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鲁迅先生内容概括

2024-10-28 09:29:3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回忆鲁迅先生》本书主要对鲁迅先生的生活进行了记述。

内容概括:作者与鲁迅先生一家的生活中的小事,一点一点追忆鲁迅,去怀念他那种智慧、幽默、爽朗、平易近人、关爱他人,将鲁迅更拉近人们身边。描写具体而生动,语言朴实无华,人物神态等描写生动。 

内容简介:

  1.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2.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的走去。

  3. 鲁迅先生不大注意人的衣裳,他说:"谁穿什么衣裳我看不见的……"

  4. 鲁迅先生生病,刚好了一点,窗子开着,他坐在躺椅上,抽着烟,那天我穿着新奇的火红的上衣,很宽的袖子。

  5. 鲁迅先生说:"这天气闷热起来,这就是梅雨天。"他把他装在象牙烟嘴上的香烟,又用手装得紧一点,往下又说了别的。

  6. 许先生忙着家务跑来跑去,迹燃也没有对我的衣裳加以鉴赏。

  7. 以后也住到北四川路来,就每夜饭后必到大陆新村来了,刮风的天,下雨的天,几乎没有间断的时候。

  8.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

  9. "字不一定要写得好,但必须得使人一看了就认识,青年人现在都太忙了……他自己赶快胡乱写完了事,别人看了三遍五遍看不明白,这费了多少工夫,他不管。反正这费的工夫不是他的。这存心是不太好的。"

  10. 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11. 鲁迅先生的记忆力非常之强,携稿他的东西从不随便散置在任何地方。

  12. 正说着那矮胖胖的保姆走下楼梯来了,和我们打了个迎面。

  13. 鲁迅先生出书的校样,都用来揩桌子,或做什么的。请客人在家里吃饭,吃到半道,鲁迅先生回身去拿来校样给大家分着,客人接到手里一看,这怎么可以?鲁迅先生说:

  14. "擦一擦,拿着鸡吃,手是腻的。"

  15. 到洗澡间去,那边也摆着校样纸。

  16. 许先生从早晨忙到晚上,在楼下陪客人,一边还手里打着毛线。不然就是一边谈着话一边站起来用手摘掉花盆里花上已干枯了的叶子。许先生每送一个客人,都要送到楼下的门口,替客人把门开开,客人走出去而后轻轻地关了门再上楼来。

  17. 来了客人还要到街上去买鱼或鸡,买回来还要到厨房里去工作。

  18. 鲁迅先生临时要寄一封信,就得许先生换起皮鞋子来到邮局或者大陆新村旁边的信筒那里去。落着雨的天,许先生就打起伞来。

  19. 许先生是忙的,许先生的笑是愉快的,但是头发有些是白了的。

  20. 夜里去看电影,施高塔路的汽车房只有一辆车,鲁迅先生一定不坐,一定让我们坐。许先生,周建人夫人……海婴,周建人先生的三位女公子。我们上车了。

  21. 鲁迅先生和周建人先生,还有别的一二位朋友在后边。

  22. 看完了电影出来,又只叫到一部汽车,鲁迅先生又一定不肯坐,让周建人先生的全家坐着先走了。

  23. 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24. 海婴从三楼下来,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

  25. "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26. 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27. 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边睡着了。

  28. 鲁迅先生有点踌躇了,到底向前走呢?还是回过头来走?本来回学堂不止这一条路,这不过是最近的一条就是了。

  29. 鲁迅先生仍是向前走,到底要看一看鬼是什么样,虽然那时候也怕了。

  30. 鲁迅先生就用了他的硬皮鞋踢出去。

  31. 那白影噢的一声叫出来,随着就站起来,鲁迅先生定眼看去,他却是个人。

  32. 鲁迅先生说在他踢的时候,他是很害怕的,好像若一下不把那东西踢死,自己反而会遭殃的,所以用了全力踢出去。

  33. 原来是个盗墓子的人在姿隐虚坟场上半夜做着工作。

  34. 鲁迅先生说到这里就笑了起来。

  35. "鬼也是怕踢的,踢他一脚就立刻变成人了。"

