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的时候,很关键,没有一个好的师傅,靠自己琢磨,那是很容易走偏的。所以凡是修行的人,都很强调善知识的作用。
但是,师傅能给导我们的是一个指导,至于到底是不是去按照这个指导行事,那还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这就像,很多人同时受学于某位老师,老师的教导是一样的,但学生由于自己的努力程度的不一致,最后的受益也是不同的。
明明白白一条路,千千万万不肯修。
首先要谈谈什么是“修行”
如果不特止什么方面,那么修行就是字面的意思,即“修练行为”扩展一点应该是“修正行止”这加出的两个字,即正和止,表示着修的目标“正”客体“行”同时还有“不行”就是“止。
修行是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自身行止的修正,如何修正是个“方法”最终的成果检验,要是切实的“行”中去加以印证,所在修行不只在“心”有许多自称是在修行的人说“一切在心”这是唯心主义要不得,世上没有一个宗教或学派是纯唯心的,一切要从实际的行中获得,师傅所指导的只是方法,不论如何指教终是不能替弟子去“行”的,谁修行,谁得成就。所以修行是靠个人的。
其中还有一层隐含的意思是指师傅所传的方法只有广泛适用性的,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见解和成果,一个学习环境下的最终所得是不同的。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这算是一个客观规律吧,在任何“修行”中都是适用的,普通的学校,技术的传承,都适用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