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来,在陈式太极拳门里所谓的老架、新架、大架、小架的问题上,不少文人、武人颇费笔墨争论不休,弄得后辈们一头雾水,搞不清楚到底该以哪种说法为准。在一些地方,有些人硬是把从陈长兴一脉传承下来的拳反而说成新架(陈照奎在世时很反感这种说法)。我们从中华太极拳传承网上不难看出,陈长兴这一脉,其实是真正的老架套路,如果一定要分新、老拳架,那只有陈王廷的拳架是老架,其他拳架都是新架啦。
纵观陈氏太极拳的发展演变史,或从陈氏太极拳传承谱系中我们不难看出,陈氏太极拳老架大架式(陈长兴架)、陈氏太极拳新架大架式(陈有本架)、陈氏太极拳小架式(陈清萍架即赵堡架),都是从陈王廷一脉相传下来的,只是陈有本和陈清萍在老架(大架)的拳架上进行了局部的调整而已,所以最合理也最科学的讲法,应该在陈式太极拳这个大的框架里,只有陈式太极拳(大架式)和陈式太极拳(小架式),而没有新老之分。
陈家沟的陈式传统七十五式太极拳,以前很多人都是跟陈照丕学的,陈照丕过世后陈家沟专门派人到北京请陈照奎回家乡教拳,陈照奎回家乡教的,就是后来被说成是新架的八十三式。陈照丕是跟堂叔陈发科学的拳,陈照奎是7岁开始跟父亲陈发科学的拳,当时陈式太极拳大架一路只有这一套拳,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和演练,已经很成熟了。父亲传给儿子的肯定是最好的东西,陈发科老师不会也不可能弃祖传的套路不顾而另造一套新拳来教自己的儿子。或许陈发科老师在长期教拳的过程中,发觉加几个动作的名称可使学生学起来更容易记和掌握,也许增加几个动作能使这套拳在技击上更为合理和严谨。或许陈照奎跟父亲练拳几十年,他的拳更细腻,节奏的变化更快更多,看上去似乎有所不同,这都是可能的,但不能因此而称之为新架,这在逻辑上讲不通。
我们看陈式七十五式和陈式八十三式太极拳的拳谱,不难看出这二套拳其实就是一套拳。如七十五式的预备势就是八十三式的起势;上三步为前趟拗步;搂膝为初手;斜行为斜行拗步;青龙出水为背折靠和青龙出水;肘底看拳为三换掌和肘底锤;白鹤亮翅为退步压肘、中盘和白鹤亮翅;踢二起为翻身二起脚;护心为护心锤;玉女穿梭为双震脚和玉女穿梭;猿猴献果为白猿献果;下步跨肱为退步跨虎外,其他的都没有变。所以应该按陈式太极拳的大架和小架来区分,陈式七十五式和八十三式都是陈式太极拳老架大架式,也可以叫陈式传统七十五式太极拳和陈式传统八十三式太极拳。这样更符合逻辑,也使后辈们更容易明白,方便大家了解历史和陈式太极拳的传承演变进程。
实实在在的说,陈长兴传下来的才是老架,陈有本传下来的叫新架。
陈式太极拳83式是陈发科晚年在北京创造,又称北京陈式太极拳。他只是加了三式,反复重复,另外将一些没有名子的招式命名。就成了83.
不过反观陈家沟现在传的75式,有些动作其实传错了。 陈发科到北京后,陈家沟后面传承有些问题,虽然后来有补足。不过因为历史原因,还是有些,,
北京陈式太极拳之所以叫新架,还是因为新中国建国后,以为新为美的原因,称它为新架。其实是老架,正宗的陈长兴传下来的。只要是陈发科的徒弟,应该没有人愿意说自己是新架的。就是陈长兴的老架。
不过,总的来说,不用太在意75还是83,重要的是找到明师。
具体的说北京陈式太极拳83式又有几种传法,一个是完全按陈发科来传的,另外就是有所发展的练法。 我个人觉着,太极拳是要发展的。
现在的技术这么先进,各种套路都会有书,视频。不再担心失传招式。只要练就好。
不过练法的创造很多,失传也是常用的事。只要把自己能学到的学好就成了。
其实 老架、新架在陈家沟往南才有的说法 南方说的新架在北方就称陈式一路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