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世界文化遗产有什么规定?定了有什么好处?有什么补助费的吗?

2024-11-10 19:37:35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提高知名度,提升旅游价值!同时,也反映出被世界所认同

回答(2):

世界文化遗产证明曾经,从经典中获得灵感创造新的文化

回答(3):

  世界遗产如何“出炉”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并从1979年开始实施“世界遗产名录”项目。据世界遗产中心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2003年,全球有177个国家和地区加入该公约,共评选出世界遗产754处,其中文化遗产582处,自然遗产149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3处。中国自1985年加入该公约后,现有29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世界排名第三,仅次于意大利和西班牙。
  一个国家想将本国的自然或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前提是这个国家一定得是世界遗产公约组织的成员。因此,申报国首先需要签订世界遗产公约,成为其成员国。然后,需要将本国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遗产项目列出清单,筛选后作为暂定名单呈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当一个缔约国决定把某处提名为世界遗产时,该国必须填写特制的提名表格。特别要提及的是,各国必须按照世界遗产委员会制定的标准,说明为什么某处遗产独具重要性而要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同时还要说明该处目前的保护和管理状况。申报遗产没有严格的数量限制,各国都可以自由申报。据悉,遗产中心每年收到的申报项目达十几个到几十个不等。
  世界遗产中心有80多位国际职员,他们均是自然和文化遗产方面的专家。在得到成员国的申报请求后,遗产中心往往先派一位专家去现场,帮助当地准备和建立完整的申报材料,包括必要和规范的地图及文字资料等。当确认收到全套申报材料后,中心将把它转交给相关评估机构。世界遗产中心有3个技术咨询部门,其中包括两个非政府组织,即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鄄COMOS)和世界保护联盟(IUCN)。两者受世界遗产委员会委托,分别对提名列入名录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进行考察并提交评价报告。第三个机构是政府间机构———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它负责向委员会提供维护文化遗产的建议,以及培训和项目咨询服务。
  待正式评估时,评估委员会还会派一个工作组去进行最后评估。据了解,我国平遥古城在申报世界遗产时,教科文组织就派来了好几位古建筑和文物专家,一个点一个点地看,非常细致。一位来自日本的专家在镇国寺看完斗拱后,竟站在那里一动不动达
  45分钟之久。申报项目最后还要由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世界遗产委员会由每两年召开的成员国大会选举产生,是一个由21名成员组成的政府间组织。委员会负责批准新的遗产申报项目,也监督检查已经列入名录的遗产项目的维护情况。世界遗产大会是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例会,每年召开一次,但成员国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时候递交申报材料。2月1日之前递交的可在当年受理,之后的则在次年受理。
  好处:一是文物保护的宣传推介作用

  文物保护和其他工作一样,必须有一个行之有效的载体,而申报世界遗产工作恰恰是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起到了《文物保护法》的宣传作用。清福陵、清昭陵都已有80年的公园历史,“申遗”成功后,两陵的保护更加注重公众参与。两陵的管理部门通过举办世界文化遗产知识讲座、科普画廊、组织志愿者保护两陵等系列活动,增加了公众保护意识。如果说文化遗产在“申遗”成功前是在国内范围引起关注,那么“申遗”成功之后就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并接受世界遗址委员会的监督。既在更大范围得到宣传推介,也在更高层面得到保护和监督。实践证明,“申遗”的过程就是在更大范围宣传《文物保护法》的过程,这个过程让《文物保护法》走进千家万户,使千家万户增加了保护世界遗产的意识。

  二是文化旅游的提升拉动作用

  从我们国家的一些世界遗产地“申遗”前后旅游人数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申遗”成功后旅游迅速升温。2004年7月1日,在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辽宁省的五女山山城、沈阳故宫、清永陵、清福陵、清昭陵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使得过去只在省内拥有一定名气的文化遗产,四海皆知。打上世界遗产的标签,就在世界范围内打出一个文化旅游品牌,展示一个文化旅游的亮点。桓仁五女山山城被列人世界遗产名录之后,很快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形成世界遗产旅游热线。据有关部门统计, 2005年,桓仁县接待国内外游客首次突破100万人大关,创旅游收入5.4亿元,比5年前增长了8.3倍。仅旅游收入已经占地区总产值的15%,一跃成为全省旅游大县。从另一个方面看,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对旅游的要求、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不仅是观赏自然景观,要充分体现文化内涵。通过世界遗产扩大了城市影响,树立了城市的形象。“申遗”成功后,辽宁省把旅游项目作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很重要的一个景点,组织开展世界遗产系列游。通过文化旅游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将辽宁中部城市群的“金三角”旅游构想推向一个更高的层面。沈阳市政府推出连接沈阳、抚顺之间的“寻根游”活动,两地之间的旅游衔接已成大势,与此同时,作为清东陵、清西陵“祖宗根”的关外三陵也将与它们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整个清文化产业带即将形成。

  三是区域经济的促进推动作用

  世界遗产地更加对外开放和放开,吸引外商,扩大文化旅游的同时也带来其他消费。沈阳大力加强软环境建设,继“一宫两陵”“申遗”成功之后,又圆满地举行了世界园艺博览会。桓仁县提出解放发展文化生产力,把旅游作为促进全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规划长远的发展战略。他们把文化纳入经济发展战略统一考虑,在“文化经济”建设上主要走了三步棋:第一步是下气力对境内的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做到了心中有数。第二步是聘请专家顾问,对旅游等各种文化产业进行大范围论证,编制具有支柱产业规模的发展规划。第三步是努力寻求物质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共同点和结合部,使二者融为一体,力争走出一条“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的发展路子。他们把旅游度假和休闲娱乐作为“文化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旅游产业方兴未艾以外,桓仁还围绕历史文化资源,形成了产业、产权多元化的“四大基地”,这就是以工艺品、桔秆制品、刺绣等为主的城镇工艺品基地;以草编、铁艺、木雕等为主的乡镇加工基地;以版画、根雕、木刻等为主的重点村加工基地和红石砚台基地。随着五女山山城扬名海内外,桓仁县的对外开放也被推向了高峰。近两年引进国内、国外资金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五女山山城以其独具特色的秀丽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已经成为桓仁县文化产业的龙头项目。

  四是协调发展的社会凝聚作用

  世界遗产对社会的进步起着辐射、影响、渗透作用。这种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似乎看不见,摸不着,实际上这些宝贵的物质财富无时无刻不在起着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作用。可以肯定地说,无论是生活在哪一种社会制度下,属于哪一个民族的人民,在生存上有一个共同的企求,那就是都需要良好的文化环境和社会氛围。申报世界遗产对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社会环境保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有着直接影响,对引导人们形成好的生活习惯有间接影响,对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人们群众了解世界遗产、热爱世界遗产,自觉参与世界遗产的保护管理工作,整个社会就会逐步形成良性循环。深厚的历史文化吸引人、启迪人。先进的文化教育人、影响人。良好的社会环境熏陶人、改造人。2004年沈阳市的“一宫两陵”“申遗”成功之后,不仅总结了工作,而且弘扬了“申遗”精神,这种精神成了辽宁全面振兴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申遗”成功还进一步激发了世界遗产守护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力地促进了学术研究,推动了对外文化交流。世界遗产成了凝聚队伍、凝聚力量、凝聚人心的一种无形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