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如果不愿意和身边的人讲话,为什么他会这个样子?

2024-11-23 01:31:15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渴望表达是人类天生的一种能力和需要,而不敢表达的人往往意味着——在他们早年与养育者的互动中,遭遇过表达创伤:

表达出了自己,但是没有人理睬;

或是,经常被人否定或嘲弄;

或是,总是被人不接纳甚至攻击.....

当我们在咨询室里跟小雅探讨起她人生中对于“表达自己”的最原始的记忆和感受时,这个姑娘突然变得很生气。

她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的一些难过的记忆:每当自己表达一个观点或意见,妈妈要么不理睬,要么总是会否定她或者露出不屑的眼神。

尤其是在跟一群人在一起的时候,妈妈总是夸奖别人家的孩子会说话,转头就批评否定小雅。

“在人际场合说话要注意分寸,不要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小孩子懂什么,不懂就不要瞎说。”

“你看你支支吾吾了老半天,看看人家美美,说得多利落。”

“为什么你总是这么不懂事,你看叔叔阿姨都笑话你了。”

“你这个样子,在学校老师怎么可能会喜欢你?”

听了妈妈的这些话,幼小的小雅感到异常羞耻,恨不得把刚才在公共场合说的话统统都收回来,然后找个地洞钻进去。

妈妈对她受大家喜欢这件事情很是看中,自己被喜欢时妈妈会很开心,自己没有别的小朋友出色时,妈妈会焦虑。

很遗憾的是,在妈妈严厉的教育下,小雅对与人打交道的能力越来越不自信,心里想着如何表现的伶俐大方,讨人喜欢。

可是在行为上她却越来越不知道怎么做才好的,因此言语和行为常常显得笨拙。

这一切都被妈妈看在眼里,焦虑的的妈妈每次在客人走后,都要对小雅进行一番教育。

长期被妈妈这样评判和指责,小雅与人互动沟通的能力越来越差,她变成了一个越来越在与人打交道时笨拙的人。

后来为了避免妈妈的指责和批判,她选择了少说话,如果不能确保安全,就沉默的策略来应对社交。

久而久之,她就变成了一个“无法张开嘴表达自己”的唯唯诺诺的沉默的人。

同时,妈妈对她的影响,也潜移默化到她以后的社交生活中。

她接受了妈妈的这些批判和克制,从小就觉得自己是个表达自己的能力很差的人,于是每次表达都没有自信,会很紧张,害怕表达不好会出丑。

除此之外,妈妈还向小雅灌输了一套具备良好表达能力要达到的标准:要开朗大方,要懂得察人观色,要讨人喜欢,要有伶俐劲........

每次想到这些标准和以往的经历,小雅觉得既然达不到标准,那就只好掩饰自己,尽量少表达或者不表达,以免出丑,让自己陷入羞愧之地。

“我渴望表达,但我害怕出丑”,大概是小雅这类人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写照。

2

和小雅相似的人有很多,这部分人从小在自我表达上受过的这些伤害,会让自己形成一些如下的心理误区,最后把自己推向沉默的固定角色:

1)“我不会说话,容易出丑”

认为表达是种能力,必须达到某种要求才能胜任

持有这种信念的人不在少数,案例中的小雅就是如此。这往往是由于早年养育者不当的养育理念造成的。

这样的养育者往往不接纳自己真实的孩子,而一厢情愿的爱着一个自己想象中的“完美”的孩子,并用这个所谓的完美孩子来要求自己现实中的孩子。

于是,他们会对现实中的孩子充满了否定和批判,造成孩子对真实的自己充满羞耻和不自信,认为真实的自己是不好的,不合格的。

以至于形成这样的信念:我们需要变得完美,才可以表达自己,不然就会很糟糕,甚至出丑。

一个对真实的自己不接纳,害怕自己会出丑的人,必然会社交和表达时容易紧张,也不会轻易发言说话,此时沉默是对自己的保护。

2)“我万一出错了,他们会怎么看我”

