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下午2点到3点出生的,是什么时辰

我是下午2点到3点出生的,是什么时辰
2024-10-31 07:33:29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是未时。未时对应时间:13:00-15:00

十五时辰制相关:

其名称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还、铺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昏。参阅《淮南子.天文训》。

百刻制相关:

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可能起源于商代。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扩展资料:

时辰的相关内容:

在中国古代,人们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应于今天的二十四小时。半夜十一点到一点的时间为子时,一点到三点为丑时,三点到五点为寅时,其余的以此类推。

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所以,当钟表刚刚传入中国时,就有人把一个时辰叫做“大时”,新时间的一个钟点叫做“小时”。以后,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也就消失了,而“小时”却沿用至今。

刻———古代用漏壶计时。

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时辰

回答(2):

下午2点到3点出生的是未时,又称日昳、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羊在这段时间吃草。

在我国古代,基于日月运行以及人类的生活习俗和生产活动规律划分的分段计时制度,是沿用历史最悠久的古代计时法。

分段计时制度下,人们最为熟悉的“十二时辰制”大约产生于汉武帝太初改历以后,由当时参加改历的天文学家首先提出。

十二时辰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将历法上的12月名称应用到天文方位上。北方为子位,南方为午位,东方为卯位,西方为酉位,一昼夜太阳运行12个方位回到原处,这样便产生了太阳位于一个辰位为一个时辰的概念,一昼夜为12个时辰,人们便可以用太阳在天空所处的方位来确定时间。

这套计时方法为人们所接受并沿用下来,《汉书·翼奉传》中载有元帝初元元年“日加申”,意为太阳位于申的时刻,后又进一步简化为“午时”等,用十二地支单独命名。此外,人们还用“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这样更加形象的别称,分别对应子时、丑时、寅时等十二时辰,具体对应如下:

子时:晚上23点-凌晨1点,夜半,又名子夜、中夜,鼠在这时间最活跃。

丑时:凌晨1点-凌晨3点,鸡鸣,又名荒鸡,牛在这时候咀嚼白天没消化的食物。

寅时:凌晨3点-凌晨5点,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老虎在此时最猛。

卯时:凌晨5点-上午7点,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辰时:上午7点-上午9点,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月亮又称玉兔,在这段时间还在天上。相传这是“群龙行雨”的时候。

巳时:上午9点-上午11点,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蛇在这时候隐蔽在草丛中。

午时:上午11点-中午13点,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这时候太阳最猛烈,阳气达到极限,阴气将会产生,而马是阴类动物。

未时:中午13点-下午15点,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羊在这段时间吃草。

申时:下午15点-下午17点,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猴子喜欢在这时候啼叫。

酉时:下午17点-晚上19点,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鸡於傍晚开始归巢。

戌时:晚上19点-晚上21点,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狗开始守门口。

亥时:晚上21点-晚上23点,人定,又名定昏等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夜深时分猪正在熟睡。

回答(3):

下午2:00~3:00之间属于未时。

十二时辰由十二个特定的时间名词构成。十二个时辰: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子时——晚11点钟到凌晨1点钟;


丑时——1点钟至3点钟;


寅时——3点钟至5点钟;


卯辰——5点钟至7点钟;


辰时——7点钟至9点钟;


巳时——9点钟至11点钟;


午时——11点钟至下午1点钟;


未时——13点钟至15点钟;


申时——下午3点钟至5点钟; 


酉时——下午5点钟至7点钟;


戌时——下午7点钟至晚9点钟;


亥时——晚9点钟至11点钟。


一日有十二辰(一时辰合现代2小时),一时辰有八刻(一刻合现代15分钟),一刻有三盏茶(一盏茶合现代5分钟),一盏茶有两炷香(一炷香合现代2分30秒),一炷香有五分(一分合现代30秒),一分有六弹指(一弹指合现代5秒),一弹指有十刹那(一刹那合现代0.5秒)。

回答(4):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13时至15时)。

回答(5):

12点到2点是午时,2点到4点是未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