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前端总线::::: 总线是将信息以一个或多个源部件传送到一个或多个目的部件的一组传输线。通俗的说,就是多个部件间的公共连线,用于在各个部件之间传输信息。人们常常以MHz表示的速度来描述总线频率。总线的种类很多,前端总线的英文名字是Front Side Bus,通常用FSB表示,是将CPU连接到北桥芯片的总线。计算机的前端总线频率是由CPU和北桥芯片共同决定的。
北桥芯片负责联系内存、显卡等数据吞吐量最大的部件,并和南桥芯片连接。CPU就是通过前端总线(FSB)连接到北桥芯片,进而通过北桥芯片和内存、显卡交换数据。前端总线是CPU和外界交换数据的最主要通道,因此前端总线的数据传输能力对计算机整体性能作用很大,如果没足够快的前端总线,再强的CPU也不能明显提高计算机整体速度。数据传输最大带宽取决于所有同时传输的数据的宽度和传输频率,即数据带宽=(总线频率×数据位宽)÷8。目前PC机上所能达到的前端总线频率有266MHz、333MHz、400MHz、533MHz、800MHz几种,最高到1066MHz。前端总线频率越大,代表着CPU与北桥芯片之间的数据传输能力越大,更能充分发挥出CPU的功能。现在的CPU技术发展很快,运算速度提高很快,而足够大的前端总线可以保障有足够的数据供给给CPU,较低的前端总线将无法供给足够的数据给CPU,这样就限制了CPU性能得发挥,成为系统瓶颈。 区别:::: 打个比方说:CPU总线是1000,主板总线是800,这样主板拦了CPU的性能,所以这样是不行的,反过来CPU800,主板1000,这样的差距还可以,最好就是几乎同等的,还有别忽略了内存频率,假如CPU是1333,内存最好就用800的两条,这样加起来就是1600,足够给CPU发挥,记住,主板\CPU\内存任何一样都有亲密关系. 主板总线是电源给主板供电的,cpu接在主板上的线是主板给cpu供电的。电源不直接给cpu供电。
CPU总线的功能主要是将CPU和内存芯片以及通信设备连接起来的通道。其频率直接影响CPU和内存的交换速度。而主板前端总线可以说是内存频率(其大小根据内存的频率来决定的)。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CPU的前端总线就是它的频率。一般来说主板的总线要高于或等于CPU的总线频率。主板的前端总线是指它的总线频率最高能达到多少。而它的大小是根据内存的频率来决定的。就是说主板的前端总线是内存频率。大家所说的兼容与匹配。就是指主板的前端总线跟CPU的前端总线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