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阶段,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境外地质工作已经转型,重点开展一些能够发挥国际领导作用的全球项目,并且整体的工作也从供应驱动转向需求驱动,从矿产调查评价转向环境和水资源调查。但是,在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历史上,也曾经开展了大量的以境外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为重要内容的境外地质工作,实际上,他们在这个发展阶段的境外地质工作对我们更有借鉴意义。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系统评价了美国地学在国际领域的三大历史作用,一是制定国家外交政策,二是保障国家经济权益,三是维护国家科学权益。该委员会的研究报告最后得出三条结论:第一,需要加强国际地学工作以支持美国的国家利益;第二,在制定美国国家外交政策时需要更有效地利用地学家及其地学知识;第三,通过提高美国地学家在美国国际项目中的参与程度,可以进一步强化美国的经济利益和科学利益。
(一)美国外交政策中的国际地学活动
国际地学计划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实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国际贸易、对外投资、原材料、海底资源开采、国际边界划分等问题,均涉及相应的地质工作。有害废物处置、减轻环境危害、土地利用、减灾防灾等活动,均需要地学知识。这些国际问题以及其他许多国际问题的政策,必须基于大量的地学信息和地学家意见。
能源和矿产安全供应对于美国非常关键,在几次供应中断危机中,由于国际地学知识不足使美国外交应对失当。随着美国矿产对外依存度的提高,需要开展更多的国际地学项目。特别是,对发展中的资源国进行地学援助计划,以评价并稳定其供应能力。
美国地学计划和倡议,对外交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开始于1945年的对巴西铁矿石资源的系统调查,旨在加强美国与那些重要的战略矿产供应国的伙伴关系的重要手段。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在土耳其、伊朗和巴基斯坦开展的地质和矿产项目,是美国在中央条约组织(CENTO)国家中双边安全战略的一部分,美国国务院专门强调,在CENTO平台设立矿产开发工作组。1982年和1984年由美国地调局和夏威夷大学开展的西南太平洋油气资源海洋调查,是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三方安全条约的任务之一。报告分析了地学国际作用的演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对矿产资源的全球争夺成为世界政治和美国外交关系的重要因素,这期间,美国政府聘用了3名杰出的地质学家(C.K.Leith,G.O.Smith和J.E.Spurr)作为政府顾问。并且这3位地学家提出的建议,对美国外交政策和矿产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发挥了卓越的贡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特别是在“国联”(联合国前身)中,3名地学顾问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同时,促成了在1928年成立了国家矿产顾问委员会。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邻近,地学家提出预防矿产供应中断的建议,于是1939年美国建立了战略矿产储备,1942年,当时的经济福利局资助了1个计划,到拉美采购矿产并鼓励拉美的矿业开发。在这些活动中,美国地学家作为政府顾问,作为拉美采购委员会成员,或者作为美国政府代表去资源国调查。
美国对拉美矿产生产和供应的关注,导致美国地学家首次大规模开展境外地质工作,其方式是通过1938年成立的部门间科学和文化合作委员会(ICSCC)。美国地学家开始在拉美国家开展矿产调查评价,包括圈定战略矿产的位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经济福利局及其更名后的对外经济管理局也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期间,美国地调局组织了60多位资深的地质学家,在16个拉美国家开展了矿产调查评价。此外,政府还委派了大量地质学家,在欧洲、非洲、亚洲、南美和西太平洋开展地形分析、工程研究和水文调查,以支持现实和潜在的军事目的。这导致美国地调局组建了军事地质分局,支持美国军事部门的战略规划。
(二)美国地质调查局支撑开发利用国外矿产资源
利用经济援助和技术合作,为美国跨国公司的矿业跨国经营打开通道,打开市场,为跨国公司的投资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并为跨国公司的投资和经营决策提供充分的、有效的信息服务。
1.在技术援助和经济合作的名义下输出矿业资本,对全球矿产资源加强资本和技术控制
(1)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明确委托早在1879年成立的美国地质调查局,在探明矿产资源能够导致跨国矿业公司进行投资的国家进行矿产资源评估。
(2)美国国务院声称要利用地质调查局作为推行外交政策的工具。
(3)美国国务院要求内政部对有关外派外交人员进行矿产资源方面的培训。
这样,美国在全球矿产战略方面的战略意图,昭然若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府推行的“国际地质计划”,就是利用自己的地质勘查技术优势,以“援助”为条件获取受援国的矿产资源信息,为美国的境外投资和矿产品贸易选择目标。在执行“国际地质计划”过程中,发现了哥伦比亚、巴基斯坦和泰国的斑岩铜矿,哥伦比亚的铅、锌矿,泰国的大钾盐矿。在巴西、菲律宾、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利用各种先进技术,对这些国家的铬、锰、镍和铁等资源进行了详细的评价。通过对沙特阿拉伯区域地质填图的援助,强化了它在沙特石油业中的地位。
美国地质调查局与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资源国,在矿产资源形势分析、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合作。但其目的是,为美国的经济和政治利益服务,为跨国公司的矿业跨国经营服务,降低企业在国外勘查开发的风险。美国地质调查局的这项工作卓有成效。
