教程。
古琴的基础指法:
右手基本指法
古琴初学的基础指法和基本技巧,喜欢古琴的都来 看看吧!
挑:右手食指向下方拨弦称为挑。大指扶在食指末节靠上部的边侧,指尖不可超出食指背。由大指将食指向上充分收回成圆形,再以大指推动食指向下拨动琴弦。
古琴初学的基础指法和基本技巧,喜欢古琴的都来 看看吧!
食指拨弦时,以指甲前端约三分之一处向前下方过弦,触弦时要使食指的第一、二关节充分伸展开,过弦后抵在前方相邻的琴弦上。
古琴初学的基础指法和基本技巧,喜欢古琴的都来 看看吧!
中指伸直在相隔弦作为支撑。例如挑七弦时,中指即支撑在五弦上。中指和五弦的水平面约成45度角。肩膀下垂,小臂自然放松,手腕高度不可超过食指最上关节。
古琴初学的基础指法和基本技巧,喜欢古琴的都来 看看吧!
勾:右手中指向下拨弦叫做勾。以中指指肚约三分之一处按压于琴弦,向后下方自然落下,扶在下一条琴弦为止。
古琴初学的基础指法和基本技巧,喜欢古琴的都来 看看吧!
古琴初学的基础指法和基本技巧,喜欢古琴的都来 看看吧!
抹:右手食指向后下方,以指尖先肉后甲拨弦曰抹。动作要领和勾基本相同。
古琴初学的基础指法和基本技巧,喜欢古琴的都来 看看吧!
剔:右手中指向前方拨弦称剔。中指末节略为弯曲,充分伸展拨出。
古琴初学的基础指法和基本技巧,喜欢古琴的都来 看看吧!
摘:无名指的指甲前端向前下方拨弦。
古琴初学的基础指法和基本技巧,喜欢古琴的都来 看看吧!
古琴初学的基础指法和基本技巧,喜欢古琴的都来 看看吧!
托:大指指肚向前下方拨弦就是托。完成后大指顺势靠附在相邻弦上。
古琴初学的基础指法和基本技巧,喜欢古琴的都来 看看吧!
劈:方向和托相反,指尖向掌心方向充分弯曲,然后伸展开拨动所要弹的琴弦。
古琴初学的基础指法和基本技巧,喜欢古琴的都来 看看吧!
左手基本指法
古琴初学的基础指法和基本技巧,喜欢古琴的都来 看看吧!
大指按弦:按弦点位于指甲外侧边缘的中间位置。按弦时,大指略向掌心方向收拢,第一关节稍作弯曲。掌心呈圆形,好像握着一个鸡蛋,其他四个手指自然伸开。
古琴初学的基础指法和基本技巧,喜欢古琴的都来 看看吧!
古琴初学的基础指法和基本技巧,喜欢古琴的都来 看看吧!
名指按弦:指端外侧甲与肉相交处的部位,按弦时指头自然弯曲。
古琴初学的基础指法和基本技巧,喜欢古琴的都来 看看吧!
古琴初学的基础指法和基本技巧,喜欢古琴的都来 看看吧!
中指按弦:用指端中间偏外的部分按弦。
古琴初学的基础指法和基本技巧,喜欢古琴的都来 看看吧!
古琴初学的基础指法和基本技巧,喜欢古琴的都来 看看吧!
食指按弦:左手食指一般用于泛音。用末节指肚轻轻触弦,右手拨弦得音后,左手食指抬起即可。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
自古“琴”为其特指,19世纪20年代起为了与钢琴区别而改称古琴。初为5弦,汉朝起定制为7弦,且有标志音律的13个徽,亦为礼器和乐律法器。琴是汉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乐器,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文人视为高雅的代表,亦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自古以来一直是许多文人必备的知识和必修的科目。伯牙、钟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琴台被视为友谊的象征。大量诗词文赋中有琴的身影。还想说一点古琴的东西。西方的音乐以作曲家为本位,一万个人弹一首曲子弹出来的效果并无大致,(你可能会说风格不同什么的,但是大概你能听出他们弹的是一首曲子吧)古琴则是以演奏者为本位,古琴使用减字谱记谱,谱子里是没有节奏的,一万个人弹可以有一万个版本,如果没人告诉你你可能都不知道两首风格节奏迥异曲子是用的同一个谱子,因此古琴的传承需要人对人的方式,文革时期古琴几乎在中国要绝了,也是这个原因。不过现在有名家打谱(即给谱子定出节奏),也不太要求人对人了。
至于悦己还是悦人,这个不要说得太绝对,我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会弹筝以悦己,遇到对的人,我也是愿意弹琴来悦ta的。
——————————无耻的分割线——————————
怎样欣赏古琴?对古琴感兴趣的小盆友请猛戳这里,习琴的一点微薄的感悟想和爱琴的人分享。以上,希望采纳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 。
古籍记载伏羲作琴 ,又有神农作琴、黄帝造琴、唐尧造琴等传说;舜定琴为五弦 ,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纣又增一弦为七弦 ;可见中华古琴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琴曲存世3360多首,琴谱130多部,琴歌300首。2003年11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宣布,中国古琴被选为世界文化遗产。2006年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用方锦龙先生的话说,琴可以疗愈五脏,奏出来是乐,繁体的乐加草字头就是药,五音疗疾,宫、商、角、徵、羽,对应心、肝、脾、肺、肾,两者是对应的,土是脾、丝主心、金主肺、木主肝,所以琴是疗心的,丝弦主心。个人挺喜欢这段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