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说的倭寇都指哪些人,为什么它成了那时日本人的代称?

2024-11-03 19:19:1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倭寇是我国古代对来自海上的侵略者或抢掠者的一种特殊称谓,如果用专业一点定义解释,倭寇就是指:以日本为基地,活跃于朝鲜半岛及中国大陆沿岸的海上入侵者。曾经被归于海盗之类,但实际上其抢掠对象并不是船只,而是陆上城市。那么,我国古代的人为什么称这些侵略者为“倭寇”呢,它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倭寇”一词还是大有来历的,倭字为“人”字旁加一个“委”字,“委”在古代有“身材软缩、身材小一号”之意,它与单“人”旁合在一起,就指“身材矮小的人”,古代的“寇”与贼同意,拆开这个字就是“完”加一个“攴”,“完”在古代有家园完整之意,攴则有敲打之意。这两个字合起来就表示家园被敲打破碎。可见,用“倭寇”来给那些抢掠百姓的海外之贼命名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但从“倭寇”一词的定义看,明朝的倭寇应该是泛指侵略中国沿海的人,其中主要是指日本人,但这其中也包括一些反对大明王朝海禁政策或者是有其它目的的中国人,例如,明朝时著名的海盗头子王直(汪直)、徐海、毛烈、陈东、叶明(叶麻)、邓文俊、林碧川、沈南山等人。但“倭寇”在明朝主要指的还是那些侵略中国沿海地区的日本人。

但倭寇的产生与中日两国的国情有关,元明时期,由于日本国内分裂动荡,很多在日本国内混得不好的日本浪人,在巨大的经济利益和丰硕的物质回报的诱惑下,开始到中国、朝鲜沿海市镇挺而走险,而到了元末明初时,中国境内由于处在战乱时期,所以给了日本浪人可乘之机,明朝建立后,又实行海禁政策,日本则开始对中国大陆各种物资和货币产生更强烈的需求,因此到明朝中后期,倭寇侵扰明朝沿海地区的现象愈演愈烈,后来,直至戚继光、俞大猷等著名的抗倭将领历经多次征伐,才基本击灭盘踞在广东、南澳的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寇被最后荡平。

综上分析可知,“倭寇”一词始终伴随着侵略和抢掠现象,它是古代中日两国不友好的代名词,同是它也成了那些幻想侵略中国的日本人的代名词,因此,可以肯定地说明朝所说的倭寇主要指的还是日本人。(文/讲史论教)

回答(2):

网上带风向的“思想家”虽然多,但倭寇其实都是日本浪人,身高等特征非常容易识别,当时日本是战国,作战经验丰富,且浪人走投无路,人命不值钱,,
更重要的是,倭寇指的是上岸登录劫掠的,而不是在船上跑走私的,说中国人雇佣这些人在沿海劫掠?一堆独立思考们想些什么呢,别说古代了,你去混混现代黑道试试,闭门造车么,胡乱倒黑水显得你们智商高?
海盗不会劫掠岸上,原因很简单,当时的海盗吃得很饱,明朝走私船很多,另外盗亦有道,那些海盗根本不会进攻大明,而且都是自称大明人,
比如海盗之王---汪直就一直努力求招安,他进攻大明?郑芝龙虽然在明朝灭亡后投靠了清朝,但之前是效忠明朝的,网上到处带方向的,想想也知道都是些什么人。

北方胡人劫掠中国,怎么没人说胡人是七成中国人呢,只要惹到日本,乖乖,一大群独立思考者们就跳起来维护,乖乖,讲他们的大日本作战强是他们,讲里面七成是中国人也是他们,大明这类奏章为自己开脱很常见啊,乖乖,说中国历史不靠谱是这些人,但是只要能泼中国人黑水,同样这群独立思考者们又拿来当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