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启年之于《庆余年》,其实有七分类似于猪八戒之于《西游记》的作用。演员把话剧表演的夸张手法,成功地运用到电视剧表演当中,喜剧笑果突出,合该他红!
追看《庆余年》的时候,有一场戏是范闲想要夜闯皇宫,去盗取太后枕头下面的钥匙。他希望王启年能帮自己,打造一把假钥匙。王启年知道,兹事体大,弄不好要抄家灭族。可是范闲非逼着他干。然后王启年扑通一下,就跪倒在他面前。
田雨老师的表演方式是夸张的,也是谐趣的。他跪了,可不是直愣愣地跪。他像个木桩子一样的跪,可他的木桩是斜插下去的。身体先是后仰,然后前俯。我当场就笑了。这不是《哪吒闹海》里龟丞相的动作吗?
《西游记》的小说里面, 孙悟空是负责手执金箍棒,扫荡人间邪恶的,而猪八戒就是负责来搞笑的。他搞笑的方式就是用小农思维加上世俗的三观,来调剂、中和这个魔幻故事。让人觉得亲切。
田雨演出来的王启年也是一样。猪八戒好色,王启年就惧内;猪八戒贪吃,王启年就守财。与之不同的是,王启年除了惧内与贪财,还有重感情讲义气的一面。同行中人行事狠辣,他会萌生退意;范闲夜闯皇宫,他会赶去送百宝箱。
无论从这个角色的设定上来看,还是从田雨老师的表演来看,这个角色都有合该它红的理由。因为观众烂剧看伤了,已经好久没有看到这种艺术的表达方式,和这么亲民的“小人物”。
非常喜欢王启年,他的搞笑功力还是很强悍的,在《夏洛特烦恼》上扮演了一个中学老师,在那个上面就觉得这个人还是很厉害的,之后在《庆余年》上饰演了这个轻功很好,且在监察院里面任职的小文书。至于是不是庆帝的暗探,就不知道了!我觉得这个人一定是有很大的内幕的,只是在第一季里没有展示而已,不信,我们拭目以待。
第二个就是王启年在搞笑的时候,还有一些滑头,像极了你我。在范闲一开始入京都的时候,就是王启年卖给他地图的,而且是二两银子。之后就是在范闲到北齐的路上,就是这个王启年经常偷偷摸摸拿庆国给北齐的礼品,虽然是很多,不差这三瓜两枣的,但是,是不是有你我这样的影子,偶尔贪小便宜,像不像?
第三个是身上的烟火味很浓,觉得很亲近。王启年在生活中也是处处小心谨慎,虽然说得很是高大上,但是,都是有自己的小算盘。就算是请范闲吃饭,也是用自己藏着的私房钱,还有,在给面的时候,自己的里面有肉,范闲碗里面却没有。还给范闲讲了很多的道理。之后,就跟着范闲干的时候,回到家里跟自己的老婆请示一番。这个是不是就是你我在生活中的样子?
王启年,这个在生活中充满着烟火气的男人,也是一个为了国家和未来拼命的人。虽然有的时候是挺市民的,但是,还是很有人情味和正义感的,你觉得呢?
庆余年中,王启年的人设确实讨喜。他的走红,一方面有演员自身演技好的功劳;另一方面,也是观众对这种角色的喜爱。为什么会喜爱这角色呢?王启年圆滑世故但内心却不乏正义感。他贪财,惧内,会审时度势,有常人的自私见小的一面,观众看了,这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和我们每个人一样的那么个角色,普普通通,没有什么光环,可他又狡猾,世故,该有的小聪明他全有,看着真实,有时可恨但也很可爱,最最重要的是,他是一个在外看着油腻奸滑但内里却正直的人,内外对比明显,人物塑造的过程中欲扬先抑,更能凸现他的可爱之处。喜欢这样的性格,或许是因为喜爱他的小聪明,或许是赞许他外圆内方的处事,或许仅仅是他那股子天不怕地不怕唯独怕老婆疼女儿的大丈夫劲儿吧。
看《庆余年》,很多人圈粉王启年,你对他的走红怎么看?
看庆余年,有很多人圈粉王启年,他的走红应该是大势所趋吧,自古以来就有人说天时地利人和。你方唱罢他登场。风水轮流转。一直以来就有人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一分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走红也是他必然所得到的。有一部好的剧本就有这么好的内容。偏偏又碰上了,他可能很适合这部剧本。再有碰到了一个很好的恰当的时机。还碰上很多观众很喜欢他成为他的粉丝。所以布冯也是不可能滴。至于他走红怎么看?简单看一段时间再说喽。花无百日红。有花开时须直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所以当红时,必须红。因此他的走红也是很正常的。
首先这个演员演技到位,毕竟是老演员了,其次他对庆余年年中的王启年这个角色的理解超出了别的演员,能够从内心深处感受王启年的想法,所以可以把这个角色演得活灵活现,这样肯定能得到观众的认可,也就不会缺钱粉丝了。不是吗?我们希望所有人的演员都能用心去演一个角色,不怕苦,不怕累,演出角色魂来,回报大众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