2.建立和维护全球矿产资源信息系统,为跨国公司的矿业跨国经营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
让我们仅看看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出版物系列。主要包括:分析标准;通报;通讯;数字化数据系列;矿产实况与问题;地质调查系列;信息手册;矿物原料流;金属工业指标;矿产品概要;矿产工业调查;矿产年报;公开文档系列;调研报告系列;定期统计信息;统计和信息;矿产品专门研究报告;国别专门研究报告;矿产资源在线空间数据;图件系列;矿产年鉴;矿床模型系列;矿产资源可得性系统;全球重要矿产矿床数据库;战略矿产国际清单……不胜枚举。特别是收集、整理、提供国外地质矿产资源条件、矿业政策、法规,以及税收金融等方面的信息,对各国投资环境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编制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探开发投资指南等。美国地调局有百余名专家专门负责矿种(全球)和国别(世界各国),对于全世界矿产资源的资源/储量,供给、需求、消费以及消费结构等,进行持续监视,对于世界上的矿山进行系统监视,这一方面是为制定美国的资源对内对外总体战略提供依据,另外,也可以减少美国企业境外运作的风险。美国地质调查局这些产品的用户主要是矿业公司。如2009年地调局就其所建立的矿产资源数据库(MRDS,此数据库建立于1972年,内含全世界95000多个矿床、矿点的信息)的用户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是:矿业公司(经营决策)(35%)、政府机关(20%)、公众(30%)、其他私人部门(15%)。
3.通过跨国矿业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对矿业权市场的角逐,对主要资源国的矿产资源进行强有力的资本控制和技术控制
美国的跨国矿业公司领世界潮流。从地缘上,各地区一般都是美国公司率先进入的,由此而获得巨大利益。加拿大的矿业发展,靠的是美国的矿业公司;澳大利亚的矿业发展,靠的还是美国垄断资本。这一轮世界范围矿业法调整后,最早进入拉美勘查开发的,仍然是美国(和加拿大),最早深入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这些转轨国家的,还是美国的矿业公司。从勘查开发商业文化上,美国跨国矿业公司所实行的简直就是国际惯例,这又给美国公司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在国外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跨国公司中,美国公司的后台又是最硬的。自1993年以来,国际矿业界流行并购,每年的并购额均在150亿美元以上,涉及的大型矿业项目和矿业权数十个,也是由美国矿业公司主宰的。这样,即便是美国政府对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不给任何的财政、金融和税收优惠政策,也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的矿业公司在国际上有竞争力,何况美国政府还根据国内资源供求状况,对于到境外勘查开发国内短缺的矿产实行优惠的耗竭补贴政策,实际上是从税前扣除勘查支出,给予企业税收优惠。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还曾一度实行过风险勘查开发补助金制度。此外,美国还有世界上最完善的资本市场,最健全的矿业信息市场,最发达的矿业中介组织,这样,美国的矿业公司运行矿业权市场、矿业资本市场、矿产品市场,可以游刃有余。
(三)美国地质调查局开展的“全球矿产资源评价计划”
美国地质调查局正在开展一项国际性合作项目,评价全球未发现非燃料矿产资源的潜力。“全球矿产资源评价计划”(GMRAP)将研究和测试用于评价全球未发现矿产资源潜力的方法。项目的主要目标是,确定某几种未发现矿产资源的全球潜在分布地区,并且确定1km深度内这些未发现矿产资源的潜在数量。
目前,超过70种化学元素在100多种矿床类型中被发现。“全球矿产资源评价计划”项目第一批重点关注的矿种是:铜,铂族元素,钾盐资源。第二批评价考虑的矿种是铅、锌、镍、金和磷酸盐岩。
对于铜资源,重点评价斑岩铜矿和以沉积岩为容矿岩石的铜矿,这两种类型的矿床占全球铜资源的80%。铂族金属包括铂(Pt)、钯(Pd)、锇(Os)、铱(Ir)、钌(Ru)、铑(Rh)6种金属。铂族金属以其特别可贵的性能和资源珍稀而著称;与金、银合称“贵金属”。铂族金属供应相对稀缺,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环境保护意义,在高技术产业中也具有重要作用。这是美国地质调查局优先选择开展铂族金属调查评价的原因。钾盐与粮食安全有一定关系,美国钾盐的80%以上靠进口。这是美国地质调查局在第一批调查评价的矿种中就选择了钾盐的原因。
当前全球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取决于各种来源的矿产资源供应的充足性。尽管在近期非燃料矿产资源的供应从全球看不会出现短缺,但随着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将会大幅度增加。但是,矿产资源的全球发现难度加大,开发难度也日益加大,土地利用冲突也日益加剧,这是美国地质调查局开展“全球矿产资源评价计划”项目的背景和依据。
“全球矿产资源评价计划”(GMRAP)的目标是:①根据最新可得资料,对全球非燃料矿产资源进行连续性和综合性的信息分析;②研究提出并且不断改进开展大区域调查评价的方法;③研究提出用于分析全球矿产资源评价的新模型和预测性工具,并且将分析结果运用于解决可持续资源开发和环境管理相关问题;④通过将成矿作用研究和大地构造分析相结合,推动对成矿系统起源和演化的理解和认识;⑤通过加强政府间和非政府组织、矿业界的合作,推动全球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领域的国际合作。
美国地质调查局“全球矿产资源评价计划”(GMRAP)的组织:一是按矿产品类型组织;二是按地理区组织。为此,美国地质调查局和包括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内的众多国家的地质调查机构签订了相关的研究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