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编三绝讲的是孔子什么的故事

2024-11-14 11:19:30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孔子是春秋时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共培养了3000多名弟子。他一生勤以治学,喜欢钻研学问,整理古籍,编著了不少典籍。

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著名的“孔子学院”也开到了世界各地。

因为孔子所处的年代还没有发明纸张,书都是用竹简或木简制作成的,一片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字,少则只有八九个字,因此,一部书要用许多片竹简。

再通过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按次序编连起来才最后成书,便于阅读。通常,用丝线编连的叫“丝编”,用麻绳编连的叫“绳编”,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其中为熟牛皮绳最为结实。

孔子一生勤奋学习,晚年的时候特别喜欢《易经》。像《易经》这样厚重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通过熟牛皮绳编连起来的,所以叫“韦编”。

《易经》是一本很难读懂的书,学起来非常吃力。孔子花了很大的精力,终于把《易经》通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过了不长时间,他又读了第二遍,掌握了这本书的基本要点。

接着他又读了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后来,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和给弟子讲解,他不知又翻阅了多少遍。

他又花了很大的精力,做了大量的批注,就像现在我们要求小朋友读书要做笔记一样,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孔子读过的书也是批注满满当当,内化成了自己的东西,然后再讲给弟子听。由于孔子经常展开书简翻阅,次数太多了,竟然使皮条断了三次,这就是成语“韦编三绝”的来历。

扩展资料

孔子晚年喜欢读《易》。《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而喜《易》以至于韦编三绝。韦,是熟牛皮。春秋时期多以竹简写书,然后用熟牛皮编连起来,称之韦编。三,指多次。孔子反复读《易》,以至于将牛皮绳弄断多次,可见,孔子对《易经》的喜爱和学习、研究的刻苦程度。

《易经》每卦六爻,代表天、地、人三才之道,三才之道又各有阴阳、柔刚、仁义之分。彼此交错,互相迭用,构成了易卦的根本演变规律。

琴曲契合周易这种精神,分为四段:乾坤定位,阴阳错综,刚柔相济,天人合一。琴音飘然洒脱,体现了虚无缥缈,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道家思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韦编三绝

回答(2):

孔子为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春秋时期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一根竹简上写字,多则几十个字,少则八九个字。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通过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按次序编连起来才最后成书,便于阅读。通常,用丝线编连的叫“丝编”,用麻绳编连的叫“绳编”,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像《易》这样厚重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通过熟牛皮绳编连起来的。
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易》全部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通常认为,孔子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以此比喻读书勤奋用功。   即使读书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地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回答(3):

孔子韦编三绝看的是《周易》。
孔子到了晚年,喜欢读《周易》。
  春秋时期没有纸,字是写在一片片竹简上,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必须用熟牛皮(韦)绳子把这些竹简编联在一起才能阅读。平时卷起来放着,看时就打开来。《周易》文字艰涩,内容隐晦,孔子就翻来覆去地读,这样读夹读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韦编三绝)。
  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是不满意,说:“如果我能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内容了。”
  “韦编三绝”形容读书刻苦勤奋。

回答(4):

韦编三绝说的是古代名人孔子的故事。成语韦编三绝说的是孔子这位名人勤奋读书的故事。成语韦编三绝的意思是比喻读书勤奋。成语韦编三绝中韦意思是:指熟牛皮,旧时用以串联竹简成册。成语韦编三绝出自《史记·孔子世家》。成语韦编三绝的主人公是孔子。
孔子与一批学生一起游历列国,先后到过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楚国。周朝初年,游历列国七、八年,希望借此机会实行恢复周朝初年礼乐制度的政治主张。但当时,大国争霸争霸,小国都面临被并吞的危险,整个社会也在发生变化。这些国家的国君没有接受孔子倡导的政治主张。
最终,孔子返回鲁国,将全部精力用于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和教育。孔子晚年还整理了一批重要的古代文化典籍,如《诗经》、《尚书》等,并将鲁国史官所记《春秋》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著作。就认识与教育而言,它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主张。他开创了私教的风气,门下弟子数以千计。孔子的学说在汉朝以后成为两千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很大。
孔子的学习精神很好。传说,在他晚年攻读《周易》时,曾翻阅过许多本书,编联《周易》的绳索被断了几次。《周易》这个成语是根据孔子对《周易》进行的苦读,后人引述了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