  36. 我想,倘若是鬼常常让鲁迅先生踢踢倒是好的,因为给了他一个做人的机会。

  37. 从福建菜馆叫的菜,有一碗鱼做的丸子。

  38. 海婴一吃就说不新鲜,许先生不信,别的人也都不信。因为那丸子有的新鲜,有的不新鲜,别人吃到嘴里的恰好都是没有改味的。

  39. "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

  40. ……

  41. 以后我想起这件事来,私下和许先生谈过,许先生说:"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那怕一点点小事。"

  42. 鲁迅先生包一个纸包也要包到整整齐齐,常常把要寄出的书,鲁迅先生从许先生手里拿过来自己包。许先生本来包得多么好,而鲁迅先生还要亲自动手。鲁迅先生的习惯与别人不同,写文章用的材料和来信都压在桌子上,把桌子都压得满满的,几乎只有写字的地方可以伸开手,其余桌子的一半被书或纸张占有着。

  43. 鲁迅先生的文章,多半是在这台灯下写的。因为鲁迅先生的工作时间,多半是在下半夜一两点起,天将明了休息。

  44. 卧室就是如此,墙上挂着海婴公子一个月婴孩的油画像。

  45. 春天,海婴在花园里掘着泥沙,培植着各种玩艺。

  46. 三楼则特别静了,向着太阳开着两扇玻璃门,门外有一个水门汀的突出的小廊子,春天很温暖地抚摸着门口长垂着的帘子,有时候帘子被风打得很高,飘扬的饱满得和大鱼泡似的,那时候隔院的绿树照进玻璃门扇里来了。

  47. 海婴坐在地板上装着小工程师在修着一座楼房,他那楼房是用椅子横倒了架起来修的,而后遮起一张被单来算做屋瓦,全个房子在他自己拍着手的赞誉声中完成了。

  48. 冬天烧过的火炉,三月里还冷冰冰地在地板上站着

  49. 海婴不大在三楼上玩的,除了到学校去,就是在院子里踏脚踏车,他非常喜欢跑跳,所以厨房,客厅,二楼,他是无处不跑的。

  50. 三楼整天在高处空着,三楼的后楼住着另一个老女工,一天很少上楼来,所以楼梯擦过之后,一天到晚干净得溜明。

  51. 1936年3月里鲁迅先生病了,靠在二楼的躺椅上,心脏跳动得比平日厉害,脸色略微灰了一点。

  52. 许先生正相反的,脸色是红的,眼睛显得大了,讲话的声音是平静的,态度并没有比平日慌张。在楼下,一走进客厅来许先生就告诉说:

  53. "周先生病了,气喘……喘得厉害,在楼上靠在躺椅上。"

  54. "来了吗?"鲁迅先生睁一睁眼睛,"不小心,着了凉……呼吸困难……到藏书的房子去翻一翻书……那房子因为没有人住,特别凉……回来就……"

  55. 许先生看周先生说话吃力,赶快接着说周先生是怎样气喘的。

  56. 医生看过了,吃了药,但喘并未停,下午医生又来过,刚刚走。

  57. 许先生轻轻地在楼梯上走着,许先生一到楼下去,二楼就只剩了鲁迅先生一个人坐在椅子上,呼喘把鲁迅先生的胸部有规律性地抬得高高的。

  58. 鲁迅先生必得休息的,须藤老医生是这样说的。可是鲁迅先生从此不但没有休息,并且脑子里所想的更多了,要做的事情都像非立刻就做不可,校《海上述林》的校样,印珂勒惠支的画,翻译《死魂灵》下部;刚好了,这些就都一起开始了,还计算着出三十年集。