表达是为了获取认可和赞美,展示自己的能力,而不是为了交流

小雅妈妈的做法还给小雅造成了一个致命的误区就是:

对于小雅来说,如果要去表达自己,她会过度关注周围环境对自己的评价和对于自己表达后的反馈。

因为过于关注评价和结果,小雅反倒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了。

她经常在发言或表达时,会过度的盯着对方的反馈或周围环境的反应,结果大脑容易变得一片空白,前言不搭后语,超级紧张、结结巴巴,有时甚至忘了自己要表达什么。

而这种尴尬的状态又增加了她对于表达的羞耻感和恐惧,使下一次的表达难度加大。

这些“被动沉默者”也会特别关注别人表达后的效果,也特别喜欢在心里对别人说过的话、做过的举动进行一番评论,排出个优劣好坏,对她认为表现好的无比羡慕,对表现差的暗暗嘲笑。

此时表达已经被异化,更成为了一种能力的展示。

总而言之,表达不重要,表达背后能否获取掌声、赞美和认可很重要。

3)“说了后没人理我,不是很尴尬”

对需求和关注的羞耻感

表达是对关系的渴求,是对别人的渴望,当我们说出一句话时,往往似乎话并不重要,但我们内心是渴望被回应和呼应的。

正如在上文所说,连每个人都有需要被关注、被看见的需求和渴望。

但是如果在早年我们发出需求和渴望时,没有人回应我们或呼应我们,我们就会对自己的需求和渴望产生怀疑,继而产生羞耻感:

“为什么我总是这么需要你,而你并不会满足我,而且你为什么并不需要我,一定是我有问题。”

这种不被满足和看见的渴望会塑造一种“求而不得”的羞耻感,为了避免这种羞耻,我们会逐渐压抑我们的渴望或需求,甚至用不再发出渴望和需求来避免失望,这就造成了回避关系的一类人。

有的沉默是对关系的焦虑,

有的沉默就是对关系的回避。

在这种回避性沉默背后,掩藏着的是成千上万次的失望:害怕自己说出的话,表达出的自己,像投进大海里的一粒沙子,毫无反应,没有人在意。

回答(2):

我想分享一个方法给你
首先,找个舒适的环境和舒适的姿势,闭上眼睛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面,想象着新鲜的空气进入了你的鼻腔,进入了你的肺部,再慢慢呼出,好像把不舒服的感受和情绪都随着废气排出了。如此反复多次,最开始的时候注意力没那么容易集中,经常会想些有的没的,但是也不用懊恼,继续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然后慢慢的和那些情绪相处,不管是正面情绪还是负面情绪。这套正念减压呼吸法的核心在于,不刻意的去压抑情绪,关注你当下、那一刻的感受,最后提供自身的觉知力,更好去处理你的情绪。
记得每天坚持10分钟-15分钟哦,慢慢再增加时间。
确实是挺有效果的,亲身感受。
你也可以搜‘当下冥想’公众号,我是在这里听老师的课程练习的。
望采纳。谢谢

回答(3):

回答:
一个人如果不愿意和身边人讲话,那可能和身边的人没有共同的语言,性格不同,思想不同,沟通起来,很麻烦,所以,还不如不说

回答(4):

一般情况下曾经受过重大创伤后,有部分人比较难以修复内心创伤,于是会选择封闭自己,将自己和外界隔开,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只有等他想通了慢慢去修复自己心里的创伤,就不再拒绝外界的人和事的时候。作为朋友或是家人需要常常陪伴在身边,当一个好的倾听者接住他的情绪,支持他做任何感兴趣的事情,尽量让他保持平静的心态。

回答(5):

首先,要确定他是否从小就这样,毕竟内向性格的人,本身就不愿意与周边的交流。其次,要排除心理因素,是不是有心理压力或者这段时间有不好的事情发生,要进行理性开导;最后,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