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平原位于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之间,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幅员辽阔,南北约长1000千米,东西约宽400千米,面积约达35万平方千米。东北平原是由三江平原、辽河平原和松嫩平原三部分组成。其中三江平原处于东北平原的东北部,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三江冲击而成的;辽河平原位于东北平原的南部,主要是由辽河冲击而成;松嫩平原则处于东北平原的中部,是由松花江和嫩江冲击而成。
东北平原是一个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平原。在建国初期,东北平原被称为“北大荒”,大片沃土荒芜无人垦殖,荒草丛生。之后,我国领导人对这篇荒土予以了极高的重视,号召了大批的转业军人、知识青年和干部前往“北大荒”。
众人齐心合力,充分利用不利条件中的有利因素,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层深厚,耕地辽阔,肥沃的黑土,宜林则林,宜牧则牧,采取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的原则,在人迹罕至的茫茫荒原上,排干沼泽,开垦荒地,建商品粮基地,设现代化工厂和新农村,将千古荒原变成万顷良田,在东北平原上创造了神话,使“北大荒”在极短的时间内成为了中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变身成为了“北大仓”。
郁郁葱葱的乡间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