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原型批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文艺批评流派。 其主要创始人是加拿大诺思洛普·弗莱,原型批评的理论基础主要是荣格的精神分析学说和弗雷泽的人类学理论。
原型的原意是最初的形式,弗莱认为最初的文学样式是神话,而神话就是"某种类型的故事,讲述主角是神或比人类力量更为强大的存在物的故事"。弗莱认为,文学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它全部关注的主题,正在于此:"在每一个时代,对于作为沉思者的诗人而言,他们深切关注人类从何而来、命运如何、最终愿望是什么;深切关注属于文学能够表达出来的任何其它更大的主题,他们很难找到与神话主题不一致的文学主题"。
格将集体无意识的内容称为原始意象,原始意象的同义词就是原型。荣格主张原型就是人类长期心理积淀中未被直接感知到的集体无意识的显现,因而是作为潜在的无意识进入创作过程的,但它们又必须得到外化,最初呈现为一种"原始意象"。在远古时代表现为神话现象,然后在不同时代通过无意识激活为艺术形象,这些原始意象及原型之所以能够保存下来,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文艺这个载体。因为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他们不断地以本原的形成反复出现在艺术作品和诗歌中。
原型批评试图发现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各种意象、叙事结构和人物类型,找出她们背后的基本形式,即原型。批评家强调作品中的神话类型,认为这些深化同具体的作品比较起来是更基本的原型,并把一系列原型广泛应用于对作品的分析、阐释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