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
金属性渐弱,非金属性渐强,最高氧化物的水化 物的碱性渐弱,酸性 渐强,呈周期性变化。这是由于在一个周期内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核对外层电子引力渐强,使元素原子失电子渐难,得电子渐易,故有此变化规律。
1简单微粒半径的比较方法
原
子
半
径
1.电子层数相同时,随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减小
例:rna>rmg>ral>rsi>rp>rs>rcl
2.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随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增大。
例:rli<rna<rk<rrb<rcs
离
子
半
径
1.同种元素的离子半径:阴离子大于原子,原子大于阳离子,低价阳离子大于高价阳离子.
例:rcl->rcl,rfe>rfe2+>rfe3+
2.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例:ro2->rf->rna+>rmg2+>ral3+
3. 带相同电荷的离子,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
例:rli+<rna+<rk+<rrb+<rcs+;ro2-<rs2-<rse2-<rte2-
4. 带电荷、电子层均不同的离子可选一种离子参照比较。
例:比较rk+与rmg2+可选rna+为参照可知rk+>rna+>rmg2+
2.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金
属
性
比
较
本质
原子越易失电子,金属性越强。
判
断
依
据
1.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越靠前,金属性越强。
2.单质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越剧烈,金属性越强。
3.单质还原性越强或离子氧化性越弱,金属性越强。
4.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5.若xn++y x+ym+ 则y比x金属性强。
非
金
属
性
比
较
本质
原子越易得电子,非金属性越强。
判
断
方
法
1.与h2化合越易,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
2.单质氧化性越强,阴离子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越强。
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4.an-+b bm-+a 则b比a非金属性强。
元素周期表从左到右,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即还原性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元素周期表从上到下,元素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即还原性逐渐增强,氧化性逐渐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