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能力

2024-11-29 04:06:46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一、激发创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没有学习的愿望,那么全部计划、探索都会落空。因此,我们要珍惜孩子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的火花。要使学习成为孩子们深感兴趣又富有吸引力的事情。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一种平易、宽松、友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放松的环境下形成一个自由自在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她们的体贴以及帮忙。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设疑,强烈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活跃思维,使之振奋起来,产生积极探求新知识的欲望。教师还可以促使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到思维活动中,不断获得新知识,迸发创新欲望,这就需要教师创设多种悬念,留给学生探索的余地,这样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求知兴趣,还要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因为每一个发现都是学生自己的收获。还应善于发现和捕捉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激励表扬,使之振作精神,树立信心。我们还要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的羁绊,在评估学生非基础知识方面的答案时,要把有无创造性摆在首位,只有这样不断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让学生头脑中不断闪现创造的火花。
二、挖掘语文教材中有利于创新的资源
进行创新教育,必须提供创新的条件。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教材已经为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条件。小学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创新资源。教材中的不少课文,有时作者根据文学创作的需要,在行文中有意识地留下一些“空白”,言似尽而意无穷。教师可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抓住这些意味深长的“空白”,让学生去想象、补充、延伸,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大量反映创新性的事物,有各种事物的对比,我们可以从教材中窥探出人们在不断地创新,民族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而这些事物正是人类创造的结晶,也是我们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最有说服力的教材。
小学语文教材还歌颂了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人”。他们有科学家,有发明家还有化学家,他们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为我们创造了大量的学科神话。如发明了灯泡的爱迪生,地动仪的发明人张衡,以及我国现代的伟大科学家李四光、童弟周等。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实际对学生进行创造精神的培养,他们勤奋的工作、科学的态度都会对学生的灵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小学语文教材是一座创造的宝库。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地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并利用这些因素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为学生头脑闪现创新的火花提供准备,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得到发展。
三、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从其方式角度看,可划为发散性创新思维和收敛性创新思维。其中小学生最适合培养发散性创新思维。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我认真钻研教材,努力设计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正向、逆向、横向、纵向等思维活动,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在教学课文时,我常常不拘泥于教材原有结构,而是根据教材实际需要,变序导读、多向分析。《惊弓之鸟》一课要求学生复述课文,可让学生变序复述,逆向前推,在逆向复述中训练学生思维的独创性、灵敏度、流畅性和快速组织语言的能力。教师还要让学生学会变相思考,变向思考是在制定解决某个问题的办法或方案时,从各种角度改变观点进行考虑,课文《田忌赛马》讲述的故事就是变相思考的例子。变相思考的主要方法是改变课文原来的思想观点,让学生探究原来的思想观点的真正含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训练方式还有许多,运用哪一种方式因人而异,但不论运用哪一种方式,都要遵循语文教学“双基”训练的规律,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
四、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想象是创造的先导,是从模仿到创造的阶梯。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先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但是由于语文教学中有一些教材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会造成学生理解教材的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利用一个媒介,将教材变得生动丰富,进而让学生易于理解,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是很有利的。21世纪,多媒体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引进到教学上,它也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好媒介。因此,教师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要合理地使用网络资源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为了使学生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我利用下载的视频资料进行讲课,让学生清楚得看到漓江水平得像一面镜子,然后让学生去想象桂林山水的美,并让学生用笔把自己想到的桂林山水表达出来,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得到了充分培养。

回答(2):

你知道新中付是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