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

2024-11-06 16:45:1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一 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有助于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 (二)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有助于提高现代汉语水平 一 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有助于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历史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古籍,社会科学的,自然科学的,文学艺术的,其中有许多精华值得我们吸收。如果不继承这份遗产,就会割断我们民族的历史,就会犯虚无主义的错误。 古籍的绝大部分是用文言写的。文言的两个特点“历久不变”和“脱离口语”,既为我们阅读古诗提供了方便,同时也带来了困难。 “历久不变”是指文言的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文言是在汉代以前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如《论语·学而》“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也”,一句话就有九个虚词,可见当时是把口语中的每个虚词都记下来的。这种口语在魏晋晋南北朝时期就不说了,但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末元明清一直到“五四”运动前的读书人,写文章都以先秦两汉的作品当作典范而刻意模仿。这样,汉代以前的语言就成了一种贯穿中国几千年历史的书面语了,这种书面语就是文言。当然,因为模仿,各个时代的作者写出的文言文不免夹杂后代的词语和后代的语法不可能跟汉代以前的语言完全一样,这就使文言在不变之中有某些细微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没有改变文言的基本面貌。所以,无论先秦两汉,还是宋元明清的文言作品,它们的基本词汇、语法都大致相同。这在客观上给我们方便:只要学会了文言,我们就能不受时代的限制,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自由地吸取需要的营养。如果古籍不是用文言写的,而是用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白话写的,让我们去继承这份遗产,那不知道要难多少倍,这从读唐代变文、宋元话本、元明杂剧中就能体会到。 “脱离口语”的特点使得文言古奥难懂。从魏晋南北朝起直到今天,要学会文言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会”的标准不同,学的难易程度也不同。封建社会的读书人会文言的标准是能读能写,现代人会文言的标准只要能读就行了,相对而言,现代人的“会”,难度小多了。况且,许多古籍经过历代学者的整理,阅读的难度减少了。尽管这样,现代人要学会文言读古籍仍然有困难。语言发展了,时代相隔太远,我们对文言的词汇意义、语法特点感到陌生;古籍中记载的历史文化、典章制度,我们或者不熟悉,或者从来没有接触。这些,都是学习文言的困难。然而,要读古籍就必须学会文言。文言是躺在文化遗产宝库门前的一只拦路虎,下决心降伏这只老虎,宝库的大门便向我人敞开,收获将是巨大的;在这只老虎面前犹豫、畏惧,不敢去碰,宝库的大门关闭着,我们的损失也将是巨大的。如果中学生有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能够初步阅读有标点,有注释的古籍,并在阅读中逐步提高文言阅读水平,就能形成一个数量可观的读者群。这样;一方面培养一批专门家从事古籍整理工作,另一方面又有一大批读者能够阅读整理过了的古籍,接收祖国的文化遗产就有希望了。否则,纵使专门培养一批人才把古籍整理出来,也只能束之高阁,成为摆设品,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二)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有助于提高现代汉语水平,提高语文修养。 汉语是用“方块”汉字记录的,这种“方块”汉字是一种意音文字,80%的形声字由声符和意符组成。随着语言的发展,语音有了变化,根据声符不能准确地读出字音,这是汉字的一个缺点,给学生识字增加了困难。但是,汉字单音成义,每一个字代表一个音节,同时又代表一个意义,它的好处是适应性强。不管产生多少新词,原则上不需要增加新字。汉语中的多音节词(联绵词和音译外来词除外),是通过一个个有意义的单字组合成的。所以汉语中的3000多个常用字能够组合成好几万条词 (《现代汉语词典》收双音节词51419条,构成这些词只用了1972个字)。文言以单音节词为主,一个字就是一个词;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一个词由两个字组成。文言中有些词现在不用了,但它们的意义作为语素(词素)还保留在现代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中。例如“失”,在文言中是一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不能作为一个词单个使用.但是它可以作为一个语素构成许多词,失礼、失陪、失盗、失笑、失恋、失言、失手、失散、失身、失时、失迎、失约、失调、失恋,等等。“失”是什么意思?《说文解字》注为“纵也”。”“纵”,意思是跑了,引申为丢掉。既然是“跑了”“丢掉”,就不是属于主观上愿意这么做的。所以“失礼”“失陪”“失迎”分别指因为客观的原因,礼节上有不周到之处;未能按礼节陪客人;未能按礼节迎接客人。“失盗”指由于主观上的疏忽而被偷。都有一个“非主观的愿望”的意思在里面。文言中的许多词,现在还用,但是某些意义变化了,某些意义消失了,而那些变化了或消失了意义仍作为一个语素保留在双音节或多音节的现代汉语语汇中。例如,“城”,文言中表示“墙”的意思。“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都城”指“国都的墙”。