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让公鸡不打鸣?

2025-04-15 05:58:05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公鸡不再打鸣,可以切除其分泌激素的腺体,这样它们就不会再打鸣了;如果有兴趣还可以尝试调整其生物钟等方法

公鸡打鸣原因:

1、由于经过一夜的黑暗看到光线兴奋的生理作用,

2、想要吸引母鸡的注意,

3、争夺地盘的必要警告手段,

4、雄性激素的刺激作用。

回答(2):

虽然有人指出,家鸡对光线刺激敏感,光线强度的变化导致其打鸣。但是,鸡可不是为了给人们当闹钟而生的。家鸡的祖先是原鸡,属于雉鸡类(鸡形目鸟类),其领域性较强,优势雄性独占一群雌性,鸣叫意味着标记领地和向其他雄性展示其领导地位(鸡类也像猕猴那样有严格的“社会身份等级”)。此外,不同家族群之间和家族群内的鸣叫也是一种通讯行为,是群体或个体间交流的途径之一。
从生理学角度讲,鸟类的发声器官为鸣管,是特化的气管,鸣管内外侧的管壁是鸣膜,鸣管外侧还附着鸣肌,二者的震动和收缩使鸟类发声,喉门的软骨则可调节声调。公鸡和母鸡的鸣管并无明显差异。不过,公鸡打鸣还与激素、内分泌的调节有关。如果将雄激素注入母鸡体内时,母鸡也可像公鸡那样鸣叫。
公鸡打鸣,母鸡下蛋,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但是公鸡为什么会打鸣呢?原来,除了枭(猫头鹰)、鹄(一类类似于枭的猛禽,它们的区别是枭的头部有两朵像猫耳的羽毛,而鹄没有)等少数鸟类外,其它的鸟在夜间都是看不到东西的。公鸡也是一样,在夜里,它们随时都有可能受到攻击,所以感到非常不安。到了清晨,公鸡的眼睛又能够看得到东西了,于是兴奋得不得了。为了表达这种兴奋的心情,就兴奋地打起鸣来。这也是公鸡对于光刺激的一种本能反应。经过很长的时间,早上打鸣已成为公鸡的一种习性保存下来。现在,即使将公鸡放到黑暗的地方,让它看不到光线,到了清晨,它还是一样要打鸣的。此外,公鸡也是一种很好斗的动物,它通过打鸣来告诫其它的公鸡,不要到它的领地来,否则就不客气了。公鸡还通过打鸣来引起母鸡的注意,来提醒母鸡,这有一个美男子,可千万不要到别的地方去。总之,公鸡打的鸣有很多不同的含意,因此啼叫的方式也有很大区别。如果同学们经常侧耳倾听,就能发现其中的奥妙。
反推之,给它注射雌性激素也许会让它不打鸣
不让公鸡见到光线
也可以

回答(3):

很简单。
1.宰了;
2.阉了;
3.蒙住鸡耳朵(绝对有用);
4.鸡叫有部分原因是饿了;
5.喂安眠药。不过听起来是走地鸡?别喂药

回答(4):

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打死!我刚刚打死两只!晚上直接煲汤了!安排

回答(5):

公鸡打鸣是它的天性,用药物让公鸡不打鸣的话比一只鸡都贵,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