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学校管理学,谈谈学校用人的基本思路?

小论文600字左右
2025-04-16 01:38:0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不能换人,又如何用人”的基本策略 ——创设浓郁的教育氛围,让教师成为岗位主人 金堂县赵镇杨柳小学 随着城乡教育均衡化、一体化的推进,农村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困境与出路,在当下备受重视。学校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说,在于人的发展,在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单从这方面来看,我认为农村教师在发展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1、名优骨干教师少,专业引领不够。能力较强的教师调走的多,学校的“造血功能”又没有切实利用起来。2、教师职业的价值感、成就感低。由于受农村教育条件的限制,教师对自身的定位和要求还停留在较低层次。3、压力大。评优晋职的指标少;家长、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各种评价的逐渐冗繁与僵化等,这些无疑垒砌成了教师仅靠个体的一种难以卸下的重负。4、教学氛围不浓,科研能力不强。把工作当作谋生手段的多,把教育当作学问研究的少。 加上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着“两缺”“三不”现象:“两缺”——校长缺用人权、财务权;“三不”——“需要的教师来不了,需要的干部来不了,在位的人用不了”,较之城市学校,农村教师的业务能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不高,农村教育的发展明显滞后。现实条件下,不可能补充或更新一大批人,不可能改变大的格局,这种情形下,我在“如何用人”、带领教师走好发展之路上作了一些有效的探索,采取了许多教师易于接受的措施。基本策略就是“创设浓郁的教育氛围,让教师成为岗位主人”,力求调动教师的积极参与,增强教师的后劲,促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1、以情感+制度,营造人性的管理氛围。情感管理并不是搞感情用事,它是建立在制度管理基础之上的,是对制度管理的相应完善。以良性的沟通与反馈为基础,始终从教师的发展出发去调整好他们的心性。坚持校长谈话一贯制,注意谈话的时间、地点、方式,虚心接受意见,采纳好的建议,使教师从内心感到被接纳,被尊重;多发现教师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使教师的干劲更足;通过教代会、职工轮流参加行政会等途径,强化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以人情味的规章制度为依托,凝聚人心。制度的各项条款多从正面引导,少从负面限制,既体现出学校的教学要求、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导向,又符合教师的特殊精神需要及其劳动特点,以提高制度的合理性以及教师执行制度的自觉性。2、以激励机制,营造工作的务实氛围。教师激励机制是基于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形成务实的作风,强化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搭建展示成功的平台。利用教师讲坛、班主任例会、赛课活动、期末经验交流会等,让教师展示自我,增加自信,获取成功体验。把教师推介出去,争取更多的理解、协调与配合。一是通过学校统一的家长会,把教师发表、获奖的作品及其教育教学的实绩等出类拔萃之处借助多媒体生动地进行宣传;二是通过定期的校报,刊载师生可读性较强的文章,发放给每一位学生的家庭;三是定期开展与社区、其他行业的共建活动、校外实践活动。正确任用教师,做到才尽其用,形成归属感。在毕业班工作、后勤保障、公共科目等人员的安排和使用上,既充分关注一些教师的成就动机,也充分顾及一些教师的年龄原因,发挥出他们的潜能。特别是我校在科研课题的研究中,打破常规,起用长期从事课题研究的基层教师担任课题组组长,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使学校课题活动发生了质的变化,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体现出勤恳的价值,形成想干事、能干事、真干事的良好风气。结合“三看”——“课堂教学看学生的即时发展状态”、“平时检测看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活动竞赛看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对每一位教师进行绩效考核,得分向最苦最累或最具创造性的工作倾斜,评优评先晋职也如此。3、以学研结合,营造专业的发展氛围。教师的学习和研究,不仅能使教师不断获得新的生命意义,同时也使学校工作因为与教师群体、个体的学研融为一体而获得内在的、根本性的驱动力量。在合作交流中学。每次教研把各自的备课本、批改记录、辅导记录、作业批改本放到组内的展示桌上,组员把自己认为优秀的地方标出来,加上简洁的批注,进行意见交流、合作探究。这种方式的学习,不乏教师思维火花的碰撞,成了教师教学效果的比赛。在自由听课中学。谁的课被自由听得多就是最好的课堂,并以此作为评估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在这种情况下,盼望听课尤其是领导来听课成了教师最大的心理诉求,扭转了听课就是被重点检查的不安心理及逃避听课的做法。以科研课题为主线,引领学校的校本研究。每月一次例会,按照课题组制定的名单,每次四位主研人员来汇报各自的研究进展或心得,其余教师一同讨论、辩论甚至争论,每位主研教师一学期都有机会参与汇报。这种“发现型”的教育科研管理办法,把学校的功能定位、教师的角色转换、学生表现等有机结合起来,把个体研究与合作研究结合起来,避免了走形式,增强了实效性。使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这些方式得到了有效解决,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科研兴趣,如今学校几乎每个教师(或几个人合作)都有自己的子课题。4、以目标导向,营造良性的竞争氛围:把教师的不甘人后引导到教学研究、班级管理上来,是教师做好工作的重要条件。只要为的是学生、学校,心理就容易理顺。实行竞聘上岗。学校按照年级特点和班额大小先聘任班主任,班主任再按照了解的情况聘任搭班教师。由于班主任、科任教师、公科教师在待遇上是有差别的,实行竞聘上岗,教师的工作变得主动多了。构建校园BOLG社群。校园远程网的开通,使我校能够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起校园BOLG社群。我们在一个办公室专门为教师准备了7台电脑,可以不限时段地上网,并配备打印机;同时微机室不上课的时候也向所有教师开放。其目的在于有力促进以校园BLOG为载体的教师间的良性竞争。BLOG介入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研究走向深入的一个标志,是增进教育教学交流、引发教师间相互超越的重要手段。建立起一支有引领、重研究、善工作、有活力的教师梯级队伍。学校中的优秀教师、骨干教师要有“出思路、出成果、出人才”的个人要求;对一定教龄的青年教师要有以成果育骨干,以互补求提高的群体要求;对“教有所长,研有所成”的新教师积极推荐高一层次的专业培养。学校现在有这样一种现象,一个个体带动了一个学科群体的发展,而一个学科群体的发展,又使得个体的专业达到新的高度。农村学校的形象要真正得以重塑,绝不是靠外部环境的改变和外部投入就能实现的,必须狠练内功,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我们运用“不能换人,又如何用人”的基本策略,营造人性的管理氛围,获得教师对学校工作的的高度认同和积极配合;营造工作的务实氛围,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体会到职业带来的乐趣和价值;营造专业的发展氛围,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准;营造良性的竞争氛围,把教师的心思和精力引导到做细做实自己的本职上去,进一步增强自主发展的动力。在浓郁的教育氛围中,在成为岗位主人的发展之路上,教师们的脚步,正触碰到一路的踏实,一路的慰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