现代汉语词汇中的“城”没有“墙”的意思了。但是,在双音节调“长城”中,“城”的语素义还保留着文言中的词义,“长城”就是绵延万里的墙。成语(属现代汉语语汇中的一部分)“金城汤池”中的“城”是“墙”的意思。现代汉语词语中有些语素义不容易分析,但这些语素,在文言里常常是可以独立运用的词,我们理解了它们在文言中的词义,再来看它在现代汉语中的语素义,就容易得多。所以吕叔湘先生说,辨析现代汉语中的语素,要有古汉语的修养了解现代汉语词语的语素义,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运用这些词。举例说,“钟情”指专一、集中的感情,“钟(锺)”,是古代盛酒或盛粮食的器皿,把酒或粮食集中在一个器皿里,于是就引申出聚集、集中、专一的意地“泽,水之钟也”(《国语,周语》)“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世说新语·伤逝》)知道文言中有这个用法,对理解“钟情”这个词有好处,用的时候不至于写成“中情”或“衷情”。把“绿草如茵”写成“绿茵如毯”,是不明白“茵”在文言中就是指席子或毯子。如果读过李商隐的诗句“王辇望南斗,未知何日旋”,就会知道 “凯旋”的“旋”是“回来”的意思;读过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就会知道“涉及”的‘及”是“到”的意思。也就不会叠床架屋写出“凯旋而归”“涉及到”之类的短语。中学生作文,遣词造词,往往因为不能准确地理解词语的意义而使用不当,问题常常出于不明白词语的语素义,而要弄清楚词语的语素义则非有古汉语的修养不成。 从篇章方面说,文言作品经过历史的筛选,留下了许许多多精美的作品。这些作品布局严谨,行文简洁,多读这样的文言作品,对提高现代文的写作水平是有帮助的。 从文学鉴赏方面说,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心态,对事物的感受各有差异。日本人对樱花的感情,中国人对荷花的趣味,都是其他民族感受不到的。我们读王安石的诗“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对其中的“绿”字很欣赏,认为比“到”“过”等字好,是形容词作动词用,化静为动,使全句活了起来。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去看,感受会更深刻,比如我们同时也知道《楚辞》里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唐诗中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我们就会明白,他乡的游子,看到异地的芳草绿了,自然地会想起家乡,想要回家,就会产生乡愁,这就是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心态。王安石有这种心态,所以在上面的诗句中选用了这个“绿”字,草绿了,树绿了,想要回家是情理中的事了。后世的读者倘若不懂这种心态,怎么也理解不到这个境界。台湾诗人余光中有一首思念故乡的诗《蟋蟀吟》,其中写道:“就是童年逃逸的那一只吗?一去四十年又回头来叫我?”海峡这边的流沙河读了,非常激动,写了一首诗《就是那一只蟋蟀》,他对余光中说:“就是那一只蟋蟀/在《豳风·七月》里唱过/在《唐风·蟋蟀》里唱过/在《古诗十九首》里唱过/在花木兰的织机旁唱过/在姜夔的词里唱过……”流沙河能听出余光中心里的蟋蟀声。为什么呢?他地说:“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如果不了解这种心态,就感受不出余光中的心声,即使有所感受,也不会有流沙河的那样真切。而要了解中国人的文化心态,非有中国古典文学的修养不成。 也有人主张读书时,在学以致用的同时,多些自己。有时读书时并非为了所用,而求其阅读时精神之愉悦。因为精神境界的高低并不在于书读得多少,而在于书读得是否有自己,多些自己,素质就会高。古人所谓“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也 就是指这种阅读心态。 这些给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因为学生日常生活中,更多的阅读正是需要这种心态,而不是语文课上所教授的那种有众多目的要求的阅读方法。既然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爱好和善于读书,那么就应当重视惯常运用的阅读心态和方法的教学。 至于“个性化”原则不只是“为我所用”,最主要的是对读物要作出充满个性色彩阅读评价,这就更不易做到了。 由于我国的个性研究一度是禁区,长期以来忽视个性教育。学生从入学起,老师和程要求于学生的是“高度统一的标准”,别说课文的理解,就是朗读课文的节奏、调都是一式一样的。我国一些教育实际工作者早就指出了,“计划经济体制下教育最大 的弊端在于忽视个性发展,在于教育目标共性与个性关系上的严重失衡”。这在语文教学中尤为突出,比如不少教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至少还只是局限在“主题思想”上,而且又是依据教学参考书上的“标准主题”。 若是阅读教学能顾及学生心理需求,符合主动阅读心理,学生能学会选择和利用表明重点的概述句、标点和强调符号之类的信息,学会主动地筛选、概括和提炼,学会对比联想、推类思考等方法,同时又能形成自己对课文的评价,那么这样的阅读,不仅有助于获取知识、发展智力,还将促进学生的个性、气质、人格、精神的发展。这中间教师鼓励、尊重每个学生的阅读评价是至关重要的。 将来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对个性的要求会越来越强烈,因为鲜明的自主发展个性是创造的前提。只有学生的千差万别都受到教师精心呵护的时候,学生才能不拘一格地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要提高效率,不可不重视对学生的研究,迄止今日单就语文学习方面讲,对中学生较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还不是很多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误。随着这个问题的逐步解决,不能不引起阅读教学思路的改变。摘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