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性格不全是由基因决定。
性格形成的因素很复杂和细碎,如果概括出其形成的主要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分别是基因遗传因素,成长期发育因素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因素。可以说它既有来自于本身的因素,同时也具备着相应的环境影响。
性格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经形成便比较稳定,它会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表现出来。性格具有稳定性并不是说他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塑的。性格在一个人的生活中形成后,生活环境的重大变化一定会带来他性格特征的显著变化。
性格不同于气质,它受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有明显的社会道德评价的意义,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风貌。所以,气质更多地体现了人格的生物属性,性格则更多地体现了人格的社会属性,个体之间的人格差异的核心是性格的差异。
过对当事人的性格进行分析,进而了解产生心理困惑的性格因素,同时根据性格的特点,指导当事人去规范自己的性格,进而解决心理困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性格
现在流行一种说法,那就是性格是由基因决定的,支撑这种说法的理由就是有什么样的?父母亲就有什么样的孩子,但是事实上,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那么为什么在某些家庭,父母是什么样的,孩子就会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就来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充分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在孩子还没有上学之前,孩子的许多语言和行为都会受父母的影响,比如说平时如果父母容易生气的话,那么就很有可能会导致这个孩子也会学着父母一样生气。
还有一些家庭平时相处非常和睦,丈夫非常爱自己的妻子,父母亲也十分的关爱孩子,这样子的家庭关系会给孩子在生活上和思想上带来巨大的影响,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孩子会因为父亲比较爱母亲而热爱自己的母亲,对母亲很尊重,在这样的家庭成长的孩子长大以后很有可能很有爱心,也比较体贴,特别是非常孝顺父母。
有一些家庭,父母亲时常在外出差,将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照顾,这样的孩子可能会在幼年时期比较听话,或者是在幼年时期非常的孤独与自闭,那些因为爸爸妈妈不在身边儿,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孩子,还有可能长大以后就会叛逆,做一些让父母亲很生气的行为,其实这个时候小孩子是想得到爸爸妈妈的注意。
其实基因决定性格,这一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有些孩子在性格上可能和父母亲有一点儿相似,但是这绝不是基因在起着关键作用,这是因为父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亲的思想和行为会在无形之中影响孩子,比如说有一些父母亲平时比较小气,而小孩儿在幼年时期学习能力是比较强的,在这样的家庭成长出来的孩子可能以后就会精打细算,在行为上也表现得非常小气。
决定性格的不仅仅是父母亲,父母亲只是起着一个关键的作用,孩子性格和孩子所成长的环境,身边的人也有着莫大的关系,孩子在学校接受的教育,老师的为人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性格,所以说决定孩子性格的不是基因,而是后天的环境。
摘要 : 最近,生物心理学家发现,性格怎样,不单跟后天的道德教化有关,还跟你的基因有关。人体内有一种编码5-羟色胺转运体蛋白的5-HTTLPR基因与焦虑、抑郁等情绪密切相关。
最近,生物心理学家发现,性格怎样,不单跟后天的道德教化有关,还跟你的基因有关。人体内有一种编码5-羟色胺转运体蛋白的5-HTTLPR基因与焦虑、抑郁等情绪密切相关。
是什么驱使人们停下脚步,去帮助那些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人呢?你也许会说这是道德教化的功劳。但一派热衷从生物遗传学角度寻找答案的心理学家正在尝试用更为严谨的科学回答这一问题。在他们看来,答案其实隐藏在我们身上的一些特殊基因中。正是这些基因变体的多态性在影响着我们的情绪以及对待他人的方式。
5-HTTLPR基因与焦虑密切相关:
5-HTTLPR基因有长短两种形态,携带5-HTTLPR长等位基因的人更少焦虑,更为乐观,有同情心,也更乐于助人。人性的善恶和人生态度,真的是天生的吗?
这方面的成果近年有很多。最近全世界研究者探讨的热点,是一种被称为5-HTTLPR (5-羟色胺转运体)的基因。有研究者认为,这种基因变体的不同长/短(L/S)等位基因组合,影响着我们的焦虑、抑郁水平,影响着我们对生活快乐程度的感受,继而影响到我们是否会采取亲社会的行为,是否是一个有同情心、乐于助人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