  59. 鲁迅先生知道自己的健康不成了,工作的时间没有几年了,死了是不要紧的,只要留给人类更多,鲁迅先生就是这样。

  60. 不久书桌上德文字典和日文字典又都摆起来了,果戈里的《死魂灵》又开始翻译了。

  61. 鲁迅先生的身体不大好,容易伤风,伤风之后,照常要陪客人,回信,校稿子。所以伤风之后总要拖下去一个月或半个月的。

  62. "看吧,一边陪着你们谈话,一边看校样的,眼睛可以看,耳朵可以听……"

  63. 有时客人来了,一边说着笑话,一边鲁迅先生放下了笔。有的时候也说:"就剩几个字了……请坐一坐……"

  64. 1935年冬天许先生说:

  65. "周先生的身体不如从前了。"

  66. 有一次鲁迅先生到饭馆里去请客,来的时候兴致很好,还记得那次吃了一只烤鸭子,整个的鸭子用大钢叉子叉上来时,大家看着这鸭子烤得又油又亮的,鲁迅先生也笑了。

  67. 别人以为鲁迅先生也是喝多了酒吧!

  68. 许先生说,并不是的。

  69. "周先生的身体是不如从前了,吃过了饭总要阖一阖眼稍微休息一下,从前一向没有这习惯。"

  70. 周先生从椅子上站起来了,大概说他喝多了酒的话让他听到了。

  71. "我不多喝酒的,小的时候,母亲常提到父亲喝了酒,脾气怎样坏,母亲说,长大了不要喝酒,不要像父亲那样子……所以我不多喝的……从来没有喝醉过……"

  72. 有人抢到手的还在保存着的苹果,奉献出来,鲁迅先生没有吃,只在吸烟。

  73. 希望鲁迅先生多吃一口,多动一动筷,多喝一口鸡汤。鸡汤和牛奶是医生所嘱的,一定要多吃一些的。

  74. 有一天许先生用着波浪式的专门切面包的刀切着一个面包,是在客厅后边方桌上切的,许先生一边切着一边对我说:

  75. "劝周先生多吃些东西,周先生说,人好了再保养,现在勉强吃也是没用的。"

  76. 许先生接着似乎问着我:

  77. "这也是对的。"

  78. 许先生由楼上回来还说呢:

  79. "周先生平常就不喜欢吃汤之类,在病里,更勉强不下了。"

  80. 那已经送上去的一碗牛奶又带下来了。

  81. 许先生似乎安慰着自己似的:

  82. "周先生人强,欢喜吃硬的,油炸的,就是吃饭也喜欢吃硬饭……"

  83. 许先生楼上楼下地跑,呼吸有些不平静,坐在她旁边,似乎可以听到她心脏的跳动。

  84. 鲁迅先生开始独桌吃饭以后,客人多半不上楼来了,经许先生婉言把鲁迅先生健康的经过报告了之后就走了。

  85. 鲁迅先生在楼上一天一天地睡下去,睡了许多日子就有些寂寞了,有时大概热度低了点就问许先生:

  86. "有什么人来过吗?"

  87. 看鲁迅先生精神好些,就一一地报告过。

  88. 有时也问到有什么刊物来。

  89. 鲁迅先生病了一个多月了。

  90. 证明了鲁迅先生是肺病,并且是肋膜炎,须藤老医生每天来了,为鲁迅先生先把肋膜积水用打针的方法抽净,共抽过两三次。

  91. 这样的病,为什么鲁迅先生自己一点不晓得呢,许先生说,周先生有时觉得肋痛了就自己忍着不说,所以连许先生也不知道,鲁迅先生怕别人晓得了又要不放心,又要看医生,医生一定又要说休息。鲁迅先生自己知道做不到的。

  92. 福民医院美国医生的检查,说鲁迅先生肺病已经二十年了。这次发了怕是很严重。

  93. 许先生告诉我的,她也不知道鲁迅先生为什么常常看这小画。

  94. 鲁迅先生以为自己好了,别人也以为鲁迅先生好了。

  95. 准备冬天要庆祝鲁迅先生工作三十年。

  96. 又过了三个月。

  97. 1936年10月17日,鲁迅先生病又发了,又是气喘。18日,终日喘着。

  98. 十九日的下半夜,人衰弱到极点了。天将发白时,鲁迅先生就象他平日一样,工作

  99. 完了,他休息了。

作者笔下的鲁迅:

坦率、敏捷、和善、幽默、爽朗、对青年严格要求的同时又深切关爱 生活平凡随意,为人宽厚仁爱,待友真诚悉心,意志坚定,伟大而平凡。

拓展资料:

《回忆鲁迅先生》是一本描写鲁迅先生生平的书。作者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现哈尔滨市呼兰区)人,原名张乃莹,"萧红"是她发表《生死场》时使用的笔名,另有悄吟、玲玲、田娣等笔名。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她的作品虽没有直接描述她的经历,却使她在女性觉悟的基础上加上一层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她把"人类的愚昧"和"改造国民的灵魂"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她是在"对传统意识和文化心态的无情解剖中,向着民主精神与个性意识发出深情的呼唤"。萧红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应该说直接影响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的是萧军的出现,并走进了她的生活。

回答(2):

《回忆鲁迅先生》内容概括如下:

文中主要描写了鲁迅先生的三件事。

第一件事:鲁迅先生的课,让我受到很大的教育。

表现了鲁迅先生热爱祖国,他教导学生以“爱祖国”为中心进行创作。

第二件事:鲁迅先生“耳上夹铅笔”是为了改讲义的错别字。

表现了鲁迅先生教学上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

第三件事:鲁迅先生非常自然地在路边摊站着吃饭。

表现了鲁迅先生和人民平起平坐,不骄傲,和人民打成一片。


拓展资料:

《回忆鲁迅先生》是一本描写鲁迅先生生平的书。作者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本书主要对鲁迅先生的生活进行了记述。

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学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廼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

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耐知。1932年,结识萧军。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岁哪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乎亩码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回答(3):

《回忆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写的,文章回忆了鲁迅的四件事: 
1、 鲁迅先生关心帮助青年.

2、 鲁迅先生踢鬼的故事.

3、 鲁迅先生带病坚持工作.

4、许广平先生照顾鲁迅、勤俭持家.

拓展资料

作者简介

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现哈尔滨市呼兰区)人,原名张乃莹,“萧红”是她发表《生死场》时使用的笔名,另有悄吟、玲玲、田娣等笔名。

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扒橘者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却以柔春薯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

她的作品虽没有直接描述她的经历,却使她在女性觉悟的基础上加上一层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她把“人类的愚昧”和“改造国民的灵魂”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她是在“对传统意识和文化心态的无情解剖中,向着民主精神与个性意识发出深情的呼唤”。

萧红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应该说直接影响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的是萧军的出现,并走进伍辩了她的生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回忆鲁迅先生

回答(4):

《回忆鲁迅先生》主要内容及写作特点

《回忆鲁迅先生》 萧红 现代小说家,著有《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主要内容:作者与鲁迅先生一家的生活中的小事,一点一点追忆鲁迅,芦誉去怀念他那种陪亩段智慧、幽默、爽朗、平易近人、关爱他人,将鲁迅更拉近人们身边。

写作特点:描写具耐租体而生动,语言朴实无华,人物神态等描写生动。 

作者笔下的鲁迅:坦率、敏捷、和善、幽默、爽朗、对青年严格要求的同时又深切关爱 生活平凡随意,为人宽厚仁爱,待友真诚悉心,意志坚定,伟大而平凡。

回答(5):

内容主要涉及鲁迅先生饮食起居,待人待物,读书写作,休闲娱乐,特别是外人知之甚少的病中生活。

《回忆鲁迅先生》是一本描写鲁坦毕迅先生生平的书。作者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本书主要对鲁迅先生的生活进行了记述。

拓展资料:

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学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廼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

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2年,结识萧军。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鲁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竖野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让纤芹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回忆鲁迅先生——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