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区寄传》 区寄为什么不愿意留为小吏?

2025-04-01 09:39:32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1、原因:区寄杀强盗是英雄自救,为民除害,不是为做官,封建官吏企图收买他,为他们服务,而区寄不慕富贵,一心回乡,是不想与封建官吏同流合污。

  2、《童区寄传》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传记文学作品,写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儿童区寄被两个强盗劫持后,凭着自己的勇敢机智,终于手刃二盗,保全了自己。作者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刻画出一个勇敢机智、不畏强暴而又纯朴憨厚的少年英雄形象。
  3、原文:
  童区寄传
  柳宗元
  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绝,因取刃杀之。
  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将杀。童遽曰:“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市者良久计曰:“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幸而杀彼,甚善!”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复取刃杀市者。因大号,一虚皆惊。童曰:“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愿以闻于官。”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大府召视儿幼愿耳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与衣裳吏护还之乡。
  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皆曰:“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讨杀二豪,岂可近耶?”
  译文:
  柳先生说:越地的人寡恩薄情,无论生男生女,都把他们当作货物一般看待。孩子七八岁以后,父母就为贪图钱财而把他们卖掉。如获得的钱财还不能满足他们的贪欲,便去偷他人的子女。得手后就用铁箍套颈,木铐铐手,以防逃跑,甚至有的成年人因敌不过束缚者也被逼为奴仆。当时在大路上互相残杀已习染成风,有幸而能长得强壮高大的人就去绑架那些力小体弱的人。汉族官吏则利用这种恶习为自己谋利,只要能得到僮仆,他们就放纵而不加追究。因此,越地人口减少,很少有人能逃脱在做僮仆的悲惨命运。只有区寄,以十一岁的小小年纪却战胜了绑架他的强盗,这也算够奇特的了。桂州都督从事杜周士对我讲了这件事。
  儿童区寄是柳州打柴放牛的孩童。他一边放牧,一边打柴时,两个蛮横的强盗将他绑架了,把他的双手反绑到背后捆绑起来,用布堵住他的嘴,带到四十多里以外的集市上准备卖掉。区寄假装啼哭,做出小孩子常有的恐惧发抖的样子。两强贼见此状便轻视了他,认为这孩子好对付。两人面对着喝酒,喝醉了。其中一个去谈生意,另一个躺下睡觉,把刀插在路上。区寄暗暗伺探,见他睡着了,便把捆手的绳子靠在刀刃上,用力上下磨擦,割断了绳子,然后拿刀杀死了睡梦中的强盗。
  逃离不远,又被谈生意回来的强盗抓获。他大吃一惊,要杀死区寄。区寄急忙说:“两个主人共有一个仆人,哪比得上一个主人独占一个仆人呢?他待我不好,但你如果真能保全我的性命,并好好待我,随你怎么处置。”强盗想了很久,说:“与其杀了这个孩子,不如卖了他;与其卖了他,两个人分钱,不如我一个人独得。幸好杀了他。”于是他埋葬了同伙的尸体,挟持区寄到了墟场上窝藏豪贼的人家。为防万一,他将区寄捆绑得更加牢实。半夜时分,区寄自己转动着身体,靠近炉火将绑手的绳子烧断,就连手被烧伤了也不怕。又取了刀杀死了强盗。然后便大哭大叫,把整个集市上的人都惊动了。区寄说:“我是区氏人家的小孩,不应该做奴仆。两个强盗绑架了我,幸好我把他们都杀了,希望能把这件事报告官府。”
  管集市的小吏便把这件事报告州官,州官又报告上级官府,官府长官召见了区寄,一看,想不到竟是一个年幼老实的小孩子。刺史颜证对这孩子感到惊奇,想留他作一名小吏,区寄不肯。于是就给他一些衣裳,派官吏护送他回到乡里。
  从此,乡里那些抢劫绑架打家劫舍的人从区家门口走过时害怕得不敢正视。都说:“这孩子比秦武阳还小两岁,却杀了两个强横的强盗。怎么可以招惹呢?”
  简析:这篇文章选自《柳河东集》,曾入选初中语文教材。此文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年仅十一二岁的小区寄被两个强盗劫持后,凭着自己的勇敢机智,终于手刃二盗,保全了自己。作者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从不同角度有层次、多侧面地进行刻画,把一个小英雄写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特别是文中有关区寄语言和动作的描写,值得仔细品味。
  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记叙区寄智杀第一个强盗的经过。可分两层。第一层写区寄遇劫的经过,这是故事的缘起,由此引出“智斗”的故事。第二层写区寄智杀第一个强盗,区寄的这次反抗行动显得既小心谨慎又坚决果断。第二部分记叙区寄智杀第二个强盗的经过。可分两层。第一层写区寄机敏地对付第二个强盗,表现了非凡的机智和勇敢。第二层写区寄智杀第二个强盗,并且“愿以闻于官”,表现了他很有心计,而且知事明理。第三部分是事件的尾声。也分两层。第一层写区寄不肯为“小吏”,被护送还乡,表现了他纯朴憨厚的性格。第二层写“乡之行劫缚者”对区寄杀盗一事的反应,从侧面表现了区寄的惊人勇敢。总之,全文表现这位少年英雄机智勇敢的性格和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也反映了唐代中期黑暗腐败的社会现实。

回答(2):

区寄杀强盗是英雄自救,为民除害,不是为做官,封建官吏企图收买他,为他们服务,而区寄不慕富贵,一心回乡,是不想与封建官吏同流合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