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禁断绝了中国与外国的交流,那么是什么时候开始海禁的?

海禁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2025-04-12 23:09:1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海禁又称“洋禁”,是孤立主义政策的一种,旨在禁止民间私自出海。海禁政策有“严禁”及“弛禁”之分,随着形势变化也有张有驰。海禁原本目的是消灭反叛势力、打击海盗走私,保障社会安定。

海禁政策同样限制了正常渠道的商品流通,真正受到打击的是本国对外贸易和渔业,间接增多了海盗和走私活动,对本国及其周边国家的影响都是消极的。

中国历史上海禁的高峰期是在清朝,不仅在政策上有所强化,而且持续时间长达多年。海禁使得东南亚陶瓷业发展,琉球等藩属国也贸易独占的契机获取大量利益。

康熙时已经有了海禁的苗头,清朝政府虽然允许外国贸易,但对外国商船的活动和逗留外国的中国人防范极严。康熙下谕地方官要在沿海各地增设炮台,并指出西方国家不安好心,日后必成祸患。可见康熙对西方殖民主义者存有极大戒心。随着海上商业的发展日渐繁荣,清政府对外贸易的限制也日益严格。海禁的巅峰即闭关锁国,集中在乾隆、嘉庆时期。

乾隆二十二年,由于西方殖民者对中国进行渗透,在沿海进行种种非法的活动,清廷大为警惕,于是从这年开始,通商口岸只留广州。此外,清政府还制定了很多限制外商的禁例,加强了对内地商人的限制,设立了保商制度。这些限制可以说极其全面,覆盖了贸易的各方面。

后来的各种事件也说明,闭关自守可能在一段时间内能稳固统治,但对于长远发展毫无益处。此政策也成为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之一。